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给出课本一道求轨迹方程例题的多种解法,然后根据例题给出的条件探究出更多的结论,并类比推广到椭圆和双曲线,给出了相应性质.结合课本例题,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轨迹方程;探究;最小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7-0029-09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是毋庸置疑的.教材中
有的例习题具有拓展性,可以設计为具有科学探究价值的问题或课题,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或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广大学生提高核心认知品质,发展关键能力,进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1 课本例题,探究之源
题目 如图1,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OM⊥AB并与AB相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1].
此题是人教社A版(2007年1月第2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33页例3.
2 解法探究,曲径通幽
思路1 设A,B两点坐标,分别写出直线AB,OM方程,充分利用OA⊥OB这一条件,即可求出点M的轨迹方程.
即(y1+y2)y-2px-y1y2=0.
由OA⊥OB,有y1y2=-4p2.
故(y1+y2)y-2px+4p2=0.①
将②代入①整理,得
x2+y2-2px=0(x≠0).
当y1+y2=0时,点M的坐标是(2p,0),此时点M的坐标满足方程x2+y2-2px=0(x≠0).
因此,点M的轨迹方程是x2+y2-2px=0(x≠0).
思路2 利用kAB·kOM=-1建立等式,消去参数得轨迹方程.
y2-(y1+y2)y+(y1+y2)y0-2px0=0.
故 y1y2=(y1+y2)y0-2px0.
又y1y2=-4p2,
化简,得x20+y20-2px0=0(x0≠0).
当y1+y2=0时,点M的坐标是(2p,0),此时点M的坐标满足方程x2+y2-2px=0(x≠0),
因此,点M的轨迹方程是x2+y2-2px=0(x≠0).
思路3 充分挖掘已知条件,由已知我们易知直线与x轴交于定点N(2p,0),这样一来,问题就好解决了.
解法3 设M(x,y),由解法1中的①式,即
(y1+y2)y-2px+4p2=0.
易得 (y1+y2)y-2p(x-2p)=0.
故直线AB过定点N(2p,0).
即x2+y2-2px=0(x≠0).
因此,点M的轨迹方程是x2+y2-2px=0(x≠0).
思路4 建立直线AB的斜截式方程y=kx+b,然后y=kx+b与y2=2px联立,并利用已知条件OA⊥OB,用p和b表示k,把k代入y=kx+b,也可以得到直线AB过定点N(2p,0).
解法4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b(bk≠0),
k2x2+(2kb-2p)x+b2=0.
设A(x1y1),B(x2,y2),则
又由OA⊥OB,得x1x2+y1y2=0.
故直线AB过定点N(2p,0),下同解法3.
思路5 利用抛物线的参数方程,设A,B的坐标分别(2pt21,2pt1),(2pt22,2pt2)(t1≠t2且t1·t2≠0),然后利用平面向量有关知识来求解.
即(2pt1t2)2+(2p)2t1t2=0.
所以t1t2=-1.⑤
即2px(t22-t21)+2py(t2-t1)=0.
所以x(t1+t2)+y=0.
所以(x-2pt21)(2pt2-y)=(y-2pt1)(2pt22-x).
化简,得x-(t1+t2)y+2pt1t2=0.⑦
即x2+y2-2px=0(x≠0),这就是点M的轨迹方程.
设点M的坐标为(x,y),则
由A,B,M三点共线可得
由OM⊥AB,得kAB·kOM=-1.
当k≠±1时,点M的坐标是(2p,0),此时点M的坐标满足方程x2+y2-2px=0(x≠0).
即x2+y2-2px=0(x≠0),这就是点M的轨迹方程.
解法7 设点M,A,B的坐标分别为(x,y),(x1,y1),(x2,y2).
又y21=2px1,y22=2px2,
所以x1x2=4p2,y1y2=-4p2.
又|y1-y2|≠0,即x2+y2-2px=0(x≠0),这就是点M的轨迹方程.
思路8 设点M,A,B的坐标分别为(x,y),(x1,y1),(x2,y2),求出AB的斜率,利用OM⊥AM,OM⊥BM,OM⊥AB,再由平面向量有关知识可求出点M的轨迹方程.
由OA⊥OB易得y1y2=-4p2.
把B12代入B13,得
即x2+y2-2px=0(x≠0),这就是点M的轨迹方程.
思路9 M是Rt△AMO与Rt△BMO的交点,也就是以OA为直径的圆与以OB为直径的圆的交点,这样可以利用圆的直径式方程求解.
化簡,得y1y2=-4p2.
以OA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以O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由14-15,得
由14+15,得
把y1·y2=-4p2代入B17,得
把B16代入B18,化简得x2+y2-2px=0(x≠0),这就是点M的轨迹方程.
思路10 利用极坐标求轨迹方程.在利用极坐标求曲线方程时,关键是找出曲线上的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将它用极坐标表示,再通过代数变换进行化简.而且,与用平面直角坐标求曲线方程相比,求它的极坐标方程更加简便,代数变换更加直接.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把极坐标方程化成直角坐标方程.
解法10 由求轨迹方程解法1中的①式知直线AB过定点N(2p,0).
3 根植沃土,横纵拓展
解答完例3之后,课本给出了“探究:在例3中,点A,B在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这可以看成是例3的变式,教参给出的解答是解法1,在此给出“探究”的多种解法.
探究1 如图1,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当点A,B在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解法1 由例3(课本上例3)可得
当且仅当t1=-t2,即当点A,B关于x轴对称时,△AOB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4p2.
解法2 设A(x1,y1),B(x2,y2).
由OA⊥OB,易知
x1x2+y1y2=0,x1x2=4p2,y1y2=-4p2.
当且仅当x1=x2且y1=-y2,即当点A,B关于x轴对称时,△AOB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4p2.
由OA⊥OB,易知
当且仅当x1=x2且y1=-y2,即当点A,B关于x轴对称时,△AOB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4p2.
当k=±1时上式等号成立,即当点A,B关于x轴对称时,△AOB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4p2.
解法5 由求轨迹方程解法3知直线AB过定点N(2p,0),
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x-2p=ty,A(x1,y1),
B(x2,y2),
把B19代入B20,整理得
y2-2pty-4p2=0.
所以y1+y2=2pt,y1y2=-4p2.
当且仅当t=0时,上式等号成立.即当点A,B关于x轴对称时,△AOB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4p2.
解法6 把y2=2px化成极坐标方程
探究2 如图1,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求|AB|的最小值.
x1x2=4p2,y1y2=-4p2.
当且仅当y1=-y2时等号成立,所以|AB|的最小值为4p.
解法2 由求轨迹方程解法3知直线AB过定点N(2p,0),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x-2p=ty,A(x1,y1),B(x2,y2).
把B19代入B20,整理得y2-2pty-4p2=0.
所以y1+y2=2pt,y1y2=-4p2.
当且仅当t=0时等号成立,所以|AB|的最小值为4p.
探究3 如图1,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求|OA|+|OB|的最小值.
当且仅当y1=-y2时等号成立,
探究4 如图1,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求△OAB周长的最小值.
探究5 如图1,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求证直线AB与x轴相交于定点,并求定点坐标.
其解法见求轨迹方程解法3.
探究6 O是直角坐标原点,M(2p,0),过点M作直线交抛物线y2=2px(p>0)异于顶点的A,B两动点,则OA⊥OB.
把B19代入B20,得y2-2pty-4p2=0.
所以y1+y2=2pt,y1y2=-4p2.
探究5与探究6互为充要条件.
探究7 O是直角坐标原点,T是抛物线y2=2px(p>0)上的定点,过T作抛物线两条互相垂直的弦TA与TB,A,B都异于原点,则直线AB过定点.
证明 设T(2pm2,2pm),A(2pa2,2pa),B(2pb2,2pb),其中m为常数,a+b≠0.
所以(2pa2-2pm2)(2pb2-2pm2)+(2pa-2pm)(2pb-2pm)=0.
即(a+m)(b+m)+1=0.
则ab+(a+b)m+m2+1=0.
则ab=-(a+b)m-m2-1.
化简,得(a+b)y=x+2pab.
则(a+b)y=x+2p[-(a+b)m-m2-1].
则(a+b)(y+2mp)=x-2p(m2+1).
故直线AB过定点Q(2p(m2+1),-2mp).
探究8 如图1,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过A,B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则两切线交点在定直线上.
由两切线方程联立求解得x=-2p.
故两切线交点在定直线x=-2p上.
探究9 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异于顶点的两动点,过A,B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若两切线的交点在直线x=-2p上,则OA⊥OB.
又x=-2p,
所以y1y2=-4p2.
所以OA⊥OB.
探究10 已知双曲线的中心为O,实轴、虚轴的长分别为2a,2b(b>a>0),A,B分别为双曲线上的两点,且OA⊥OB.
(2)求△AOB面积的最小值.
将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得
(2)由(1)知
4 溯源教材,升华思想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写道:“好的题目和某种蘑菇有点相似之处,它们能成串生长,找到一个以后,再四处看看,很有可能在附近的地方能找到更多.”
题1 如图2,直线y=x-2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A,B两点,求证:OA⊥OB.
题1是人教版(2004年6月第1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第126页小结与复习例2,课本给出了该题的两种证法.
人教A版(2007年2月第2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73页习题2.4第6题也是该题,只是给出的形式不同,一个是例题一个是习题.
题2 如图3,已知直线与抛物线y2=2px(p>0)交于A,B两点,且OA⊥OB,OD⊥AB交AB于点D,点D的坐标为(2,1),求p的值.
题2是人教A版(2007年2月第2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80页复习参考题B组第3题.
人教A版(2020年5月第1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第145页第10题也是该题.
题3 经过抛物线y2=2px(p>0)的顶点O任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線段OA和OB(点A,B均在抛物线上),以直线OA的斜率k为参数,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题3是人教A版(2007年1月第2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二讲参数方程第34页习题2.2第5题.
题4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O,长轴、短轴的长分别为2a,2b(a>b>0),A,B分别为椭圆上的两点,且OA⊥OB.
(2)求△AOB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题4是人教A版(2007年1月第2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一讲坐标系第15页习题1.3第6题.
5 结束语
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数学抽象.对课本例习题进行多解多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获得正确的数学观念,增进科学态度和责任.教师不仅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创设多种探究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通过积极改进和创新,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养成敢于批判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学生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更应该重视,适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最终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赛龙,储炳南.对一道课本例题的再发现[J].中学数学研究(广东),2021(15):24-27.
[2] 彭光焰.对一道课本例题的解法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