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展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2024-04-23 07:41房立香
考试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展学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作者简介:房立香(1975~),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一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展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对“展学”的定义和目标进行阐述,进一步分析“展学”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展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应重视和推广“展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机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展学;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9-0089-04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通常只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和应用的机会。而“展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和机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一、 初中数学课堂中“展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展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制作各种实物模型或者展示板来展示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结论。例如,学生可以利用纸张、绳子、水杯等简单的材料,制作出各种数学图形和立体模型。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学生深入理解了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是实践者和创造者。学生在思考解题过程中,亲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智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一次次的展示和交流,学生们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水平,也增强了对数学的自信心。此外,“展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学生不再仅仅关注问题的答案,而是探索问题背后的原理和规律。通过展示解题思路,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彼此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每个学生都能在展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二)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门充满挑战和抽象的学科。然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引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展学”。这种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和创新解决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展学展现出了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迈出了更大的步伐。

首先,展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记忆和机械运算来解决问题。而展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学生在展学中有机会去探索数学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发现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其次,展学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实用的学科,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锻炼,更在于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展学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展学中,学生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和复杂性的,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推理和解决。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学生逐渐培养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实际问题,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

(三)促进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

展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与思考的机会。而展学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理解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展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同时,展学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展学的过程中,学生们有机会观摩和学习他人的优秀作品,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讨论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策略。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这种合作与交流的氛围有助于打破学生之间的隔阂,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最后,展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展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度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如演讲、展板、作品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展学也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挑战自己的学习极限。这种开放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初中数学课堂中“展学”的实施策略

(一)设置探究问题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展学”教学方法是一种注重探究和启发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展学”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如何确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同时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例如,学生可以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种实践性的操作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勾股定理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结果的分享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勾股定理的实质,逐渐形成对定理的深层次理解。这种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互动,非常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在“展学”教学方法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策略,而非单純的答案。因此,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学生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和4,你能否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条边的长度?”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最后,教师可以总结和归纳学生的思考结果,帮助学生形成对勾股定理的全面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和应用案例,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你能否求出它的面积?”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求解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展学”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探索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使用“展学”教学方法所发挥的作用较为突出。

(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展学”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过程。在数学教育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識。而当“展学”教学方法与动手操作相结合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一数学知识点时,采用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概念和定理。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平行四边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体验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和性质。这种亲身实践的过程,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动手操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指导完成。例如,让学生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绘制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然后通过观察和测量,判断它们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这样的任务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特征,并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探索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同时,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指导,解答学生的疑惑,并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及时进行反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和探索。除了动手操作,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丰富教学。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或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各自的发现。

(三)辅助多媒体技术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使用展学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讲解知识点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展学教学方法通过直观的图像和模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具体、生动的学习材料,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同时,通过互动交流,展学教学方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互助精神。

例如,初中数学课堂中,展学教学方法在讲解“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知识点时尤其适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系列生动的图片或动画,例如两条相交线在交点处形成的角、平行线与直线的关系等。这些图像能够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几何图形的形态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调整线条的位置和角度,演示不同情况下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关系和性质。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规律,培养自主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动态的模拟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调节线条的位置,观察和思考何时两条线段是相交的,何时是平行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几何直观。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引导和交流方式。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标注出关键概念,用颜色进行区分,引导学生注意重点,加深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回答问题、发表观点。这样的交流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四)扩展课外学习渠道

通过扩展课外学习渠道,学生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深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参加竞赛和利用互联网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扩展课外学习渠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科。

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重要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拓展课外学习渠道,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深入了解这个概念,增强学习的效果。拓展课外学习渠道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通过参观与数学有关的场馆或地点。例如,带领学生去参观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室,让学生亲自体验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学生可以观摩各种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如何使用坐标系来表示和分析地理数据。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将之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更好地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另一种拓展课外学习渠道的方法是参加数学竞赛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让学生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与其他学校或地区的学生一同参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课外学习渠道。通过推荐一些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优质网站或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深入了解这个知识点。例如,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的在线教学视频、教材和练习题,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巩固。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自主学习。

(五)鼓励学生自主搜索学习资源

“展学”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成效,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搜索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共同努力探索知识的奥秘。

例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采用“展学”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相关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行查找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教学资源,如课本、习题集、网络资料等。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来获取知识。这种自主搜索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所找到的学习资源,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这种互动和交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相互启发和促进。最后,在讨论和分享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解题。比如,提供一些实际的几何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进行解答。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展学”的探讨可以看到,“展学”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和推广“展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延坤.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9(19):53-54.

[2]王翠微.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52-53.

[3]陈鹏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思考[J].新课程(下),2019(10):161.

猜你喜欢
展学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丰富“展学”工具 助力“双减”落地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展学助力课堂生长
做合适的“展学”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