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2024-04-18 07:17钱建明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钱建明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继续推进,不少传统教学模式都要摒弃或者改进,尤其是“一刀切”教学模式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分层教学.再加上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要以分层教学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发展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视角落实分层教学,兼顾全体学生,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均有所提升.本文据此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部分个人建议.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结合学生知识现状、潜力倾向和能力水平等因素,将他们划分为几个水平相近的群体,在平常教学中加以区别对待,使其在分层策略与相互作用下获得最好的进步与发展.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维度,巧妙地将核心素养培养与分层教学整合起来,通过分层教学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实现面向整体教学对象的目的,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一定的进步.

1 教师进行分层指导,提升学生参与程度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基础有所不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他们在探究与解决问题过程中也有着明显不同,面对同一问题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认知.假如教师“一刀切”地设计整个课堂教学与进行标准统一的指导,从表面上来看十分公平,其实只对部分学生有效,而对其他学生则是无效的.为此,在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指导,提升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使其都获得相应的指点,有所进步[1].

例如 在进行“正数和负数”教学时,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具体层次进行分层指导,当他们学习完正数与负数的基本定义以后,接下来是围绕正数和负

数的试题展开课堂练习.具体题目如下:(1)请大家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怎么标记生活中一些实例的正数与负数? 交流各自标记的理由. (2)请根据生活实例说一说什么叫做相反数? 简单阐述相反数有哪些作用? (3)画出数轴,且标出表示以下各数的点: - 2,3,1,6, - 9,0,4,7, - 5,8,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4)已知邮局、电影院、文具店依次位于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面,其中邮局位于电影院西边30米处,文具店位于电影院东边20米处,张华从电影院出来先沿着大街往东走40米,又往东走-60米,这时张华的位置在何处? 在数轴上标出邮局、电影院、文具店的位置,以及张华的最后位置.以上4道题目是按照概念、逻辑推理再到运用,最后到实践应用设计的,各个层次学生均可选择适合自身的题目.从多个层次与不同视角对学生展开科学性指导,大幅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2 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方向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方向,是一节课教学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这是对有关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也是在教学活动中期待他们所达到的最终学习成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初级、中级与高级,使学生根据个人能力选择相应的目标,从而找到明确的学习方向,促使他们实现共同成长的目的[2].

例如 在开展“平行四边形”教学时,由于本节课主要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边、角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具有丰富的几何性质,平行四边形首先具有四边形的一般性质,又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特殊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各自有着特殊性质.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突出层次性.初级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理论知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判定平行四边形.中级目标:以初級目标为前提,通过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用边、对角线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高级目标:以前面两个目标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研究平行四边形相关问题.随后教师结合层次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分层学习,使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向不同的目标迈进,让他们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3 课堂学习分层指导,设计差异学习活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常包括理论讲授、合作讨论,以及知识和案例相结合的分析与探究,小组竞赛完成学习任务和成果展示等活动,尤其是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更是要精心设计与反复斟酌各项活动安排,保证不同活动的层次性.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需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指导,科学设计差异学习活动,以满足整体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使其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得更为积极和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3].

例如 在“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围绕学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情况精心设计两个学习活动.具体如下:(1)仔细阅读课本内容与课前预习,且结合大屏幕上展示的信息,整理与归纳有理数加减法的基本特点,通过列举例子的方式说明有理数加减法的具体运算法则.在该活动中,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切入,引领学生进行全员互动,使学生找到本学习活动的核心要素,并找到相应的案例当作支撑,让学生相互配合完成对学习活动结果的分析与描述.接着,教师安排活动. (2)结合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说一说当遇到部分简便运算时,需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与原则快速求得最终结果,本环节实施应当以第一个学习活动为基础,结合出现的有理数加减法算式进行概括与归纳.如此,在本节课中,教师通

过设计分层探究学习活动,学生根据实际分层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探究活动之中,使学生经过独立分析、学生互助与小组合作探讨后得到最终学习成果,而教师要结合活动的层次与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层表现给予具体分析、反馈,从而提升学习成效.

4 设计分层学习任务,减少学生两极分化

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学习任务作为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核心部分,教师应结合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从多个方面安排分层学习任务,将整体任务进行拆分,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数量、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按照个人需求展开探索.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逐渐达成预期目标,符合自身的学习认知,这时初中数学教师可结合安排的任务对他们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使其在学习中减少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4].

例如 以“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为例,为更好地落实分层教学,教师可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有理数的乘除法的经典算式与案例,要求学困生结合案例说一说有理数的乘除法的基本规则有哪些;让中等生研究更为复杂的有理数乘除法案例,让他们深入探索在计算有理数的乘除法时,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计算出错,要想提高有理数的乘除法的计算正确率与速度,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有哪些注意事项;要求优等生结合学困生、中等生的学习任务列举例子,对他们的计算结果进行验算,指出存在的错误之处,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给出纠正方法,得到正确结果.接着,教师布置整体任务: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与小学时期所学的正数、分数、小数乘除法有什么异同之处.组织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讨论,使其交流各自的见解与看法,一起梳理和归纳结果,让学生总结有理数乘除法的算理、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等.如此,教师通过设计课堂分层学习任务,相当有助于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5 科学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还是检测他们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的主要形式.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应摆脱“题海战术”的束缚,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与所授内容难易程度,巧妙设计层次不同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个人能力选择相应的作业内容,适合各自的数学水平与发展需求,使其将所学知识应用至作业中,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5].

例如 在讲授“从算式到方程”过程中,当学习“字母表示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下列分层数目作业.基础型: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该长方形的周长是什么?某辆公交车内现在有x位乘客,到达一站后下去y位乘客,上来z位乘客,这时公交车内有多少位乘客? 中等型:已知王华比张军小,王华今年a岁,张军今年b岁,5年后王华比张军小多少岁?甲数为m,比乙数的4倍少n,那么乙数是什么? 挑战型:已知一辆汽车正在行驶,时速为a千米,其中上午这辆汽车行驶4个小时,下午行驶6千米,那么这辆汽车行驶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假如a为120,6为180时,这辆汽车行驶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 同时,教师可布置生活中的调查类分层作业,要求所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含字母的式子,各个层次的学生均参与其中,其中学困生负责搜集生活中的实例,中等生负责整理和归纳,优等生负责解释式子的实际含义,满足学生各自的发展需求,使其协作完成.

6 注重教学评价分层,推动整体学生进步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一般通过作业和考试进行,但往往以对与错及成绩当作参照,并没有构建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以至于没有对学生形成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在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格外注重教学评价,围绕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学困生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让他们向高层次发起挑战;中等生以宽松方式为主,维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致;优等生以鼓励为主,让他们深入探索数学[6].

例如 在实施“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时,本节课主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形式、解法,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完成教

学任务以后,教师可安排分层作业,要求不同层次学生根据个人实际能力选择相应层次的作业,当作业完成之后,教师可依据学生平常在学习中的表现与作业完成质量展开分层评价,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和作业中的优点和思维亮点,结合评语完善评价,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优等生,因为作业要求高、难度大,当他们可以求出准确结果时,教师要采用严格且具有鼓励性的评价,鼓励这部分学生继续研究和钻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对于中等生,作业难度适中,教师应使用比较宽松的评语,鼓励他们尝试学习更难一点的知识;对于学困生,假如他们的解题过程字迹工整、格式规范、逻辑清晰,教师就要采取激励性评价,使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有所增强,勇于尝试完成一些高难度的作业,实现持续进步和成长.

7 结语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思路,极力展现出分层教学的优势,且将分层教学理念融入至各个教学环节与流程之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至分层教学活动之中,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使其可以熟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充分调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促进数学各项能力的发展与成绩的整体提高,进而促使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会强.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數学学习与研究,2023( 10):101 - 103.

[2]赵伟.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9) 69 - 71.

[3]陈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05):95 - 96.

[4]容彬彬.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13):74-76.

[5]方思思.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2(05) :40 — 42.

[6]张琦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2(16):1 16 — 1 18.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