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
摘 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个性、能力、兴趣各不相同。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善用正面引导的方式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自然地融入班集体,接受优秀学生的影响和帮助。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信赖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教育方法;宽容;尊重;理解
一、案例描述
一年级第一学期刚入学时,有一位男生上课还能积极举手发言,但下课时,他总是不喜欢和班里的同学一起活动。一开始,笔者觉得应该是他与班上的同学不熟,不好意思主动跟他们玩,或许过几天大家彼此了解后会好转的。有一天,上课铃刚响不久,班长跑来说:“老师,小康同学总是不遵守纪律,总是在教室里大吵打闹。”笔者快速地走到教室门口,小康一看笔者来了,就趴在桌子上,瞪着班长。笔者没有说话,也没有批评他。下课,同学们都围过来表达不满,笔者惊诧不已。
接下来,笔者把他们一个个找来了解情况,留心观察数天,笔者发现,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他。小康同学在老师面前是规规矩矩的;但是,离开老师视线就无法无天,我行我素。笔者请他妈妈来沟通,她特别坦诚与配合,说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又好打闹,调皮捣蛋,外婆都被他气走了。他经常挨批挨打却屡教不改,是个让老师、家长头疼的孩子。她希望孩子上一年级后,在新环境、新老师的教导下,能够改正,与同学友好相处。没想到,小康不仅毫无进展,还变本加厉地爆发了。听了她的话,笔者进入了深思。
二、辅导过程
为了纠正小康的行为,笔者对他的家庭进行了解,知道他爸爸工作非常忙碌,每天很少陪伴他,只有周末偶尔挤出时间带他去玩;他妈妈忙着上班,但由于妈妈怀孕时,一遇到不顺的事或者情绪不好就揍小康,以致她对小康总觉得愧疚,所以对小康宠爱有加,甚至是溺爱。有一次,小康与同学发生冲突,用跳绳甩到了对方的额头,同学痛得大哭。笔者把双方父母请来学校解决问题,但小康始终不肯道歉,回到家,被他爸爸揍了一顿。父母推崇“棍棒教育”,在家时常打骂小康。小康出现厌学的情绪,上课总是趴在桌子上,与同学的爭执、冲突愈演愈烈。最后,经校家双方商议,决定让他妈妈来陪读一周。但小康的情绪仍没有好转,有时候,他妈妈看不下去就忍不住说他,他会暴跳如雷,大吼大叫,甚至推翻桌子。
(一)走进心灵,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通过细致的了解,笔者对小康这些特殊的行为有了初步认识。从小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来看,他不只缺乏对集体的信任感,还不善表达。于是,笔者有目的性地采取办法,力争消除他对老师、同学的敌意,尽量让他从心理上接受笔者,助他在班级里建立安全感。于是,笔者与他进行谈话。起初,他耷拉着脑袋,不肯与笔者对视;面对这种情况笔者稍作思考,决定从他喜欢的画画入手。他终于肯跟笔者说话了,并告诉他特别喜欢上美术课,也很喜欢美术老师。这让笔者找到了引导小康的契机。笔者在班上开展一次小组画画比赛,有意识地给予小康机会,让他担任小组长。一开始,他无从下手,忽然,有个女生说:“我很会画花花草草,你呢?”“我会画房子。”小康说。大家讨论着,小康不再沉默,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了一幅画。在展示时,他们的画获得好评。通过此次活动,小康不再排斥集体活动了。每次班级活动,笔者都会有意提前做好安排,时刻关注他,及时帮助、引导、鼓励他大胆积极参与。每次总结时,笔者都会大力夸赞小康和他的伙伴,并给予奖励。慢慢地,小康愿意主动跟笔者说话了,下课后也乐意跟笔者说说爸爸妈妈的情况。小康和笔者的良好关系得以建立了。
(二)想方设法,建立友好同学关系
有一天,笔者找来班长,并对他说:“老师要交给你一项非常重要任务,考考你这位班长的能力,你敢不敢挑战呢?”班长好奇地问:“老师,是什么任务呀?”“从明天开始,你玩游戏时想办法请小康参加,可以吗?”班长愣了一下,笑了起来,说:“没问题,我一定完成!”过了几天,笔者路过学校操场时,看见班长正领着几个同学和小康玩老鹰抓小鸡。那天,在课堂上笔者大大地表扬了他们。第二次的课后锻炼时间一到,班长和小康一左一右地迫不及待地叫笔者跟他们一起玩游戏。后来,笔者发现小康不但时常和同学一起玩,也在一起画画、学习、做手工以及讨论问题。任课老师说,他对学习比过去感兴趣,成绩也提高了些许。而班长在班级管理上也得到了小康的积极配合。从那以后,他基本上可以和同学和睦相处了。
(三)换位思考,强化自我约束能力
有时候,小康会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在教室里哭闹,影响老师、同学上课。如果有科任老师前去劝解,反而会激化小康的行为。例如,一次体育课因下雨只能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小康举起班牌,似乎要往他面前的同学拍下去,体育老师看见,立马一手挡下并把小康拉住。小康气得直咬牙,怒视着老师,拽着体育老师的衣角不肯放,一直拽到笔者面前。体育老师简单地把过程告诉笔者。笔者牵起小康的小手,蹲下来,看着他;他看了看笔者,转过头去不吭声。笔者说:“小康,是不是有同学不小心碰到你?”他睁大双眼,张开嘴巴:“你怎么知道的?”确实是有同学不小心碰到他,他习惯性还手,这实际是一种惯性行为,对于小康来说,他早已习以为常了。这是由于缺乏集体归属感,在他受到伤害时,会首先自我防护。了解清楚后,笔者跟他进行了角色换位思考,让他碰自己一下,然后假装举起班牌往他身上拍下去,他立刻躲闪。笔者对他说:“假如老师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往你身上拍下去,你会怎么样?”“很痛,甚至受伤。”他回答。“嗯。但你刚刚不小心碰我一下,我痛吗?受伤了吗?”我问。他反应极快:“不会受伤啦,我只是碰了你一下。”“这就对了!那刚刚那位同学不小心碰了你一下,你痛吗?受伤了吗?”他直摇头。笔者继续引导:“既然不痛,但你还是条件反射地拿起了班牌准备打那个同学,要是体育老师没有及时挡下,那位同学会怎么样呢?”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似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接着我们约定:“当有同学不小心碰到自己时,我们先在心里数‘一、二、三,然后进行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他,我会怎样?如果你做到一次,你就告诉我,老师给你一份小奖励,好吗?”他点头。笔者希望通过约定与鼓励,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不停地换位思考时,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就这样,通过数月的跟进与辅导,小康脾气暴躁、随意动手打人以及情绪随时失控等行为大大减少,慢慢地,初步形成了自我约束的能力。
三、案例反思
小康家长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这使小康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加上小康与同龄人交往的时间少,沟通交流也少,以致他遇事不善言语,在就读时很难顺应学校管理、遵守纪律等约束力,缺少集体归属感,因此产生了争吵、踢人、情绪失控、违纪等一系列不正常的行为。综合所述,笔者在辅导小康的过程中,首先,笔者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他做错时,运用同理心及换位思考来替代惩罚,善用正面引导的方式让他学会自我约束;其次,笔者让他自然地融入班集体,接受先进学生的影响和帮助。让学生影响学生,是一个看似平常却不容忽视的教育方法,它更能够挖掘学生潜在的教育力量,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成功运用需要教师对学生具有真诚的理解和充分的信任;再次与强化理论结合,以正强化为主要手段,强化小康对成功的体验,让他获得认同,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