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万春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三个维度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实践,也就是广义的劳动。劳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人们通过观察、思考,然后实践与表达,从而获取并传播现实世界与数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并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提高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以劳动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现实世界。
关键词:数学教学;劳动;学习活动
一、以劳动人民的心态备课,关注现实世界的数学问题
数学与劳动息息相关,数学课本的素材也与劳动紧扣一起。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主题图从旧石器时代人们用身体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种种不足,才发展至用竹节、用绳去测量,经历了数万年的发展,形成现代社会统一的测量标准,并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故宫、金字塔、港珠澳大桥等无数伟大建筑的诞生,以及超级计算机等科技的发展,都是人们在无数个劳动实践过程中,以数学为头脑工具所创造的世界奇迹。可以说,每一点数学知识背后都有着人类不畏艰险、力求进步的科学精神,体现着永不过时的劳动价值。展现了这些,才能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眼光的存在,及为什么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部编版教材中每册书都设置了相应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意在让学生亲身参与,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应用中,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获得基本的数学技能与劳动经验,体会数学现实价值。如二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中,学生除了会用尺子等标准工具测量常见物体外,还要了解一些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如一拃、掌宽、肩宽、一度等。而测量的对象也从常见的日常用品扩大到一些大型机械或大型动物等,从而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测量的工具也因为测量对象的大小不同,需要因实际情况而更换,有些物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合理估测,选择身体上的“长度”或创造更合适的单位来进行测量。而其中发现单一标准功能不足,并需要更换适合的标准这一过程,正是我们在备课中需要充分准备的过程,既要预设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又要准备如“使用一拃不合适,用肩宽也不合适,可以怎么办?为什么一拃与肩宽都不好?只能是一度吗?有别的替代方案吗?”这些情况的预设能够带领学生更有效地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
其实,数学与劳动的融合并不限于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平常很多主题中均可以体现,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让他们的问题求解能力得以提高。
二、数学课堂连线现实世界,为学生注入劳动参与意识
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小学生来说,什么是数学还需要他们慢慢地从现实的角度去体会。让数学课堂连线现实世界,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了解现实世界,再用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这是双向与互相成就的。
(一)让学生学会从现实世界的角度来了解数学
低年段的数学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劳动气息的,它所体现的数量关系也更需要通过现实情景和劳动实践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只通过文字的描述,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静止的图画也会有力所不及的时候,教师可以善用题目主题,把这一个问题情景动态具象化,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参与到里面去,才会对同一问题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比如,二年级下册“总复习”中有一道关于混合运算的解决问题“同学们要栽65棵树,已经栽了6行,每行8棵。还要栽多少棵?”在学习“混合运算”这一单元时没有做过类似的题型,而在学习有余数除法之前,学生们可能会用65-6×8=17(棵)的方法解答,但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之后,同样的问题则混淆了,有的同学列出了65÷6=8(棵)……17(棵),更有的写成65÷6=10(棵)……5(棵),完全背离了题目的数据。出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学生脱离了现实世界去思考,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应用意识没有真正作用在学生的脑海中。为了帮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笔者在黑板上贴了65根磁条充当树苗,让6个学生当植树小组长,每人轮着上来黑板领8棵树苗种到黑板的另一边去,领完后,黑板上还剩下的磁条就是还剩下没种的树。这时候跟学生明确,题目是把65棵树分成了已种的与剩下的两部分,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是求剩下的树的数量,而不是把65棵树平均分,因此不能用除法来解决。通过这次模拟情景,学生清晰地建立起解决这一问题的模型,还点燃了解决同类问题的兴趣,想要运用这类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以劳动参与者的角色思考数学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与整理”学习分析和统计数据时,问:班里要制作班牌,选择什么颜色更合适?大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出常规的、我们认为正确的答案“选择蓝色更合适。”小部分学生答非所问,他们的逻辑思维是如何的?比如学生A,他回答的是“选择红色更合适。”学生B,他的回答是“选择白色更合适。”这些答案好像没有经过思考,后来经过反问后,学生A说因为他觉得红领巾也是红色的,与红色的班牌更配;学生B说因为白色更漂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答案呢?归根结底是因为立场不同,思考的角度也不一样。
可是分析统计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多数人的喜好,根据大多数人的需求而开展相应工作。给学生分析了统计的目的后,再从现实的角度加以引导,就能得出更精彩的答案。
三、让学生转换成小小劳动者,走进现实世界
把数学与劳动课结合,让学生从自我认知及实际中转换成小小劳动者的身份,带着数学思想与眼光参加生产劳动,并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笔者在二年级的劳动课中,植入了一项数学任务,就是测量自己班劳动基地所种植物的高度。首先,4个同学同时用普通直尺测量,但这样操作又慢又不方便施展手脚。这时候就有同学提出要用米来测量了,教师把准备好的米尺拿出来让学生用,他们又发现1把米尺不够,2把米尺拼起来又太长,最后有同学说用两种尺子,先用米尺量长的部分,剩下的再用普通的直尺去量。在记录数据的时候,学生也统一了思想:既然是用不同的单位来测量的,那么数据也应该用不同的单位分开来列,比如一棵玉米高1米26厘米,这就解决了复名数的产生与学生认知過程的问题。
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以小小劳动者的身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自己的劳动成果,用数学的方法去丈量自己的劳动作品,用数学的语言去交流自己的劳动过程,增强自豪感。这样在劳动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参与探索活动的欲望,搭建起学生心中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