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18 04:21陈忠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初中

陈忠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换,从“教学”转换为“导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借助导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过渡,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分析当前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

状,进而具体探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引用策略.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情境;生活;应用策略

问题导学法是现阶段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形式,其主要是借助问题的引导,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学习等都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关于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存在问题针对性不强、感召力不强,难以充分发挥问题导学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问题导学法应用的研究力度,从而提升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实施开展问题导学教学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上有积极的态度是保障其学习实效的重要基础,新课标中要求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导学法的合理应用能够实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教师会通过给学生设置具有趣味性、引导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和思考,为实现课堂有效互动、保障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2)有利于帮助学生系统化构建知识体系.初中数学知识量较大,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解决综合性数学问题时,需要学生能够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合理运用知识思考并解决问题,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零散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缺少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未能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通过实施开展问题导学法,借助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系统性地整理相关知识,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3)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问题导学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另外,在问题导学中,学生的问题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不仅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还能使学生具备自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帮助.

2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现阶段,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均尝试落实问题导学法,但是从整体来看,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问题缺乏感召力.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大部分数学教师已经能够对以往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端有了准确的认知,并意识到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具体开展教学工作时,能够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其中问题导学法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教师对问题设计的不合理,未能充分了解问题导学法应用的原则,导致问题设置缺乏感召力,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以及对问题的探究欲望.比如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对学生提问:“对不对?”“是不是?”“听懂了吗?”等等,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回答,并不能促使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相关数学知识和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因此并未发挥问题导学应有的价值.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与探索欲为目标,科学规划设计问题,充分发挥问题导学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深度学习与理解数学知识.(2)问题缺少针对性.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教学原则,能够结合学生的学情、兴趣、发展需求针对性的设计问题,才能发挥好问题的导学作用.但是从当前初中数学教师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并未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问题,而是凭借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开展教学活动,导致问题设置缺乏针对性,未能针对学生的情况合理控制好问题的难度,达不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的目的.

3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体的应用策略

3.1  趣味问题导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對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以及阻碍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合理设置问题,充分发挥问题导学的兴趣作用,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产生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产生疑问,驱动学生深度思考,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例如,在进行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概念有准确的理解,并在具体问题中可以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分析处理问题.但是由于这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只依靠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有限,无法保障后期可以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引入问题导学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代替传统灌输的教学形式,以此实现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对学生兴趣的了解,发现在生活中学生喜欢在节假日或者周末与父母或者好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于是教师围绕这一元素开展趣味问题导学,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当你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如何能够快速找到自己的座位?”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回答,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初步对课程知识有所了解,并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3.2  情境问题导学锻炼学生思维逻辑

传统数学课堂的沉闷枯燥,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营造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对发散学生思维,提升思维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情境问题导学主要是指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需求,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又能借助情境问题导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建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保障.此外,在情境问题导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对学生的学习引导,使学生在深度理解课程知识的同时,达到思维能力、创造力等的综合发展.例如:在进行有关“图形的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图形多种运动形式有准确的认知,同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处理具体问题.教师结合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在课前运用多媒体技术完成相关视频的制作,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和思考,在视频情境中主要呈现的是某一生产车间产品生产作业的流程,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中出现了几种图形运动,分别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情境问题导学,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视频情境中集中了注意力,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实现了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能够让学生对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具体应用情况有所了解,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3  生活问题导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生活教育理念下,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化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教师在实施开展问题导学法时,可以与学生实际生活关联,通过生活问题导学的方式,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数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综合发展.例如,在进行有关“图形的旋转”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对图形的旋转这一概念有准确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是运用了图形的旋转这一知识,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创设引导问题,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在现实生活中你发现哪些地方运用了图形旋转这一知识?”学生通过回顾生活,有的说车子在行驶的过程中轮胎的运动变化可以看成图形的旋转,针对这一回答,有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车子行驶的过程中轮胎的运动变化应该是平移,教师对学生能够产生观点上的分歧显示给予表扬,表扬学生能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观点的详细阐述,找出自己的依据,最终让学生在生活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下,对图形选装相关的知识有了更深度的理解和认知.

3.4  探究問题导学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难度有了一定提升,同时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给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开展探究问题导学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驱动力.数学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处理,教师如果只是教学生基础知识和如何计算,并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探究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在深入探究中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在进行有关“概率帮你做估计”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概率知识的前提下,在具体的问题中可以利用概率知识进行估计.为此,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一项工厂流水线产品生产过程中,合格率的估算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探究中对这一探究任务中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并梳理具体的探究步骤,比如进行产品样品的选取,样品合格检测,基于样品合格情况估算这一批产品的合格率.通过这样的探究问题导学活动,让学生对有关概率方面的知识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具体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4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借助问题导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问题导学的应用价值,并分析研究问题导学应用的原则和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趣味问题导学、生活问题导学、情境问题导学以及探究问题导学,强化对学生导学的效果,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成梅.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3(17):86-89.

[2]颜倩.新课标指引下“以问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J].亚太教育,2023(14):160-163.

[3]许洋洋.“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3(13):32-35.

[4]陈小红.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2(12):97-99.

[5]陈东欣.巧设问题,创建活力四射的初中数学课堂[J].亚太教育,2022(09):136-138.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初中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