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玲
摘 要:“立学”课堂的教学理念强调迎合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作为主体,以学习作为中心”的核心要素,从而坚持“立人、立身、立根”的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得教学目标能够真正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这种教育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师要遵循“立学”的教育原则,积极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本文探究“立学”课堂对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希望帮助广大教师在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的前提之下,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立学”课堂 高中语文教师 专业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4.062
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已建立多种教师培训和交流平台,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学科研讨会、教研活动等,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持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国家进行了教材的更新和调整,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这也促使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和提升。国内教育界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教学实践进行验证和改进。同时,开展教学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也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国家注重加强高中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对教师的学历和职称要求,加强选拔和培养优秀的语文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提高其学术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一、“立学”课堂的教学概述及其特征
“立学”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中心,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它强调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科的教育特色创设学习共同体,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型,让传统的认知性学习模式转向为活动性学习模式。教师要在提高学生课上活动参与积极性的前提之下,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立学”课堂的教学需要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才能够合理展开后续的教学过程。
“立学”教育的实施要求相对较高,因而对高中语文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了解学生当前学习动向,调整教学方法,才能够发挥“立学”课堂的作用,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二、“立学”课堂对提升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作用
“立学”课堂对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立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指导者和影响者,他们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首先,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师需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和教育学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的能力。通过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其次,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改进。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创新教学方案。只有具备高素质的语文教师,才能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更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学习体验。最后,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水平。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高素质的教师能够做到言传身教,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总之,在“立学”课堂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和提升。
三、“立学”课堂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路径
1.强调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思潮,当前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终身学习理论强调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贯穿于职前和职后的整个过程中。当前语文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且不同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会存在差异。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一成不变,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拥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累积语文知识。教师首先要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改善个人的工作能力,才能够达到“立学”的教育要求。教师要多读书,多思考,从书籍中吸取营养才能够帮助学生打牢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使学生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学校也应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学校要根据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开设特色化的培训课堂,使教师可以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及时更新教育方法。利用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立学”的教育要求,同时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学习瓶颈。教师自身也能在终身学习的过程当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不断进步。
2.强调自我反思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思考,不关注学生的反馈,一味地以刻板式的模式展开教学,则不仅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对教师自身的成长而言也没有好处。在“立学”教育背景之下,教师要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从而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调整教学方向。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飞速变化,容易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负面心理情绪。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个人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智慧,积极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找到学习的自信心和满足感。自我反思是教师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要展现人文关怀,遵循“立学”的教育理念,善于总结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教师可通过教学日记的形式总结课堂的得与失,从而在智慧教学的前提之下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教师要保证自身能够处于一种不断进步的状态,而深陷于非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教师的教育经验要逐步升华为教育智慧,从而不断成长,完善教育教学过程,使得“立学”教育理念能够充分落实。在进行立德树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和语文核心素养。
3.结合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教师应以校本教研作为支撑,依托学校的资源来开设特色化的课程,提升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语文学科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学科,许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累积了一些语文素养,学习了一些语文知识,步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学习需求变得更大。教师需要开设更具特色化的文化课程,发挥学校的地方特色,使得校本课程真正鲜活有趣,这可以提升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知识探索过程。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对国家统一课程进行研究,就无法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那么语文学科的吸引力就会被削弱。开设专业课程,研发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优质课程体系,需要许多教师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寻求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育内容进行改进。比如,《诗经·陈风》作为校本课程的资源,可以与地方的特色文化进行结合,从而在校本教研的课程体系开发中融入一些特色化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趣味性。
4.合理规划工作量
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存在工作量过重的情况,教师的工作量会直接影响教师专业信念的形成,以及幸福感的获取。所以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应当先了解语文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尽可能避免一些繁复和不必要的会议与活动。在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师时,应当筛选出精华内容,避免形式主义,不能白白占用教师的时间、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往往较为繁重,不仅要完成教育工作,还要对一些行政工作、策划工作等进行处理。过多的额外任务容易分散教师的专注力,也会影响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内驱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水平,学校要合理控制教师的工作量。高中学校要认真分析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形式,要立足于“立学”教育理念,体现出对教师的关怀,使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精力投入到最关键的教学环节中。
5.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为了能够真正将技术与课堂联系,教师还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应当善于应用信息技术来完成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也容易导致教学产生各种误区。但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在不断实践和改进的基础之上,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度,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多媒体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门槛,教师需要认真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从而制作出更加优良和精美的课件。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个人能力情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来备课。教师不能简单地使用信息技术,而是要在语言赏析、文本优化、内容编排、资源整合等过程当中,提高课件的可观赏性和教育实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凸显教师的个人专业能力。除此之外,一些新兴的教学平台,如微课、慕课等,都能够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并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巩固和知识延伸。所以教师也应研究这些平台的使用方法,利用各种教学和学习软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拥有更多的渠道来进行探究和交流。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利用科学技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提升学习水平。
6.整合跨学科知识
在“立学”课堂背景下,整合跨学科知识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这种做法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综合和多元化,提供更丰富、更有深度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建立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联系。语文教师可以主动学习其他学科的核心内容,了解其基本概念、关键理论和方法。这包括科学、数学、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通过对不同学科的了解,更好地理解语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和联系,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实际案例和素材,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科学类文章,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深化理解文章内容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形成更全面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的项目研究或教学活动。例如,语文教师和科学教师可以合作设计科普文章的写作项目,语文教师和艺术教师可以合作开展文学与绘画的创意比赛。这样的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语文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学科整合意识。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解释和评价文本。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提出更全面和深入的观点。通过整合跨学科知识,语文教师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同时,这也能够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交流,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立学课堂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学科的核心内容,将跨学科的知识融入语文教学中。比如,了解科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提供更丰富的背景知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寻找和整合实际案例和素材,结合学科内容进行教学。例如,通过社会热点事件、文化现象、历史事件等作为教学素材,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参与跨学科项目合作,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教学。通过合作设计和推动跨学科项目,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与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的训练和实践。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宽教学的视野和方法,促进学科融合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深入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路径研究》,《基础教育参考》2018年第10期。
[2] 郎甲机《教师专业知识要素及其测量的研究综述》,《学园》2019年第6期。
[3] 赵娴《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專业发展评价体系探析》,《就业与保障》2021年第22期。
[4] 刘思萌《教师职业生涯阶段与专业发展的实现——以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为例》,《文教资料》2020年第15期。
[5] 孙玉忠、荣梦瑶《案例研究法文献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17期。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立学课堂促进教师全人成长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H202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