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俊达(1975~),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五湖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人都能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而互动教学则有效契合了新课标的这一教育要求。互动教学倡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性,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发展,以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采用互动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为课堂增彩,为教学助力。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9-0105-04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由此可见,互动教学的重要性。互动教学来源于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尤其适用于小学生,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正在逐步发展,其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来促进个人认知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数学这样抽象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学科。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采用互助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增加課堂学习的趣味性和活跃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性知识学习体系,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 微视频:微课教学,预习领趣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引领是学生取得学习成果的关键,人们对事物的探索,往往都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奇。所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利用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融入互动元素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激发学生的兴趣,高效开展教学活动。在视频开始前或视频中途,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在视频结束后进行讨论。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其特征是什么?能否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等。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视频中途,教师可以安排互动小练习,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完成。如在介绍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设置小练习来让学生判断某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者在介绍梯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实时计算几个示例题,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在视频中设置互动问答环节,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回答问题,在视频中加入单选题、填空题或简答题,鼓励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融入这些互动元素,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课堂内容和节奏。
二、 融媒体:电子白板,导入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活动中,成功的课堂导入犹如拉开的舞台剧帷幕,能够让学生眼前一亮,倏然看到一个精彩的舞台。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导入环节加入互动元素,通过融入电子白板等现代化媒体技术,为学生导入新知,展示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拉开课堂教学的序幕。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一)》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电子白板来为学生立体化演示各种图形的运动变化,从而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的动画播放功能,将各种图形的运动过程以动态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如展示平移、旋转、翻转等不同运动方式对图形的影响。同时结合视频、音频等元素,呈现某一图形的具体运动轨迹,通过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图形的运动变化,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收信息,提高学习的立体化体验。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图形运动的展示中来,要求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触摸屏或电子笔,自行操作图形,使其进行平移、旋转、镜像等运动,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图形的运动变化,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课堂教学的交互性。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白板上的互动教学工具来展开互动探究,让学生参与到对“图形的运动”的探究中来,如设置简单的图形运动小游戏,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图形的运动特性,以直观、生动、多维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图形的运动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感,从而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引话题:设置悬念,点燃激情
“教学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学生的学习火焰。”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响应新课标提出的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要求,教师要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全身心融入课堂中。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设置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介绍真实生活中与小数相关的例子,如购物时遇到的有关折扣的小数计算、比赛中的计时成绩等,引发学生对小数的认知、兴趣和思考,使其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也可以引入与小数相关的数学新闻或热点事件,如世界上最大的小数计算、小数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让学生在探究这些热点事件的过程中对小数产生兴趣。或者设计有趣的小数谜题、编排有趣的小数探险故事,描述一段与小数有关的神秘历险,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解答,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探索小数的奥秘,通过挑战谜题和设置悬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数趣味猜想,提出与小数相关的数学趣味问题,要求学生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先提出自己的猜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出示一组有关小数大小的比较题,让学生尝试根据直觉或经验猜测它们的大小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小数的奇妙性质,如对无限不循环小数(π)的探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充满学习的激情。
四、 巧设问:提问教学,头脑风暴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通过巧妙地设计课堂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吗?”“是否有其他的几何图形与圆柱或圆锥有相关性?你能描述一下吗?”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查找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并比较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密切联系旧知识,拓展学生的几何思维;“如果需要你设计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的容器,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如何选择合适的形状和尺寸?”“如果我们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它们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相等,你认为它们的体积会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相似形状的物体体积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推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看到圆柱和圆锥?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或者“圆柱和圆锥在建筑、工程等领域都有所应用,你认为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应用场景呢?”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圆柱和圆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充分参与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加深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创环境:游戏助力,活跃氛围
“真正的学习行动应该用整个身体去活动,用全部心灵去体验。体验是发展之源,发展是体验之课。”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体验、感受数学,为学生创建活动情境,展开游戏化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全神贯注进行听讲。例如,在教学《运算定律》时,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竞赛来创设游戏环境,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设计“快速计算挑战”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给出一系列计算题,要求学生迅速计算并抢答,每组用时最短或答对题目数量最多的组获胜。教师还可以进行“定律推理”的游戏活动,将各种定律的定义写成卡片,然后打乱顺序,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将定律卡片正确配对,帮助学生巩固对不同定律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速度和反应能力。教师也可以进行“定律计算比拼”的游戏活动,设计计算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某种特定的定律,如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奖励机制,为学生发放奖品,调动学生的游戏热情,并且活跃的游戏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而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常见的游戏方式,尤其适用于小学生,符合其认知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高效展开互动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扮演问题中的角色,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设定一个场景: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农夫,一部分学生来扮演鸡,而另一部分学生来扮演兔子,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深入、更生动地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情境。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和提示,如给定的笼子数量、腿的总数等条件,进行推理和解答,合作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计算出鸡和兔的数量,最后各小组汇报计算结果。这不仅可以有效增加课堂活跃度,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六、 讲案例:讨论分析,畅所欲言
案例讲述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描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分析、论述,继而产生各种思想观点上的碰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学习设计者、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绘制。教师可以准备真实的数据,如某城市一个月的气温变化、某商品的销售量变化、某个明星的粉丝数量变化、某个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变化、某款手机的市场份额变化等,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数据来绘制折线统计图,分析图表中数据的趋势和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随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进行调研,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数据,如某款游戏的下载量变化,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在课堂上分享调研结果和分析感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实例,如天气预报、股票走势、人口变化等,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的折线统计图,了解图表所呈现的信息,并讨论图表背后的数据和趋势。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来展开有关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七、 研学问: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任务教学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其主张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某一具体学习任务,对学习资源进行主动、灵活的应用,从而在任务的驱动下完成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学习框架。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高效进行学习,提升互动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如一个小组负责研究圆的定义和性质,另一个小组负责绘制圆和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然后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问题情境,如教师可以提问:“在设计一个圆形亭子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在小组中讨论并汇报你们的结论,同时进行自主设计。”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分工合作,如一个小组成员负责查找资料,一个小组成员负责整理资料,另一个小组成员负责撰写报告,最后一个小组成员负责设计。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能力。此外,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时,可以为小组设置任务时间,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在一天内完成任务,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要定期监督各小组的任务完成进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的相互协作,倡导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良好形成,并培养其形成优越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八、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应用,并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研读新课标和教育学原理,采用合适的教学措施,助推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苟兴海.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家长,2023(14):25-27.
[2]周小霞.多维互动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3(11):98-100.
[3]辛秀萍.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智慧,2023(7):75-77.
[4]苏全江.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1):99-101.
[5]陈晓峰.浅谈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J].科幻画报,2022(9):37-38.
[6]杨爱芳.论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2(26):64-66.
[7]楊小梅.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2(8):46-48.
[8]陆晓菁.小学数学高年级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摭谈[J].新课程研究,2022(16):37-39.
[9]师满意.探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5):50-52.
[10]业梅.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2(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