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萍
摘要:在“雙减”政策背景下,基于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聚焦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语文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拓宽阅读视野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调查中发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双减”政策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明确“双减”政策下的阅读教学方向,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维度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在“双减”背景下,减少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阅读学习是学生输入知识、积淀素养的重要途径。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全面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践行语文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但目前阅读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学模式单一、滞后,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鉴于此,面对“双减”政策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作为“双减”政策的践行者,要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教学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阅读教学方案,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和形式,以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双减”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新态势
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创建减负提质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因此,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要明确阅读教学的新要求:
第一,阅读教学应具备趣味性。兴趣属于内在驱动力,与学生的阅读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息息相关。因此,面对“双减”政策下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激趣励学,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积极参与语言的学习与构建活动。
第二,阅读教学应更加形象化。初中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更容易接受具体化、形象化的知识。鉴于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立足于初中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生活元素和信息技术等,将原本抽象的阅读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以提升初中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第三,阅读教学应更具层次化。“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了真正落实“减负、提质、增效”等原则,教师在组织和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努力改变传统“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基于班级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态度等,精准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点和成长点。在此基础上,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案,实施差异化的阅读指导,以更好地契合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阅读需求。
第四,阅读教学应更加综合化。根据现行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教师应研究阅读教学和学生综合发展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实现综合性发展。面对“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为学生打通阅读和核心素养之间发展的通道,开展综合性的阅读活动,提升阅读效果,从而实现减负提质。
2 “双减”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和优化的必要性
面对“双减”政策下的阅读教学新要求,以及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阅读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顺应教育发展的规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语文教学已不能契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双减”政策则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旨在促进教育回归学校,使学校教师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并尝试制定一套全新的阅读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主体,减少学生无效、低效和机械的学习行为,精心设计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因此,面对“双减”政策的要求,积极推进阅读教学方案的创新,顺应了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真正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双减”政策聚焦于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外辅导,旨在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推进阅读教学创新,这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而且有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在高质量的阅读活动中获得综合性发展。
最后,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面对“双减”政策的要求,实现了对阅读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方法和阅读教学模式的更新,使学生在多元化的阅读学习中提升了核心素养。
3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3.1聚焦“双减”政策要求,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双减”政策明确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并打通了语文阅读和核心素养之间的通道,旨在通过阅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唯有对新课标和“双减”政策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解读,精准把握当前阅读教学的方向,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应聚焦于“双减”政策的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推进阅读教学理念的变革。首先,促进“知识型”阅读教学转化为“能力型”的阅读教学。“双减”政策作为新课标的持续和深化,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因此,教师应深入研读“双减”政策的内涵,优化以往传统的阅读方法,整合基于文本主题的资源和素材,选择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将阅读目标和核心素养连接、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在“能力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获得综合性发展。其次,减少教师的机械灌输,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自主阅读活动中促进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最后,树立高质量的阅读观。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不应局限在以往的知识精讲阅读模式中,而是要依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文本的特点,采取灵活、自由和多元化的形式,选择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阅读学习中获得综合性发展。
3.2创新阅读教学手段,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面对“双减”政策的要求,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在推进阅读教学方法改革时,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首先,联系实际生活,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对形象化、直观化的内容比较感兴趣。鉴于此,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阅读文本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加深学生的理解,将文本内容拓展到实际生活中,以完成高效阅读的目标。其次,创设阅读情境。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阅读教学的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手段科学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使其深入文本情境开展各项探究活动,提升学习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不同的阅读文本,利用信息技术、补充背景资料和提出问题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与作者和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深度理解文本内容,并从中感悟阅读学习的乐趣。再次,实施问题驱动。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努力打通阅读学习和核心素养之间的通道,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活动获得综合性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聚焦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阅读重点内容,科学设计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阅读问题引领下展开自主思考、交流碰撞等过程,最终在问题探究中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解读,并获得綜合性发展。最后,设置层次化阅读教学模式。“双减”政策聚焦于所有学生的发展。鉴于此,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要努力摆脱“一刀切”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前做好学情分析,明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精准定位学生的层次。在此基础上,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内容和阅读指导方案进行分层,使班级内所有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阅读指导中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
3.3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提升阅读综合素养
以往,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基本采用单篇精讲的知识传授模式,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抄写和背诵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思维不活跃,学习负担重。鉴于此,面对“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要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积极推进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学生在读写结合与群文阅读中获得成长和发展。一方面,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新模式。在新课标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有效弥补了传统单篇阅读中的不足。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时,应立足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依托一篇带动多篇的阅读方式,聚焦相应的议题,科学选择阅读文本,并对其进行重组。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经历交流合作、达成共识等过程,最终在集体建构中完成阅读学习;另一方面,采取读写结合的形式,将语言知识融会贯通。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打破阅读和写作相互孤立的状态,努力构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后进行续写、仿写、缩写和写读后感等多样化的读写结合活动,实现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双重提升,并由此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从而真正落实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旨在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减少机械、无效、低效的学习行为,以提高学习质量。鉴于此,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双减”政策,并聚焦于这一要求,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积极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优化,使学生在高质量的阅读学习中,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晓.“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23(42):48-51.
[2]瞿佳.“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家,2023(41):56-57.
[3]江凌.“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学周刊,2023(21):145-147.
[4]张银幕.“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