宋建梅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要深入挖掘教材,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引入生活的活水,这样才能将人文教育无形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更富有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教育 现代技术 生活资源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体验课文的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师要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深入挖掘高中语文教材,找到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教育内容,从而让高中生可以更好的体验课文的人文精神。这样不仅能够锻炼高中生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还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例如,讲《拿来主义》一文时,如果语文教师仍死扣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与方法,自然不能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联系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喜欢评价人的特点,开展了“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辩论赛,让高中生用现在的眼光去体会鲁迅杂文辛辣活泼的语言艺术,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了课文的内涵,培养了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讲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语文教师只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地金钱关系”这一问题,那么会打消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结合现实生活现象去评价像菲利普夫妇一类的人,在潜移默化中使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信息技术的出现,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高中生可以从网络、杂志、电视节目等多种渠道获取语文知识,不再局限于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人文性的知识进行授课。比如,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课文让我们在作者饱含深情,充满自信,逻辑严谨的语言世界里了解了当时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感受了作者高远追求和不屈的精神,这是一个政治家对自由平等世界的梦想。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高中生播放了日本否定侵华历史、钓鱼岛之争、南海局势等音视频资料等,让高中生了解更多更详实的史料,增强民族危机感,从而直接提升人文品位。在学过课文以后能够产生反思:我们当代的高中生的梦想是什么呢?我让高中生用排比手法仿写,谈谈自己的梦想,并评选出最具有感染力的作文。
三、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回归生活,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人文教育知识,引导高中生做生活的强者,为了自己的明天而奋斗。高中语文教师很少站在高中生的角度去审视教学活动,导致高中生对语文产生厌烦,成为一种学习的负担。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提倡“返璞归真”,使高中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比如,讲《林黛玉进贾府》时,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教学时为了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我通过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高中生如临其境,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要求高中生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然后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在表演过程中,重点突出人物性格。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文素养,让高中生更好地体会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四、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教材是有限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并不能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要带领学生走进更大的空间,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开辟一个更宽广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材料,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高中生已经有了比较独立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对社会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想法,为学生选择阅读资源,指导阅读技巧。进行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为高中生作文写作提供帮助。还可以学习新思想和新精神,弥补自己在文学方面的不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要为高中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更好地激励高中生进行阅读。比如,开展“手抄报比赛”“古诗擂台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校园文化节”等活动,让高中生在各种语文课外活动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是语文学科的本质需求。将人文教育无形渗透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与文化修养,为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亿群.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若干策略.中学教学参考,2012,(10).
[2]张宝玉.浅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文理导航,2015,(04).
[3]黄海燕.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回归.作文成功之路,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