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摘要】“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提高综合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设计更高质量的作业,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文章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在“双减”背景下,通过趣味型作业、探究型作业、分层作业、实践型作业提高作业质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综合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人格修养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双减”政策要求教师科学布置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减少作业总量、创新作业形式、优化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少布置书面作业,设计更多探究和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巩固知识、得到成长。
一、根据学生实际生活设计趣味型作业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作设计作业的基础。有真实性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1]。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二单元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课后作业,吸引学生发挥想象力完成作业,让学生得到锻炼和成长。笔者发现班上的学生很喜欢自己拍摄视频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于是设计了如下作业:以“我和我的朋友”为主题,拍摄一段三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现友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讲述友情的力量。看到作业要求后,学生都很兴奋,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朋友,商量如何合作完成作业。为了完成这一作业,学生需要和朋友回忆相处时发生的事,筛选符合条件的故事,然后创编剧本、寻找拍摄场景、制作拍摄道具,再反复拍摄,部分学生还会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剪辑。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与朋友之间可能产生分歧、摩擦,但为了完成作业,学生需要与朋友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学生会因此对友情有更加丰富的感受。在学生提交的视频中,他们展示了朋友对自己的多方面影响,如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吃东西的口味、生活中的小习惯、看书或者听音乐的类型等。在课堂上,笔者和学生一同欣赏这些视频,学生震惊地发现,原来友谊的力量竟然这么强大,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这么多地方。通过完成这样的趣味型作业,学生对于友谊的理解和认知变得更加深刻。
二、根据素养发展目标设计探究型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既要重视作业的知识巩固、检验反馈功能,又要重视作业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展能力、素养。为此,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素养发展目标设计探究型作业,让学生对某个主题进行自主探究,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素养。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探究型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网络带来的便利与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到辩证地看待和使用网络。笔者让学生先观察并统计家人使用手机的情况,完成“家庭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再试着分析网络对于家庭生活的影响。在调查表中,教师设置了诸如“每天玩手机时长”“每个月的话费”“用手机浏览得比较多的内容”“什么情况下不会使用手机”等调查内容,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思考,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进行调查后,学生发现网络生活有利有弊,一方面,网络确实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们需要的各种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找到,如人们可以通过购物平台买东西、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收集学习资料、通过游戏和视频获得消遣的快乐;另一方面,网络也造成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使得家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少。在完成调查作业后,学生纷纷表示,要和爸爸妈妈定下一个约定,每天留出一小时不看手机,保障家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时间。通过完成这样的探究型作业,学生不仅了解了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还锻炼了观察、分析、统计、总结的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确保全班学生都可以顺利完成作业、发展综合素养。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设计分层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努力突破自我、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完成作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二单元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并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笔者在教授此课时设计了如下作业:1.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规则,有些规则是有明文规定的,有些规则是约定俗成、没有明确规定的,请你找出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并说一说这些规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2.有人认为“规则的存在限制了人的行为与自由”,请你认真思考这句话是否合理,并说出自己的看法;3.请你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不合理的规则,以及你对修改这些规则的建议。此后,笔者建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重点完成第一、第二项作业,选择性完成第三项作业;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当完成三项作业。在上述作业中,笔者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生从寻找社會规则、探索规则的作用,到深度思考规则和自由的关系、发现自由的边界,再到质疑不合理的规则并提出修改建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规则、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改进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且在完成作业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探索和思考,获得锻炼和提升,学生不仅会掌握相关的知识,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和提高,还会获得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完成道德与法治作业更感兴趣,愿意在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
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设计实践型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不应局限于布置纸质的作业,应当从课堂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为此,教师需要在设计作业的同时,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逐步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技巧[2]。
(一)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实践型作业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教师在布置作业后,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作业[3]。为了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实践型作业,教师需要在设计作业前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寻找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再据此设计实践型作业、提供完成作业的指导意见,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课“青春的邀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初中生物学知识设计综合型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悦纳自己在青春期的各种变化。在布置作业前,笔者找到本年级的生物学教师,与其一起为学生设计了“身体变化记录表”,记录表包括身高、体重、手臂力量等内容。笔者还了解了学生在青春期会出现的各种生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科学规律。随后,笔者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知识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每天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身体变化,完成“身体变化记录表”。在学生完成记录表后,笔者鼓励学生通过询问生物学教师、到图书馆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自己身体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青春期,悦纳自己的变化。在学生完成作业后,笔者和学生讨论了这次作业的内容,并请来生物学教师从生物学的角度简单地向学生讲述有关人类青春期变化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不断变化的自己。此后,笔者与学生总结了相关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明白青春期的变化是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事件,而且每个人的生长情况不一样,有的人发育比较快,有的人则发育比较慢,学生不必为此感到焦虑、烦躁甚至羞耻。除此之外,笔者还介绍了排解内心焦虑、烦躁的科学方法,如保持睡眠、补充营养、加强锻炼、培养爱好、找人倾诉等,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这样的实践型作业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从而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运用综合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生活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也应当考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中常见的问题,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这些问题中,逐步强化社会责任感,提高法治意识,提升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的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面向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法治意识与道德修养,发展实践能力。在教授本课时,笔者带学生到当地的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去参观学习。在学生参观时,基地讲解员向学生详细讲解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多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这有利于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观念,同时也会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还包含多媒体演示、互动游戏等多种类型的资源,涵盖消防安全、校园安全、自然灾害、应急救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笔者建议学生一一了解这些资源,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在教授其他方面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设计实践型作业,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生活。比如笔者曾邀请当地的消防员进校给学生讲解有关用火安全的知识、展示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布置了实践型作业,让学生进行实操以掌握灭火器的正确用法。笔者也曾邀请当地的民警进校向学生讲述各种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类防骗知識,提高防骗意识,学会甄别各种诈骗手段,知道如何保护自身和家庭的财产安全。此后笔者布置了实践型作业,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复述这些防骗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并据此布置实践型作业,让学生面向社会生活,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学会在不同场景中灵活使用所学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更高质量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布置趣味型作业、探究型作业、分层作业、实践型作业,让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探究与实践,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复习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江毅.“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23(增刊1):192-194.
[2]查小伟.“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3(2):24-26.
[3]陆琴珠.“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设计综合实践作业的应然性与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