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瑛
(滕州市南沙河镇陡铺小学,山东 枣庄 277513)
德育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尤其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学校及教师应加强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互联网+”视域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在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的情况下,构建高质量的德育,这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能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德育活动,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环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德育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在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共存的当下,小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思维能力,极易受到不良文化与理念的影响,对于正处于三观塑造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开展德育十分必要。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侧重于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相对缺乏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建立在知识、技能与素养综合提升的基础之上。班级是开展德育的主阵地,班主任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班主任应将对学生“德”的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自觉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和践行人,为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管理环境。
德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班主任要在班级工作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品质,这对于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德育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和品行,增强学生在德育中的道德感悟,使学生成长为一个热爱祖国、关心他人,有文化、有道德的个体,并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最大效能,发展成为新时代社会合格的接班人。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体,在班级工作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是学生争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立足德育,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班级氛围的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德育的反思和创新,不断提高德育效果,而这也是促使班主任自我提升的过程,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传统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因时间和空间限制,更多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德育的内容还是德育的方式都难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当今世界早已步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能基于信息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构建全新的社会形态。成长于新时代的小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应用于小学班主任德育极具可操作性。
一方面,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征,能有效突破班主任德育在时空上的限制,而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是公开共享的,这就大大拓展了小学班主任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平等性特征使得每个人都有着同等获取资源的机会,资源配置过程不会受到更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互联网+”德育能将德育资源、班主任和小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连接起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德育自主意识,促使小学生参与到德育过程中,发挥小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由此可见,“互联网+”视域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在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拓展了师生获取德育资源的渠道,不仅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且能优化德育组织结构,有利于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1.更新德育理念
“互联网+”视域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对于构建高质量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德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互联网+”为学校和教师创新德育工作带来了新契机。对此,学校和教师都应加强对“互联网+”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点与优势。尤其作为一线班主任,更应积极转变原有的德育理念,打破固有思维的禁锢,增强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信息技术成为德育工作创新的有效助推器。
无论是在日常授课还是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都应创新德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德育内容和形式中自觉完成德育任务。比如:班主任可以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进行德育内容的挖掘与利用,并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互结合,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不易理解的理论性知识与德育内容展示给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教学场景,从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观能动性。
2.提高班主任信息素养及德育素养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德育素材的挖掘者、德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班主任的德育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成效。“互联网+”视域下,班主任的信息素养和德育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想要跟上信息发展的步伐,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开展有效、高质量的教育,德育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紧跟时代脚步,从而在课堂内外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德育。学校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并为教职员工提供信息技术教学的设备和环境,为创新班主任德育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作为德育的主导者,思想与意识都应与时俱进,敢于接触新技术、应用新模式,提高自身终身学习意识,借助互联网这一开放性、共享性的平台,强化自身时政素养和道德素养,促进自我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创新德育奠定基础。
3.通过互联网拓展德育资源和形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向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而这对德育资源有着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班主任一方面要在学科教材中挖掘教育资源,并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接受良好的德育;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借助互联网这座“宝藏”搜集与德育相关的优质资源,并创新德育的融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德育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中。
比如:生活处处是教育,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应自己的行为习惯,从中找到优势与不足。此外,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后,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到相似案例,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并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让学生在相应的场景中得到启示,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素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1.定期举办德育主题班级活动
小学生心智水平尚不成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拓展了小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小学生辨别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产生错误的认知。“互联网+”视域下,班主任可以创新班级活动,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平凡人的伟大”等为主题,举办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并倡导学生一起通过互联网提前搜集相关资料,丰富班级活动的内涵。这些德育主题的班级活动不仅能形成班级良好风气,也能使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
比如:母亲节时班主任联系学生家长,征集学生从小到大的照片,并制作成视频在班级活动中播放,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儿童节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学生不同的期许,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班主任通过多媒体播放节日由来和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在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创新的内容和形式会使学生更期待下一次的活动,学生参与德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
2.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德”占据首位。“互联网+”视域下,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不能只是理论性地说教,这样的德育效果通常停留在表面浅层次中,班主任要想深化德育效果,需要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实践、体验。因此,班主任要倡导学生从情感层面出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重阳节时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关爱老人、尊重老人;消费者权益日时让学生观看《3·15 晚会》,在负面报道中告诉学生诚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标准;国庆假期让学生以视频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无论是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求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爱国之情、家国情怀等,班主任要使其根植于学生内心,不仅是实践活动当天去行动、感受,还要时刻遵守、时刻践行,真正做到德育的“知行合一”。
家庭环境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十分关键,家长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在德育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长这一主体。“互联网+”视域下,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开展有效的沟通。
班主任要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及时告知家长,并帮助家长寻求解决之道,家长则要给予班主任工作极大的支持,给予班主任积极的反馈。班主任还可以联系家长拓展交流空间,在互联网中组建家长论坛,使班主任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动态,也方便家长掌握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互联网+”视域下,班主任要与家长紧密合作,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实现学生德育在学校与家庭中的无缝衔接,双管齐心,共同保障学生的德育效果。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身居教学第一线的小学班主任要担起德育工作的重任。“互联网+”视域下,小学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其在德育中的优势和价值,在提升自我道德素养的同时,通过更新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模式、丰富德育活动等,全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