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治树
摘要: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指出问题导学法在高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以期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法;积极作用;措施
问题导学法是指利用问题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教学需求,因此,在积极大力实行新课改的形势下,利用问题导学法,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高二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把问题导学法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成为高二数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一、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畏难、恐慌的心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函数关系式、单调性、最值、奇偶性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函数定义域的变化,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而利用问题导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在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科学定位师生关系,采用问题导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问题导学法在高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高二数学教师需要全面分析、研究课本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余弦函数中的五个关键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奇偶性和周期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利用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导学法的积极作用不仅仅在于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向量的坐标表示》时,高二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点的坐标与向量之间的关系,画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随意标出两点,让学生用坐标表示该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两点方向所表示的意义,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3、引入生活实例,丰富数学教学内容。高二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生活实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解《互斥事件》时,高二数学教师可以引入抛硬币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互斥事件的概念,让学生根据抛出硬币正反面是互斥事件的例子,思考生活中的互斥事件,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法能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加博.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5,85:69.
[2] 周彬.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07:94.
[3] 高纯巧.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4,27:40.
[4] 史可柏.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3,0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