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机制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4-04-18 23:09韩芳田飞丁可韩丹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构建

韩芳 田飞 丁可 韩丹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新媒体迅速渗透各个领域,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全新的挑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的难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机制,进而构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笔者通过翻阅文献以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全面总结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趋势,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的需求。最后,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提出策略性建议:应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正面信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培养其媒体素养,使其能够通过新媒体获取有益信息。在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机制方面,一是要构建学生心理疏导新媒体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在线咨询、心理测试、心理互助等功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二是要拓展线上线下学生心理疏导合作项目,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心理疏导服务。希望通过本研究,相关人士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为高校制订更有效的心理健康策略和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构建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5-0042-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信阳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JY095

一、引言

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和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心理发展、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深受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日常交流和娱乐方式,更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也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1]。因此,构建一个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更是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工作的难点

(一)学生心理问题多元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类型增多,并且问题成因复杂。由于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和信息的碎片化,大学生在心理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导致自我认知混乱和心理失衡。同时,社交比较等也可能诱发学生的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2]。此外,新媒体的即时性反馈和高度互动性可能加剧学生的冲动行为和情绪化反应。

(二)虚拟世界对学生吸引力大

新媒体技术所构建的虚拟世界具有极高的沉浸感和互动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于新奇体验、社交互动以及信息获取的多重需求。然而,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虚拟世界往往导致大学生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社交障碍、情感淡漠等心理问题[3]。更严重的是,虚拟世界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点也可能诱发学生的网络依赖、信息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三)新媒体时代教师话语权弱化

去中心化是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单向传播的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信息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其话语在多元的信息流中容易被稀释或忽视[4]。此外,作为数字原生代的大学生在新媒体的运用上往往比教师更熟练自如,这也让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中的传统优势地位受到侵蚀。

三、应用新媒体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一方面,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新媒体时代,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关键,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5]。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如通过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活动信息以及正能量故事,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心理自我调节技巧、成功人士的励志经历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活动,如线上线下的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比赛、心理拓展训练等,旨在依托互动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我认知和调适能力。

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互动交流机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于互动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机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在线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互助等栏目,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6]。高校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社交功能,建立起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渠道。这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信任感,还能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7]。

(二)引導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

新媒体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诱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新媒体,确保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减少负面影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和应用能力,通过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或讲座,教育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评估信息的价值以及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网络使用时间等[8]。其次,要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自我提升。新媒体平台上不仅有娱乐内容,还有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学习课程、阅读电子书籍、观看教育视频等,拓宽知识面、提升个人素质,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参与专业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成长进步。此外,要关注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网络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9]。

可尝试采用如下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

第一,制订并发布“大学生新媒体使用建议”,其中包括每日建议使用时间、避免深夜使用、如何设置健康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等内容。

第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增加新媒体使用的模块,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当使用新媒体可能造成的后果。

第三,邀请新媒体专家或“意见领袖”进校园,与学生分享健康使用新媒体的经验。

第四,举办“无屏幕时间”挑战活动,鼓励学生每天设定一段完全远离电子设备的时间,加强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还可创设“新媒体素养周”、开设系列工作坊,教授学生如何拍摄和编辑健康的社交媒体内容、如何识别和避免网络欺凌等。

四、应用新媒体构建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的策略

(一)合理构建学生心理疏导新媒体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应用新媒体构建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其中构建大学生心理疏导新媒体平台十分必要[10]。要实施这一策略,首先需要明确平台的定位和功能。学生心理疏导新媒体平台应成为一个集信息发布、互动交流、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生不仅可以便捷地获取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动态,还可以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性,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操作便捷,符合大学生的使用习惯。同时,平台应提供多种互动方式,如在线咨询、留言板、心理论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形成互助互爱的氛围。为了保证平台的专业性和有效性,高校还需要加强对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团队,确保在线咨询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定期更新和优化平台内容,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11]。

比如,为了打破大学生心理疏导的时空阻隔,高校可开通“心灵驿站”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疏导学生心理。其中,公众号可设置多个与心理疏导相关的功能模块,具体如下所示。

“心理课堂”:定期发布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文章、视频讲座等,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在线咨询”: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一对一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确保隐私得到保护的同时及时获得心理支持。

“心理测试”:提供有趣的心理测试,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情绪状态等。

“互动社区”:学生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心理调适经验,与其他同学互动交流,形成积极的心理互助氛围。

通过“心灵驿站”公众号,成功地构建一个集教育、咨询、测试、互动于一体的心理疏导新媒体平台,并且在平台的有效建设和应用下,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高效、便捷的心理疏导服务,有效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12]。

(二)拓展线上线下学生心理疏导合作项目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工作中,单纯依靠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拓展线上线下学生心理疏导合作项目成为一项重要策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心理疏导服务[13]。

首先,需要明確目标和定位。项目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同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例如,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社交媒体推广和线下海报、讲座等,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提高自我认知。

其次,应注重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14]。线上平台具有信息传播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可以用于发布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在线心理咨询等服务;线下活动则更加亲近学生,可以提供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团体辅导等服务。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心理疏导的效果[15]。

五、结语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应从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构建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两个方面着手,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高效的心理疏导服务,促进他们在新媒体时代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艳,刘超.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J].绥化学院学报,2023,43(3):119-121.

[2] 刁佳玺,郑姚慧.“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研究及对策分析[J].才智,2023(16):126-129.

[3] 张奕,黄璟.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优化探究[J].山西青年,2023(13):196-198.

[4] 张雷,景文秀.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11):86-87.

[5] 张鹏.“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新媒体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21):52-54.

[6] 杨春梅.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1):93-95.

[7] 韩杨.新媒体视野下利用微信与学生开展有效沟通以及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山西青年,2023(8):84-86.

[8] 李彬.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策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3(22):121-124.

[9] 杨佳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1):179-181.

[10] 黄娟.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3):37-39.

[11] 于晓亮.新媒体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5):20-24.

[12] 王鑫.新媒体平台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5):185-187.

[13] 徐科技,杨治菁.网络时代0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引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3,9(20):105-108.

[14] 贾洁,郑孟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2):187-189.

[15] 孙克芝.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3):6-7,10.

作者简介 韩芳,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田飞,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丁可,讲师,研究方向:青少年犯罪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韩丹,副教授,研究方向:烟草品质生态与烟草营养。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构建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