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程标准,构建课堂教学设计

2024-03-31 02:51叶东
中学理科园地 2024年1期
关键词:感悟引导课程标准

叶东

摘   要:课堂教学设计要以物理课程理念为指导,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以知识为载体,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转变,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文章通过结合课堂教学案例展示分析方式,简要阐述了在教学设计过程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关键词:教学设计;引导;感悟;课程标准

1  课堂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加涅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有利于将学习的资源和程序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只要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才能,都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1 ]。课堂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对教学过程主要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形成有序的流程,从而指导教学工作实施的一种活动。

2  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融入新课标理念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在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指出“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情境的创设”“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问题解决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过去,许多教师认为讲课是把书本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这就是教学。这种教学观会使得教学信息简单从教师单向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成为传递与接受信息的关系,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师应把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获取大量解决物理问题的经验,形成把物理知识与情境相关联的能力。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角色上,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注重科学探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设计要以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实现以知识为载体,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转变。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依照学情,用好教材,教材内容是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的客观规律、学校的客观条件、教师的客观特长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作恰当处理,如增删、换序、整合等。

3  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3.1  新课的引入方式的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好的课堂导入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要避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比较差,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通过设问、游戏或演示实验等手段设置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采用经验式引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演示再现生活经验,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学设计中以教材中推箱子和敲铁钉两幅图的演示为一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但发现新版教材仅提供该两幅图,不足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现象,在此处作了进一步处理,再增加推球和推小汽车模型两幅图的演示,此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此结论与前面结论有矛盾,同时否定了前面的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发现运动的物体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使学生产生“摩擦力对物体运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疑问,从而自然地引出学生想探究的问题: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学生的经验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累积经验,从经验中产生新问题,这些问题又可以不断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

3.2  新课教学方案的设计

落实课程目标于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及方法的体验。知识是载体,利用知识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体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探究要涉及哪些要素,教师要明确本节课教材所提供的知识点、能力点,根据教材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学校条件、教学规律,确定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实际操作中,应该是逐步发展的,循序渐进的,从易到难,把握好引导的度。

3.2.1  教材分析

在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教学时,教材中提出了:“运动中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的问题,这是一个无法用实验探究的问题。因此在此处作了处理,大胆改进,结合学生已学过摩擦力的知识,将探究问题修正为切合实际的: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样就让学生自然地从前面演示实验到生活中的经验发现的问题中,引出探究问题,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2.2  实验设计

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方面,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明白研究对象在水平面上的状态,如何改变能使物体在水平面上不推不拉运动起来,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引导学生对器材进行选择和改进。充分展现了教学设计的“以生为本”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易到难,引导恰到好处,培养了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的科学探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存在着器材数量不够的难题。由于所需器材是旧教材中的“牛顿第一定律”的演示实验器材,使用新教材后并没有及时增加配套器材,因此按正常情况无法分组完成该探究实验。另外,该实验现利用滑块为研究对象,运动线路容易偏离,斜面与平面的转折处也常将研究对象卡住,即使是教师进行演示實验,效果都不理想,学生的分组实验就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此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自制的轨道和瓶子,巧妙地解决了下列几个问题:(1)研究对象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若不用轨道和瓶子是很难实现的)(图1);(2)解决了分组实验器材数量问题(图2);(3)铺上棉布或毛巾后,轨道与棉布或毛巾之间的坎用一小片透明胶胶上,解决了良好过渡问题(图3、图4);(4)自制轨道的斜面与平面之间的弧形过渡,解决了研究对象在转折处被卡住的问题(图5)。

可见,看似简单的金属轨道却解决了实验中的大难题,这正是自制仪器的魅力。一小块透明胶粘在棉布或毛巾与金属轨道交界处的小动作,大大降低了学生分组实验操作上的难度,使得学生轻松完成教师演示效果都不佳的实验,体现了对教学研究的价值。

3.2.3  得出结论

在收集证据方面,教师并不是简单将表格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提出问题“有几个栏目需要记录?”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设计出表格。在让学生汇报实验记录时,第一组学生汇报完后不急于分析,而是提问“其他小组有无不同意见”, 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在师生融洽的氛围中推进分析认证达到高潮,结论性的知识容易在学生的活动中被发现并归纳出来。再通过气垫导轨模型进行演示实验,学生了解进一步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用气将滑块顶起来,滑块与导轨表面脱离接触。给滑块一个速度,观察它运动的距离和速度,继而推理出摩擦力不存在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状态,采用了理想实验法,引导学生悟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和在伽利略等许多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最后引出英国牛顿科学家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学生明确巨人是指伽利略等众多的科学家,使学生经历探索新知、体验获得新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的过程。

3.2.4  历史学习

对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错误观点不能完全否定,引导学生认识每位科学家得出的结论都是来之不易的,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接着通过教材信息窗介绍伽利略的观点,实验发现了摩擦力,他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和批判,推翻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这个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会得出错误结论,是因为忽略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之后,笛卡尔等众多科学家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指出:运动物体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它既不会左偏,也不会右偏,方向保持不变,沿直线一直运动下去。最后,牛顿在大量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概括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观点到牛顿的正确总结,蕴含着较多的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值得学生学习。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得出,通过梳理人类对力和运动的认识过程、物理学史的介绍和研究方法的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同时增加了人文色彩。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破除了长达两千年以来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实现了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3.3  媒体的利用

将传统媒体与信息技术巧妙结合,使得教学结构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1)传统媒体:板书、自制仪器、气垫导轨模型等

“牛顿第一定律”的板书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用多媒体展示,副板书用粉笔在黑板写出,内容为发现的问题及探究的问题,这样整洁黑板的同时不会忽视黑板的作用。学生动手探究实验中利用轨道和瓶子的自制器材,制作材料比较简单,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经过设计制作后却解决了大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利用气垫导轨模型演示让学生了解进一步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观察物体运动状态。

(2)信息技术:“牛顿第一定律”采用PowerPoint设计

图文并茂,通过多媒体白板按钮的适时切换保持与教学同步,使学生耳目一新,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传递的信息就会有效、到位。

传统媒体教育方式以“传递—接受”为特征,有助于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较快形成概念,理解有关知识,有助于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师充分驾驭课堂,把握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完成。多媒体教育方式集文字、图片、声光、影像于一体,丰富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手段。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多的激发,充分体现了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4  感悟

4.1  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教师如果没有使用科学的教学设计方法,无法系统地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即使有了较好的教育观念和理论,也难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新课程下,教师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落实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以往的设计通常采用教师讲解生活中的现象,引出力与运动的关系,接着提出问题,介绍实验装置和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比较,教师照搬教材,讲多导少,灌输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更谈不上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本节课的设计,是以演示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线,对其进行实验探究,对教材内容作恰当的处理,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把握好引导的度和开放程度。符合新课标基本理念下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本质,增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4.2  “导学”研究的重要性

本次教学对象主要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山区学生为主,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窄及灵活度不高。由于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可以培养科学探究中的相关因素,对于初中生而言探究性学习需要适当的引导,特别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山区学生,他们的基础和各种能力的发展相对弱一些,基于这種情况,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此时引导的度很重要。导的不够,学生无所适从,浪费时间的同时无法实现培养能力的目标。导的太多,会出现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思维就无法拓展,能力自然也就无法提高,因此恰到好处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中,采用问题递进引导、点拨的方式,围绕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明白物体在水平面上处于什么状态,如何实现物体在水平面上不推不拉运动起来,比较运动物体在不同表面运动距离的远近需要控制的条件。这样设计可操作性强,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接下来通过学生的实验,收集证据,让学生进行分析并得出规律,继而推理出摩擦力不存在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状态,引导学生悟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的,是在许多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最后学习历史,分析当时亚里士多德得出错误观点的原因,是由于他忽略了摩擦力的作用。通过这样适当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思考问题的难度降低,保持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总之,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以及教材,才会发现问题;从身心发展特点去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教师自身具备了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传统媒体使用的本领,如:板书设计、利用生活中简单的物品制作教具等,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实现传统媒体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目标,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加涅, 韦杰,戈勒斯,等, 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 庞维国, 陈保华,等译.第五版修订本.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8-19.

[2] 王梅.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设计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0(11):70.

猜你喜欢
感悟引导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