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实录及反思

2024-04-27 17:58:14■刘
初中生世界 2024年12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渔人桃花源

■刘 蓓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品读个性化语言,感受桃花源的“静”与“齐”,理解现实社会的“动”与“乱”。

2.多元探讨,感受神秘桃花源的“逼真”,明确美好理想的“虚构”。

【教学过程】

一、复述课文,初步感受桃花源的“美”与“好”

师:桃花源,一个美好的所在,一个神秘的所在。千百年来,它是那么真实,似乎我们闭上眼,就可以看到房前晒暖的老人、房后浓密的桑竹;听到孩童的欢声笑语、村落里的鸡鸣犬吠。但它又如此缥缈,无数人用了千年的时间始终找寻不到。这究竟是不是个真实的存在?今天,我们一同探寻桃花源。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作者陶渊明的情况。

(屏显作者简介,生读。)

师:了解了作者,哪位同学给我们复述一下本文内容?

(生复述。)

师:讲得很好。“要”同“邀”,邀请之意,你的读音和翻译都正确。不过,有几个词语翻译得不那么准确,谁来帮他指出?

生:“鲜美”是新鲜美好的意思,他没翻译。“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他翻译错了。还有“妻子”是妻子和儿女,不仅指妻子。

师:你找到好几个重点词语,这些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和我们今天所常用的意义不太一样,这叫作?

生(齐):古今异义词。

师:文中还有哪些古今异义词?

(生答。教师相机强调“绝境”“无论”“寻”“志”等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师:大家把老师想强调的词说完了,太厉害了!其他同学也请及时标注重点字词。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说说在作者的笔下,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友情提示,先看原文再分析。

(生阅读文章,随后纷纷举手作答。)

生:从“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以看出桃花源环境特别美丽动人。

(板书:环境美好。)

生:从“设酒杀鸡作食”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人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对外人毫无提防之心。

(板书:人情美好。)

生:从“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花源的生活很安宁、和谐、美好。

(板书:生活美好。)

师:你们可以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作者笔下桃花源的样子吗?

生(齐):美好!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桃花源的“静”与“齐”

师:大家概括得非常好!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渔人一起进入这美好的桃花源。细读课文第2—3 节渔人的所见所闻,并按照老师出示的格式,通过简洁而丰蕴的语言,概述桃花源百姓、桃花源风光及桃花源生活的特征。

屏显:

我来给大家朗读第___节关于_____的语句(朗读),由此看出桃花源_________的特征。

生:我来给大家朗读第2节关于洞口的语句。“林尽水源……豁然开朗。”由此看出桃花源环境洁净幽寂的特征。

师:好,“幽寂”这个词彰显了桃花源风光的静美。

(板书:静。)

生:我来给大家朗读第3节关于桃花源生活的语句。“自云先世……无论魏晋。”从秦至晋,前后600 多年时间,桃花源都是一个封闭的处所,由此可见桃花源的生活是非常安宁、平静的。

师:桃花源除了风光美好,生活也很“静”。除了“静”还有别的特点吗?

生:我来给大家朗读第2节关于桃花源自然风光的语句。“土地平旷……桑竹之属。”由此可见土地的平整、房屋的整齐、环境井井有条。桃花源除了静,还有整齐的特点。

师:不错。还有哪句也可以看出“齐”?

生:第2 节“其中往来种作……并怡然自乐”,可见桃花源百姓的生活安静美好,自得其乐。这也符合“静”与“齐”两个特征。

师:“静”我们能感受到,“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生:“悉”和“并”是全、都的意思,桃花源里面的人是整整齐齐的,大家都很快乐。

(生笑。)

师:你真敏锐!从这两个范围副词,感受到的是群体齐同静美的状态。我们发现,无论是耕作、衣着还是精神,作者都没有凸显桃花源百姓中的个体,而是强调百姓的齐同。文中还有哪句能看出来这一点?

生:第3节的“咸”字也是全、都的意思。

师:非常好。

生:老 师,“皆 叹 惋”“余 人 各 复”“皆 出酒食”“此中人”,写的也是群像。

师:《桃花源记》中不仅风物整齐,包括人的思想、行为也极其一致,所以读完全文,我们没有看到“这个人”,看到的是“这里人”,可见这个社会的和谐与美好。但是,当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时,桃花源人都“叹惋”。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渔人都说了些什么?

……

师:大家想象丰富且合理。面对渔人的诉说,桃花源百姓为何会叹惋?

生(七嘴八舌):外面的世界和桃花源内的生活差异实在是太大了,令人感慨惋惜。

师:是的。如果说桃花源的生活是“静”与“齐”,那与之相对,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

生(稍作思考,大声):“动”与“乱”!

(屏显写作背景。)

师:因此,桃花源百姓才会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他们对眼前静好生活的珍惜。

三、研读课文,多元探讨桃花源的“实”与“虚”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研读课文第1、4、5节,讨论“神秘的桃花源究竟是真是幻?”。

(小组讨论后发言。)

生:我们组认为桃花源是真的,这是在“晋太元中”发生的事,这个时间是具体真实的。还有“武陵”这个具体地方。

生:我们组也这么认为,因为“南阳刘子骥”确有其人。

生:我们不同意。作为“捕鱼为业”的武陵人,“缘溪行”,在自己经常作业的地方,竟然“忘路之远近”,“误入”桃花源,是有点神奇的。

……

(师总结,明确桃花源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美好世界。)

四、拓展课文,明确桃花源的“寄”与“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作者为何要虚构一个如此让人感觉真实的桃花源?”。

(生讨论,纷纷举手。)

生:他希望过上这样理想的生活,所以通过文学作品表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生:我觉得他改变不了现实世界,只能把理想寄托在文字上。

生:陶渊明看不惯现实社会的黑暗,创造桃花源是对现实的讽刺。

师:你从哪儿知道他看不惯的?分享一下。

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不就是来自陶渊明吗?他辞官就是对黑暗的现实所作的抗争。

(教师顺势补充相关资料。)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陶渊明确实虚构了一个如此美好的桃花源——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

师:课后,请大家阅读陶渊明另一篇名作《归去来兮辞》,结合本篇课文,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陶渊明的思想与情怀。

【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是一篇古代散文,作为一篇经典之所以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产生那么久远的影响,不仅是因为其思想深刻,还因为文本的语言形式同样经得住考验。因此,教学本课时,笔者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引导学生读懂本文特殊的话语方式与话语内容。笔者在学生读出桃花源美好的基础上,重点引导他们读自己读不懂的地方。作者在写桃花源中的人物时,很少有对个体的描写,很多语句的主语则是能省则省。同时,本文多次使用表达“全”“都”意思的文言副词。这其实是作者的刻意安排,目的是表现桃花源里不仅事物整齐,人们的思想也高度一致,认知基本相同,相处起来没有矛盾,一片和谐。

引导学生读懂桃花源与外面世界的关系。在陶渊明笔下,缥缈虚幻的桃花源折射着现实和作者美好的理想。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充分品读桃花源“静”“齐”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虚构这个美好境地的目的是对比现实生活的“动”与“乱”。这个“乌托邦”是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现实社会的动乱,也折射出了作者的理想,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寄”与“托”。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渔人桃花源
走进桃花源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再造“桃花源”
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 02:19:00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大众文艺(2021年6期)2021-04-22 01:58:18
渔人的故事
《桃花源记》
隐匿的桃花源
渔人的港湾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