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琴,曹春菊
(1.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2.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18)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是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将岗位能力及素养要求(临床护理岗位、社区护理岗位、养老护理岗位、健康保健岗位等所需的能力)、职业技能大赛要求(护理技能、养老护理、医疗护理等)、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1+X 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试、1+X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等的内容)、创新创业内容等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进一步梳理和更新教学内容,实施以岗定课、以证定标、以证验课、以赛导课、以赛提技、以创拓能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岗位实践、技能大赛、资格认证及创新创业的相互融通,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各级医疗卫生及健康管理机构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1](见图1)。近年来,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同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研究内容比较局限,缺乏岗课赛证间的融通。
图1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Figure 1 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l of "Post-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
目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采用“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将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基本要求、相关职业技能大赛规范与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创新创业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不断提升自身岗位技能的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2]。“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实施路径见图2。
图2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实施路径Figure 2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l of "Post-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
“岗”是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因此我们要了解护理专业毕业生目前主要的就业面向,加大毕业生就业岗位调研力度,根据就业岗位设置相应的课程。一方面,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对医养结合型护士及社区护理方向护士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可增设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相关课程;另一方面,由于临床护理分工越来越细,知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因此课程内容要紧贴岗位需要,可邀请临床一线专家参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计划制订、活页式教材设计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共同推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技能竞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也能体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因此要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作用。(1)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认真研究各类竞赛内容及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严格训练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专业学习信心。(2)结合国家、省、市等各级竞赛内容和要求进行教学,实现以赛促教。将护理技能竞赛项目如心肺复苏技能、静脉输液技能、心电监护技能、雾化吸入拍背排痰技能等融入基础护理、急救护理等课程教学内容中,采用情景化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参考国家、省级护理技能竞赛考核标准,以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工作实际;在1+X 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培训中融入养老护理竞赛项目内容,促进教学、考试培训与技能竞赛的无缝衔接。(3)建立校内技能竞赛机制,组建技能竞赛指导和研究团队,合理规划校内技能竞赛项目,促使师生人人了解比赛、人人参与比赛。(4)技能竞赛指导和研究团队要认真研讨各项竞赛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3 方面的考核要点,梳理竞赛新规范、新标准、新要求,并融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3]。
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评价及学生课程内容掌握情况,但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及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因此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及其个性发展尤为重要。实施“课证”融通,积极开展1+X 老年照护、1+X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培训,将考试所需的知识、技能融入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考试培训内容纳入课程相应模块中,并将考试成绩纳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为教学改革指引方向。
根据麦克思学生就业岗位报告结果发现,学生就业不再局限于各级医院,其还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养老院等中从事健康保健岗位工作,因此学院要加大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建设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合作平台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岗位对学术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以便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提高岗位胜任力;另一方面,为技能竞赛的开展提供了方向,竞赛本身源于岗位实践,竞赛只有与岗位实践内容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岗位技能的提升,并且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也同样基于岗位需求。因此校企合作育人平台的完善为“岗课赛证”融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
2021 年12 月,我校护理专业对粤港澳大湾区40 多家医疗单位和健康相关产业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人才需求,以确保课程体系与岗位工作内容精准对接,如在2023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学期利用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讲解岗位工作要求、工作重难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对岗位工作有初步的认知;在第二至第四学期,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岗位拓展课程;在第五、六学期,学生在医院跟岗实习,了解临床护理工作全过程,不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校内课程的学习及跟岗实习,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的有效对接,真正落实了“岗课融通”,为“岗课赛证”融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教师是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的主体,我校护理专业组建了以校内外专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专任教师对岗位工作的认知度,每年选派教师到企业进修实践1 个月,以确保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岗位实践过程的对接,从而使学生掌握岗位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另外聘请岗位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邀请兼职教师讲解专科诊疗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将岗位最新知识传达给学生,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为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提供了保障;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也为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提供了条件,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临床岗位工作要求进行建设,如健康评估实训室放置了病床,并引入了视听触虚拟仿真系统进行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明确健康史采集基本流程、身体评估基本方法、身体评估内容及正常表现,将课程学习内容与岗位实践过程紧密对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2.4.1 构建课程体系 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 “岗课赛证”为载体,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解决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预防医学课程与社区护理、护理学导论、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内容间交叉与重复的问题,适当减少学时,增设专业岗位拓展课程,如中医护理、麻醉护理、口腔护理等,同时开设竞赛类及创新创业类课程,打造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基础能力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岗位拓展课程”的“三能”进阶式培养课程体系(见图3)[7]。
图3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Figure 3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l course system of"Post-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
2.4.2 修订课程标准,更新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促进“岗课赛证”融通,构建课程体系只是起点,改革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梳理、整合不同课程中重复的内容,减少不必要课程的开设,将1+X 老年照护、1+X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融入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关考试内容,以便学生在毕业时可考取相应的证书,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就业竞争力。
教学内容中融入前沿技术、岗位要求等。构建“省—校—系—专业”4 级竞赛机制,搭建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使得人人可参赛、人人能参赛,同时将各级各类竞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模块中,并在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建立竞赛项目学习库。护理专业学生参加了广东省护理技能竞赛、养老护理技能竞赛、健康与社会照护竞赛,在竞赛前学生刻苦训练,提高了综合素质,教师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
2.4.3 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评体系 结合护理技能、养老护理技能、健康与社会照护技能竞赛相关内容和技能要求,以岗位面向为主线,以实际任务为导向,从临床工作情景中提炼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教师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难以掌握知识,而且不能将知识灵活应用于岗位实践中,基于此种情况,为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将竞赛过程转移到课堂,即把健康教育理论讲授转变为情景教学,让学生进行实践,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学习所需的知识及技能,并学习如何去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合临床岗位要求适当调整课程考评体系,将各类竞赛操作规范、评价标准融入具体实训项目操作中,如在实训项目操作评分标准中增加8~10 分,主要用于评价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心理护理能力、创新意识等。
通过“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实践,学生理论成绩、综合操作技能成绩、评估能力、关键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有所提高。2022 年,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育婴师考试通过率较2021 年分别提高了2.15%、3.26%,专升本通过率也明显提高,说明基于临床岗位设置课程内容、参考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考试标准能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及教学内容中及时融入竞赛最新技术要求和评价标准,根据岗位设置情景,使教学内容和竞赛内容紧密衔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教学中结合岗位情景,利用标准化病人让学生体验真实情景下的照护技巧及要求,可培养其良好的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及熟练的照护技能,增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及职业安全意识。通过“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学生各项竞赛成绩明显提高,连续两年获得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二等奖、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铜奖。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内容与岗位紧密对接,教师根据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模块,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临床常见案例设计教学情景,同时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知识点融入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中,实现了教学与考试内容的对接,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有据可依。如第四学期开设的内科护理(二)课程中的糖尿病患者护理与1+X 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中的饮食照护、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等相关,在授课过程中实现了专业课程学习、岗位实践、职业认证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等的多赢,提高了学生岗位胜任力,在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带教教师对学生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促进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拓宽了就业范围。
在教学、岗位实践、竞赛中不断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如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拟病房等护理虚拟仿真在线训练系统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在讲解帕金森患者饮食照护技能时,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帕金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引发学生分析导致自理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手部震颤,因此如何减轻震颤是最关键的因素,除了康复训练、用药护理、常规护理外,可以在勺柄中加入传感器,以此降低手部70%以上的震颤,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根据岗位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同时依托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目的。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申报了省级创新创业项目。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立足专业岗位面向,依托真实场景、典型任务,将职业技能大赛、专业技能竞赛、“双创”思维锻炼相关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实现了依岗施教、以赛促教、以证验课,学生真正学到了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助推护理专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