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班主任开展多样化劳动教育的策略

2024-04-14 09:03
关键词:劳育立德劳动

韩 云

(宁阳县蒋集镇栗楼小学,山东 泰安 2714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重要性。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对切实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做出全面部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小学班主任要坚持道德教育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劳育德”,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德立学、以德立教、以德立信。

一、“以劳育德”的含义

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劳育德”,这是劳动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已经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以劳育德”是基础性人才机制的有效组成,班主任要顺应时代新局势的发展,结合小学生特殊群体,以其身心发展规律为主,以劳动教育为新载体,提升学生道德品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班主任应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导,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多渠道、多样化开展劳动教育,以学生切身体验与经验为主,深入了解并提升劳动知识与技能,旨在通过系统的劳动理论与实践课程,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促使其在劳动中构建道德体系,做到知行合一。班主任在开展“以劳育德”活动时,不能简单地将劳动与德育相叠加,而是要将两者有机融合,进而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劳动活动之中,实现小学生道德内外的辩证统一,促进其德、知、意、情、行等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

二、班主任开展劳动教育的原则

(一)以立德树人为宗旨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也是班主任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班主任需要在开展教育管理时坚定不移地融入立德树人思想,坚持立德载体的多维性与树人任务的广泛性,以此确定劳动教育与德育的方向,将教育工作落实落细。劳动教育作为实现德育的主要途径,更要统一思想,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并以此促使班主任不断优化与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立德树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学生成长相符,可在“以劳育德”中不断成长与强大。

(二)以学生主体为中心

“以劳育德”要尊重学生。小学生自身有一定的使命与尊严,在其踏入校园开始开展学习生涯时,在感受学校美好的同时还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以劳育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完善其人格。在班级教学与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顺应其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另外,班主任还要充分理解与信任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劳动教育中宽容学生的不足,使学生端正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使其成长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开展多元化小学劳动教育的对策

(一)以“科学化”劳动理念为先导

班主任要谨记,劳动可以发展学生精神,是丰富其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经过一系列的劳动活动,学生可以充分释放情感,进而扩展道德世界。劳动的意义不只是获得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更为重要,因此需要班主任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班主任要先树立“以劳育德”的教育管理理念:首先,建立劳动梦想,丰富道德认知。将劳动梦想作为学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灯,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劳动铸就中国梦相结合,从少儿时期就播种劳动的梦想,使学生勇于追求,进而用自己的劳动梦想巩固道德思想基础,在心怀国家与情系人民的思想抱负下,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与道德观,进一步提升学生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养成正向的道德信念,提升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其次,转变劳动习惯,坚定道德意志。优秀的劳动习惯是发展学生心理品质与意志的助推器,梦想的生活不是用嘴说就能实现的,需要不断努力,学生要养成劳动自觉意识,通过实践劳动去奋斗与创造,在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最终养成热爱劳动与创新劳动的精神,在艰苦奋斗中自力更生,实现幸福生活,迎难而上。在此道德意志上抵制不良风气诱惑,形成劳动恒心,内化道德情感,养成自爱、自律与自尊的优良品格。最后,提升学生劳动能力,将道德品质外化。班主任开展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不只增强其“知劳”的能力,还要通过不断实践提升学生“行劳”的能力,建立必须的生活劳动能力与技巧,转变小学生一直存在的缺乏行动力、明知要做却逃避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以劳育德”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从“知德”向“行德”迈进。

(二)以“多元化”劳动课程为途径

班主任要灵活开展劳动教育,并以此作为“以劳育德”的突破口。劳动教育虽然已经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中,但还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下属类别,具有一定教育目标与要求。基于此,班主任要围绕德育,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性,开创出更多教育模式。

一方面,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课程中。劳动教育也是一门学科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根本,挖掘立德育人素材进行的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班主任要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与认知能力,通过“认知—实践—纠正认知—二次实践”的循环,促使学生在动手劳动中升华道德情感与能力,并以劳动教育为基本,以升华道德品质为落脚点,建立层层递进的“以劳育德”课程体系。除了学科课程,劳动教育还可当作活动课程,以关注过程为主,强调学生拥有劳动知识并能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学科特点被弱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劳动活动不受学科限制,可以纳入美术、科学、社会与道德等学科,在实践中创新劳动教育方式,不再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提升教育智慧性。班主任可以开设校本化、特色化的“以劳育德”课程,将道德本质渗透到劳动活动中,充盈劳动教育课程。

另一方面,发挥显性、隐性课程结合的优势。在开展劳动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思想与道德品质,是班主任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为了实现学生的中国梦,单单依靠劳动教育是不行的,还要对应学生学情,建立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显性课程指包含劳动教育的学科课程,如综合实践课、劳动课等;隐形课程则是抓住劳动教育的要素,渗透到其他与劳动看似无关的课程体系中,深度挖掘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因素。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增加劳动精神的培养;在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加强学生劳动情感与道德精神等,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焕发劳动教育的魅力。另外,隐形课程还可以校园文化、专题活动等形式呈现,如在学校墙报中书写劳动精神解读内容,或者设计劳动标语;在班级中开设劳动大讲堂,做劳动模范精神的演讲,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让其在无形中热爱劳动,并在劳动活动中聚焦德育,提升学生道德综合素养。

(三)以“协同化”劳动合力促发展

为了实现“以劳育德”目标,班主任还要联合社会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多阵地与多方面主体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全面成长。

一方面,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相辅相成。家庭是学生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其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基础与终身教育,学生自出生起,就受家庭教育影响,其教育价值观是在学校教育之前,家庭教育对学生劳动实践能力与道德观念的养成有重要作用。因为家庭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班主任可与家长合作,将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劳动教育相结合,一同实现道德求知、冶情践行。小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家长与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与兴趣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方式与内容,可结合劳动榜样教育、劳动创意活动、劳动模范故事等,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不断加强劳动修养,实现劳动能力与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班主任作为“以劳育德”教学的组织者,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可以与其他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多角度、多渠道构建综合素养强、劳动实践能力强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班主任通过课题研究提升劳动教育能力,在熟知劳动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在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熟练使用教学技能,将常见的道德与劳动问题融入劳动教育中,促使学生接受,以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以劳育德”教育效果。

(四)以“完善性”劳动制度为保证

完善的劳动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劳动环境。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会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也能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而完善的劳动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劳动环境,让他们更加愉悦地参与到劳动教育中来。基于此,班主任要做到:通过改善劳动场所,提高学生的劳动环境。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劳动场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劳动场所不够舒适,学生就会感到不适,从而影响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教师可增加空调、加湿器等设备,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学生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如锤子、钳子、剪刀等。如果这些劳动工具不好用,学生就会感到工具不趁手,出现磨洋工、抱怨等情况,从而影响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教师可购买更好的劳动工具,让学生在使用工具时更加轻松自如。班主任通过改善劳动时间提高学生的劳动环境。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劳动时间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劳动时间过长,学生就会感到疲惫,出现厌倦、懈怠甚至愤怒等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教师要适当缩短劳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放松。

完善化的劳动制度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劳动保障。在劳动教育中,学生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劳动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完善化的劳动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劳动保障,让他们在劳动教育中更加安全、健康地成长。基于此,班主任要做到:一方面,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保障。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学生没有受到足够的安全教育,就容易在劳动教育中发生意外事故。教师可以组织安全教育讲座、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等,让学生更了解劳动安全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学生的劳动保障。在劳动教育中,学生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劳动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班主任通过设置监督员、制定监督管理制度等,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更加安全、健康地成长。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学校应注重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领悟劳动的意义。“以劳育德”理念将德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中的德育价值,让学生在劳动中增强道德品质,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劳育立德劳动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魔法农学院:立德涵育 建构劳育魔力
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培育路径探究
热爱劳动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