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青
摘要:读与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主要形式,两者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旨在探讨以读促写的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以读促写的理论基础,然后详细阐述了它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最后验证了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以读促写;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当今社会,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对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是培养这些技能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提升能力。
1 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以讀促写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策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互动中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互动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理解语法、掌握表达方式,从而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1.1提升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通过以读促写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素材,学习表达技巧,从而提升写作能力。同时,写作也能促进学生深入地阅读和理解文本。
1.2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以读促写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阅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就会主动寻找和阅读更多的书籍,从而不断扩大知识面,提升学科素养。
1.3增强语言感知,提升运用能力
在语言学习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部分。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能使学生在阅读时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韵律与美感,并在写作时应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而加强对语言的感悟与应用。
1.4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学科素养
以读促写既是语文教学策略,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与理念;学生通过写作能够表达观点,提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以读促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以读促写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通过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被认为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以读促写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2.1教材使用不当,读写教学割裂
一些教师在采用“以读促写”策略时,不能充分利用教材。他们因对教材缺乏全面的认识,只根据单篇文章的特点来讲授,忽视了教材单元主题的整体性,进而导致阅读和写作教学脱节。
2.2教学方法陈旧,忽视实践操作
一些教师在实行以读促写教学时,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实际操作的意义。这样,就很难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深入地理解课文,不能有效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
2.3重视文本阅读,忽视以读促写
在一些课堂上,阅读与写作教学出现了脱离的现象。一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比较重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渗透则很少。这样就使学生难以积累写作素材,也就很难学会表达技巧,从而导致读写分离的情况出现。
3 以读促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日益多样化,以读促写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策略强调通过阅读活动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以读促写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策略。
3.1优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享受阅读过程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阅读材料,如何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读物,是每位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语言简单、情节有趣的读物,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读物,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享受阅读时,他们才能从中汲取智慧,成长为具有广博知识和高尚品格的人。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精心挑选阅读材料,为学生的阅读之旅铺设一条充满乐趣和启迪的道路。
一是符合学生特点,提高阅读效率。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是以读促写策略成功的关键。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因此,教师需要精心挑选既简单易懂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寓言,也可以是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科普文章。通过恰当的选择,教师可以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会遇到太多障碍,从而顺利地理解阅读内容。
二是材料难度平衡,提升理解能力。要想使学生对阅读材料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材料的难易程度以及深浅程度。太过繁杂的材料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难,太过简单的材料又可能降低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需要寻求平衡,保证材料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
三是丰富材料内容,享受阅读乐趣。阅读材料是否多样和丰富,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非常关键。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介绍传统故事和寓言以外,也可以介绍科普文章、历史传记和诗歌等多种阅读材料。这些类型各异的文本能给学生带来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增长他们的见识。
3.2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既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深入阅读,成为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点燃学生对阅读的热情,教师需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其中,通过讲述、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便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享受阅读的乐趣。这种教学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講述故事。教师上课时可采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技巧把阅读材料的故事情节讲得有声有色。这种讲述方式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把学生引入故事的世界中。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会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有初步的认识,进而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这种吸引人的讲述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为他们随后的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二是展示图片。为帮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展示图片的方式。通过搜集和阅读材料有关的图片,或者鼓励学生画出符合课文内容的插图等,把文字描述变成直观的画面。这种图片展示的方式能使学生对课文所述情景、人或者事物有更直观的感知,以加深他们的理解与印象。与此同时,生动有趣的画面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
3.3引导深度阅读,提升读写能力
阅读不仅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想达到深度阅读的目的,既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也需要教师的高效指导与悉心引导。教师既是知识的传递者,又是思维的启发者和能力的培养者,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课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讨论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表达看法,从而促进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与多元解读。在对作家写作技巧及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语言特色、篇章结构及修辞手法。这种教学方式既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及表达能力。
一是提问引导,启发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与主题进行深度思考。提问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挖掘课文的细节和深层含义,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及表达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是讨论交流,碰撞思想。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有新的看法与认识。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见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此同时,讨论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提高思维的活跃度。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尊重别人的意见、听取不同意见,以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是分析写作技巧,提炼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和风格。通过分析作者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提炼作者的独特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语感,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综上所述,文章分析了以读促写的理论基础和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因此,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采用以读促写的策略,通过合理选择阅读材料、创设阅读情境、引导深度阅读和鼓励创意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学习表达技巧,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3(7):2-4.
[2]林松峰.学科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J].教师,2022(31):33-35.
[3]王倩.阅读与写作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J].作文成功之路,2022(28):68-70.
[4]何燕.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分析[J].教师,2022(3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