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2024-04-09 09:25殷雪萍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

摘 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可通过凝练学习主题,架构单元学习内容;通过优化情境任务,打开言语实践过程;通过紧扣语文要素,强化单元读写融合;通过观照交际表现,促进学生学习反思。如此,优化语文学习形态,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实现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課标”)中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1]当下,践行新课标,实施任务群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探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教学策略。

一、 凝练学习主题,架构单元学习内容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终极旨归是满足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应根据教材内容开发学习主题,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具有真实生活情境的语文学习任务。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四篇课文。《古诗三首》描写了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这几个我国传统节日的景象;《纸的发明》介绍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赵州桥》介绍名桥雄伟、坚固和美观的特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再现了古都汴京老百姓的生活场景。同时,本单元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综合性学习单元,也是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第一次接触综合性学习。而综合性学习基于真实的任务情境,要综合若干知识、能力、经验去完成实践任务,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和整体性。

怎样将人文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习主题呢?这必须综合考虑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教材课后习题中也依次出现“说说”“小组内交流”“向游客介绍”“向别人介绍”“我来讲讲”等表述。因此,本单元可以“为你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习主题,通过设计“介绍”这种“实用性交流”方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阅读中获取的信息进行理解转化后有效输出,以此满足交流沟通的需要。教学时,以“为你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单元学习主题,依托单元文本,创设“我是小小鉴宝人”“我是名桥小导游”“我是传统节日宣传员”系列言语交际任务(见图1)。整个单元的教学,通过学习主题统领和结构化设计,基于课堂,又指向生活;增长知识,又提升素养;培养能力,又促进文化自信。

任务群教学要处理好宏观架构与单篇课文的关系。组织单篇课文教学时,既要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开展阅读教学,完成相应的交流表达任务,又要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的“沉浸式学习”和“层进式学习”,为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打好基础。如根据单元学习主题,创设任务三“我是传统节日宣传员”,并依次设计开展“古诗阅读”“寻访交流”“习作分享”等子任务。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古诗三首》所描写的过节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体会,感受传统节日的习俗;并在此基础上化身“我是传统节日宣传员”,根据课后的活动提示,通过搜查资料、请教他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中华传统节日寻访表(见下页表1);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节日,分小组上台进行寻访成果交流。同时,指导学生结合相关节日习俗和自己印象最深的过节经历,形成习作,进行课堂分享,完成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相关任务。在单元学习主题的统领下,本单元的教学既有结构化的整体设计,又有单篇课

文教学的层层推进,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交流,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 优化情境任务,打开言语实践过程

“学习的情境理论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是整个学习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2]本单元围绕“为你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以创设主任务延伸开去的连续性情境和多重任务糅合的复杂性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言语实践活动。

连续性情境的创设以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任务组”,推动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实践探索活动。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依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型特点,围绕名画名扬中外的原因和向别人介绍名画的要求,创设“我是小小鉴宝人”的真实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依次设计“我是鉴宝人”“我是推荐人”“我是探宝人”三个子任务,促进学生在连续性的真实情境中达成阅读理解与言语的表达与交流。在鉴宝任务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人物众多、街市热闹、情景传神”等关键语句中所展现的名画的艺术价值,感知画作名扬中外的原因,体会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在与同伴、教师的交流中实现语言运用与探索想象。在国宝推荐任务中,引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结合文本与图画,展开合理联想与文学想象,从“我推荐的内容”“我推荐的依据”“我推荐的感受”三方面,发表推荐意见,体验名画推荐的完整过程,完成对名画的推荐任务。让学生在连续的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言语实践活动,这其中既有学生语言运用与交流的实践,也有对其思维探索与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

在复杂性情境中培养学生完成多重任务的能力,能更好地培养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技能,有利于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如在教学《赵州桥》时,围绕“做小导游要了解什么”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习任务设计如下:

1. 学习任务一:介绍思路我来定

在自读课文后思考: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赵州桥的?顺势指引学生梳理介绍思路,依次从名桥的基本信息,雄伟、坚固和美观的特点,以及历史价值等方面搭建介绍支架。

2. 学习任务二:主要特点我来讲

课文第二部分介绍赵州桥坚固、美观的主要特点,围绕“主要特点我来讲”的任务,设计“介绍内容我来选”“雄伟坚固我来讲”“美观精巧我来谈”三个连续关联的子任务,旨在通过赏读交流、拓展信息等方式指导学生把桥的特点介绍清楚。

3. 学习任务三:我当名桥小导游

当学生学会将桥的基本情况及坚固和美观的主要特点介绍清楚后,再设计“为某个旅游团介绍赵州桥”的复杂性情境。这个旅游团里既有来写生的小学生,又有来自建筑学院实地考察的大学生,还有外国游客……他们来赵州桥旅游的关注点各不相同,请学生根据不同人员的需求为他们介绍名桥。

在这样的复杂性情境中,小导游的介绍活动需要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展开,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任务的选择性、挑战性更强,学生的探究兴趣更浓。

三、 紧扣语文要素,强化单元读写融合

单元教学更关注课与课之间、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内在关联,重视核心知识与关键技能的掌握,在学科实践的过程中促成学生与知识的相遇,使其在头脑中建构言语图式,提升读写结合和即时迁移能力。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以理解性阅读为基础,以实用性表达为旨归。从“实用”的角度看,语文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会用语言来进行交际表达。本单元教学紧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语文要素,始终将“学生的介绍”与“作者的介绍”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向作者学习介绍的方法,进而能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会介绍。如教师带领学生对《赵州桥》第二小节进行精读时,通过对关键词句的赏析,让学生明确该节聚焦“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句话,围绕桥的外形、材质、设计等方面的描写,把桥的雄伟、坚固写清楚、写具体。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还理解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方法。

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对文本的理解,还要关注阅读理解如何更好地通向写作,让阅读滋养写作,为写作打好基础,架桥铺路。”[3]在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中,围绕语文要素,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方法,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围绕《端午节》的习作内容,引导学生观看包粽子的视频,了解制作过程;然后,围绕“包粽子的过程很有趣”这句话,仿照《纸的发明》中对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描写,运用“先……然后……接着……再……最后……”等连接词,按顺序写清楚包粽子的经过。同时,结合自己搜集的端午节的相关资料,用书面文字表达自己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与喜爱,以習作的形式展示单元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这样抓住单元语文要素,以读促写,读写融合,既增长了阅读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素养,促进学生从理解性阅读到实用性表达的学习进阶。

四、 观照交际表现,促进学生学习反思

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改进的重要途径。威金斯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指出:“假如我们要关注理解,我们会把表现性任务或项目抛锚在单元或课程中,因为它们能提供证据表明学生是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知识的。”[4]单元教学以丰富多元的情境任务创设,以主题引领学生实践探索,以个性化表现展现学习过程与证据。在以“为你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任务的单元教学中,将学生完成相应任务时的表现作为评价其理解与运用知识、技能情况的证据。“表现性评价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中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发展水平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5]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单元教学设计了简明而富有激励性的表现性评价量表,既对学生的交际表现给予清晰的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学习反思;又能鼓励学生乐于交流沟通,强化学生表达的意愿。

同时,“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评价也要体现“实用性”的原则,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根据相应的交际语境进行情境化测评。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设计情境化的星级评价表,设置表现性任务,选拔名画讲解员(选拔条件见表2)。同时,教师还邀请其他学生当评委,为讲解优秀的同学颁发“星级讲解员”奖牌。学生在学习之前,明确了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同时,细化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也促进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正如新课标所强调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围绕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阅读与交流的实际任务,评价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6]。无论是表现性量表,还是星级评选,或是争章竞赛,这些表现性评价的工具均以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实际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既能体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评价方式的情境性与实践性,又能达成新课标倡导的教学评一致性,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多样的生活场景中学习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习过程可见,让学习反思参与,让学习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3,26.

[2]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60.

[3] 黄伟.读写融合:追求双向共赴和双效共生[J].语文建设,2023(15):9.

[4]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71.

[5] 李慧燕.教学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7.

(殷雪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
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生语文实用性阅读能力培养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