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亚霞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将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的相互关联和协调。这种模式注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进课程内容的优化,实现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强调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深度学习。本文以人音版音乐教材八(下)第三单元“山野放歌”为例,探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实践,从大单元视角入手,通过大概念、大情境、大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和教学过程的协调统一。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倡“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超越零散的知识、技能”,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综合化,开展形式丰富、内容综合的教学活动,使单元课程设计结构化。
“主题”是依据新课标,围绕音乐学科某一核心内容进行整合,能够深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围绕行为条件、学习情境、学习内容、表现特征四个维度确定学习主题。笔者设定单元主题为“山野放歌,声高意远”,从主题可见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山歌,其中“山野”呈现了教学情境;“放”和“高”体现学生行为条件的同时更突出了山歌的演唱特点;“远”表达两层含义,浅层含义是歌与远方的联系,深层含义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围绕单元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结合新课标要求,提炼单元大观念——在山歌的学习中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知识结构的相互关联和教学难易程度,确定单元四个学时的主题分别为“兴国山里踏歌行·唱山歌”“山野放歌走西北·赏山歌”“山歌乐里发现美·品山歌”“民歌漫歌情更浓·传文化”。四个课时紧紧围绕大观念及单元基本问题,聚焦音乐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是站位学生立场建立的素养目标,是在大观念的指引下,学生通过大单元学习,实现做到、知道进而理解的目标。基于以上理念,笔者将单元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细分:第一,审美感知目标。通过感受、欣赏、表现、创造等实践活动,了解我国山歌的音乐风格,对其产生兴趣,树立演唱的自信心。第二,艺术表现目标。用歌声、舞蹈、创编等艺术形式表现山歌的风格特征和歌曲的演唱情绪及意境。第三,创意实践目标。结合山歌的风格特征,创编山歌,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民歌艺术。第四,文化理解目标。理解山歌音乐特征的形成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体会民歌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及其功能。
“山野放歌”单元共涉及5首音乐作品,除《巴蜀山歌》是以民歌题材创作的器乐类作品外,其余均为地方山歌。笔者以指向问题的“学习任务”为线索,将单元要解决的知识、技能、文化等与学习任务充分关联,提出单元基本问题:一是南北方山歌风格特征的形成与地域、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二是如何让民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知识结构的相互关联,确定单元学习课时问题。第一课时提出问题:兴国山歌的音乐特征?兴国山歌音乐特征的形成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北方山歌有什么风格特征?南北方山歌音乐特征的差异是什么?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为“巴蜀山歌”,提出问题:用器乐曲表现民歌艺术,美在哪里?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为“民歌漫歌会”,提出问题:如何传承民歌文化?四个课时的问题设置均指向单元基本问题的解决。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大单元学习强调创设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使学生与音乐快速建立连接,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实现知识迁移,提升核心素养。
认知科学家布兰思福特在《人是如何学习的》中提到“前概念”,指出互动学习要建立在学习者的前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传达信息和知识。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在课前做了如下准备:
一是分析学情。历经七年级小调、劳动号子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民歌已有初步了解。进入八年级后,随着变声期的到来,学生往往不愿意开口歌唱。帮助学生克服歌唱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勇于尝试、挑战自我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教师可通过情境营造让学生在放声歌唱的尝试中发现自我,突破自我,实现发展。
二是设计课前任务单。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学习中,笔者设计了课前学习任务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前了解我国山歌的分布与种类。上课前,教师组织分组汇报任务单的学习成果,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前知识,丰富学生的前概念,进而精准施教。
教师根据单元大观念、学习主题,创设贴近学生的学习情境,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笔者设计了兴国山里踏歌行、山野放歌走西北、山歌乐里发现美、民歌漫歌情更浓四个不同学习目标的情境体验,带领学生在山歌里畅游,在情境中感知,由境生情。例如,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山歌的概念,笔者特邀兴国山歌传承人谢立华录制在兴国山里与山民对歌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为接下来的歌唱学习做情感铺垫。
笔者通过设计、分解单元任务,让学生在参与目标任务中学习,有效提高综合探索和学习迁移能力。围绕单元大观念,笔者将单元主任务设定为“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再将主任务分解在四个课时中,形成任务链,以便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层层深入,让学生参与感知、表现、创造、传承等音乐实践,积累学习方法,实现学习经验的迁移。
评价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教师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整体教学观,有助于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真评价”是指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价值与特点的评价。真评价的设计应紧扣单元,关注学习全过程,基于新课标要求,凸显情境。如笔者在第一课时的评价设计中,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和核心能力发展两个方面,设计表现性评价表,让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之前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更具目标感和使命感。
音乐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不多,如何通过短暂的课堂互动评价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又能通过评价促进“教”与“学”的协同?笔者在“山野放歌”单元教学中,针对学生分享的初听《打支山歌过横排》后的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热情豪迈/宁静悠远),充分表达尊重与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彼此接纳和理解,从而营造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分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聆听、理解、接纳、尊重中收获成长。
新课标指出“评价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坚持多主体评价”。针对以上要求,笔者设计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课堂小组合作创作、合作演唱,课后家庭民歌音乐会,主题班会展演,校园民歌闪演等课内外音乐实践活动。在课堂活动展示中,成立考核评分小组,以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在课外活动实践中,让民歌走进家庭,走入社会,同时邀请家长参与音乐实践评价,让学生在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多元评价中,自主发现,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形成自驱型成长,实现音乐的育人价值。
新时代音乐教师要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路径,更新教学方法,迭代学习方式,丰富教学评价,让学生在主题化、情境化、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中,养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能力,让核心素养在音乐课堂里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