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024-02-20 23:39谢欣彤
艺术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文本解读教学

摘要:目的:《我爱这土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首经典诗歌,它写于1938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方法:文章通过分析总结国内相关文献,从文本解读研究与教学研究两个方面评述这首诗歌,探讨其意义和价值。文章梳理了学者们对《我爱这土地》的文本解读和教学研究,总结了不同学者的解读和理解。结果:通过分析研究,文章发现学者们对《我爱这土地》的文本解读主要集中在诗歌意象、写作手法和情感三方面,其中分析诗歌意象的文献占绝大多数。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创造了一只饱含热泪的鸟的形象,通过描述鸟与土地的关系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关于“鸟”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学者们观点不一。此外,诗歌巧妙转换叙述视角和写作手法,从虚拟视角转换为实写视角,从比喻转换为直抒情感,情感真挚、意境深遠。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设计三方面。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语言、节奏、韵律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结论:《我爱这土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艺术特色,也可以更好地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中。

关键词:  《我爱这土地》;文本解读;教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1-00-03

1 文本解读方面的研究

1.1 意象

艾青在诗歌《我爱这土地》中,通过大胆而创新的想象,塑造了一只充满爱国之情的鸟的形象,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情感体验。“鸟”这一意象引发了诸多讨论。

赵瑜和王光福(2008)认为鸟象征国家的命运和爱国情怀,其他学者则认为鸟是诗人的化身,代表诗人的爱国心[1]。

汲安庆(2017)从美学的角度认为该诗最突出的形式秘妙是以“嘶哑的鸟”和“腐烂的鸟”为核心的独特意象建构,并探寻出现这种独特意象的原因及其美学价值[2]。

王继波(2002)解读了艾青诗中“土地”意象

的深刻内涵,并指出诗中的其他三个意象“河流”

“风”“黎明”都是在对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中生发出的[3]。姚国建(2003)认为要想深刻地感受和理解这首诗,需要理解诗歌中土地情结的多重象征意义。在该论文中,土地被解读为生命之母、民族精神、华夏历史等[4]。

1.2 写作手法

姚国建(2003)指出这首诗的写作手法独特,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诗人通过将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以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使整体构架自然而巧妙。诗人接着叙述了他要歌唱的对象,采用排比句和特写镜头,依次展示了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诗的另一个特点是转换巧妙,通过转换抒情视角和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土地深沉的爱和真挚的爱国心。

胡志宏和张文俊(2017)分析了艾青诗歌中写实与象征交织的手法。在诗歌第一节中,艾青将自己比作一只鸟,通过形容词和修饰语赋予大地、河流、风和黎明不同的象征意味。诗歌将自然界中鸟儿对大地的依恋、对黎明的憧憬与时代意义中苦难人民对土地的眷恋和对光明的渴求融为一体。诗歌第二节中,诗人直白地表达了对土地深沉的爱和真挚的爱国心。这使得诗歌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表现出诗人的艺术境界和情感[5]。

陈蕾(2017)认为可以通过解读诗歌语言、艺术个性和创作背景,理解艾青创作心理、价值取向以及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6]。黄磊(2017)从隐喻、节奏和视角等角度探讨了诗中的对比艺术。对比技巧拓展了表达手法,使表现主题更加丰富[7]。潘正文(2020)认为解读文学经典,必须深入字词,了解背后的象征、隐喻以及所用的艺术手法。诗歌《我爱这土地》通过以“鸟”为代表的漂泊者身份和诗人角色,喊出了“抗战动员到最后一人”的响亮口号。该诗既充满象征色彩,又十分写实[8]。

不少研究者关注这首诗歌写实与象征的艺术手法,诗人借诗歌颂祖国、讴歌土地,表达了自己对土地、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眷恋,展现了自己的赤子之心和无私情怀。

1.3 情感

全诗通过象征手法描绘意象,宣泄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但大多数人只感知到了表面的爱国主题,感悟不够深入。

陈培霞(2005)认为忧郁深沉是诗的基调,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伤心与悲愤,而忧郁里又深含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极其深沉的爱[9]。

不少研究者强调需要挖掘诗歌潜藏的情感内核。李卓彬(2016)指出诗歌中对土地深入骨髓的爱是显性的情感,应挖掘出诗人复杂而丰富的隐性情感,这种情感隐于意象群中,是期盼黎明而不得的痛苦,是艾青个人的苦难遭遇和社会的黑暗现状不断交织而逐渐深化的彷徨[10]。张颖(2021)认为诗歌表达了艾青的家国情怀,但深沉并非外显的直接表达,应运用联系的眼光挖掘隐性内涵,这既与这首诗的核心情感“爱”的特征要求相符,又与意象及情致脉络理解的要求相契合。诗中的“爱”虽然是明确的情感,但诗歌的文学形象和情感寄托等内容通常是隐含的,并且具有更高的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们需要在阅读时努力挖掘诗人坚定而深沉的隐性情怀。研究者采用以史证诗和以诗解诗的方式,在阅读和参考了艾青在抗战初期创作的相关诗歌后,指出《我爱这土地》经历了多次酝酿与改写。短短的诗歌背后蕴藏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深沉浓厚的爱意和对其未来无限的憧憬与想象[11]。

2 教学方面的研究

2.1 教学内容

诗歌多为抒情言志而创作,流露的情感较其他文体更为强烈。

因此,朗读教学成为诗歌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朗诵《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能感受到文字转化为声音时所传递的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柳咏梅(2008)在文中展示了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全过程,涉及学生自由诵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活动,主要强调诗中字词句的重音、语气语调的处理、标点符号的表现力、语速的把握等诵读要点[12]。李雯(2010)在文章最后提出了“表情诚恳、体态自如”的要求,并强调在朗诵时配合适当的姿势和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13]。巩英莉(2018)提出诵读环节可以更加多元丰富,如使用音频和视频课件等,帮助学生将诵读艺术化,用声音表现诗歌的意蕴,用图片增强诗句的表达效果[14]。

詹丹(2010)通过对比的方法处理诵读时的重读与轻读、顿挫与流畅等方面,以更好地理解第一、第二节诗歌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诗歌塑造的不同意象分别进行把握[15]。

其他文献设计的朗读活动多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而非主要目标,因此没有列入“诵读”这一类。

除了教授诵读技巧,李立德(2008)发现人教版《我爱这土地》课后练习强调诗歌内涵而忽略了诗歌修辞,提倡通过本诗修辞的教学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并试图进一步探讨诗歌教学的拓展提问技巧。他认为教材将解读重点放在了分析“鸟”的内涵上,没有涉及诗歌采用“鸟”这一独特抒情主体而产生的特殊修辞效果[16]。

2.2 教学形式

近年来,不少教师在讲授《我爱这土地》一文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教学形式。胡丹(2021)提出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和任务群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激发课堂的思维自觉及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设计任务群时,要明确每个任务的教学目标,指向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教学重难点,同时学生的认知层次也依托情境得到了螺旋式提升[17]。

白正鹏(2022)为《艾青诗选》整本书设计了学习活动,从单元教学思想出发,以《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为敲门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典型意象、情感表达和表现艺术三个环节进行鉴赏。最后,学生通过“艾青诗歌专场展示活动”展示了阅读成果,切实提升了语文素养[18]。

此外,魏玉莲(2012)指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与杜甫的《春望》在情感上高度一致。同为战乱离歌,但爱国情怀的深层探寻却因个体异质而不同:杜诗在封建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的背景下呈现出对自我小家的惦念,艾诗在中西文化的熏陶下凸显献身的义勇。同时,杜诗侧重现实主义手法,艾诗侧重象征主义手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似性设计安排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19]。

2.3 教学设计

综合比较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后发现,教师们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较为一致,大体按照“反复诵读—探究意象—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这类教学设计者有赵清(2018)[20]等人。

其中有不少亮点,如陈明超(2009)曾向学生提问,如果艾青看到现在的世界,会如何重新书写《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由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创作的魅力[21]。

冯飞(2011)在带领学生品读完诗歌情感后,指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需要实践。在开展对《我爱这土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以“我爱这土地”为题,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可以延伸与拓展“土地”的概念,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使用文章的象征手法,创造出类似“风”“河流”等意象,进行情感抒发,这就值得鼓励与肯定[22]。

3 结语

目前关于《我爱这土地》的研究多围绕诗歌的写作背景、意象内涵、写作手法、情感价值等展开论述,其中分析诗歌意象的文献占绝大多数,但普遍停留在浅层次的思考上,也有不少牵强附会的解读,少有文献从审美的角度细致分析这首诗。

总之,《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诗歌,其内涵和意义并不局限于文本解读和教学研究。因此,未来应该从多个角度理解和研究《我愛这土地》,不断挖掘其内涵和价值,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更多人的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 赵瑜,王光福.艾青的“鸟”是“鸦”:艾青《我爱这土地》中鸟之意象索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2):51-52.

[2] 汲安庆.美学的胜利:“不雅”更能抒深情: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营构[J].中学语文教学,2017(1):49-53.

[3] 王继波.《我爱这土地》的意象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6):49-50.

[4] 姚国建.土地最忠诚的歌者:艾青《我爱这土地》艺术欣赏[J].语文建设,2003(4):19-20.

[5] 胡志宏,张文俊.《我爱这土地》赏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7):58-59.

[6] 陈蕾.艾青《我爱这土地》的文体解读[J].现代语文

(学术综合版),2017(3):20-21.

[7] 黄磊.对峙、碰撞、交融:浅析艾青《我爱这土地》的对比艺术[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8):18.

[8] 潘正文.竭尽生命的守土抗争之歌:艾青《我爱这土地》解读[J].名作欣赏,2020(34):103-107.

[9] 陈培霞.忧郁的诗绪 浓烈的情感:艾青《我爱这土地》解读[J].中学语文园地,2005(5):18-19.

[10] 李卓彬.在爱的底下蜷伏着彷徨的痛苦:解读《我爱这土地》的深层情感[J].中学语文,2016(10):45-47.

[11] 张颖.浅析诗歌《我爱这土地》中的“家国情怀”[J].今古文创,2021(11):19-20.

[12] 柳咏梅.《我爱这土地》的诵读引导[J].语文教学通讯,2008(5):41.

[13] 李雯. 《我爱这土地》的朗诵设计[J].语文建设,2010(3):75-76.

[14] 巩英莉.用诵读焕发诗歌的魅力:《我爱这土地》教学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8(8):55.

[15] 詹丹.《我爱这土地》的解读和诵读[J].语文学习,2010(5):3,42-45.

[16] 李立德.拓展提问 提升能力:《我爱这土地》诗歌修辞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08(27):127-128.

[17] 胡丹.依托教学情境 厚植家国情怀:任务驱动下的《我爱这土地》深度学习例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23):84-87.

[18] 白正鹏.土地最忠诚的歌者:《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学习活动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5):50-53.

[19] 魏玉莲.笔底波澜谱写爱国华篇:比较杜甫《春望》和艾青《我爱这土地》[J].名作欣赏,2012(8):162-164.

[20] 赵清.《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J].新课程(中学),2018(12):98.

[21] 陈明超.发挥主导作用 让诗意栖息课堂:《我爱这土地》教后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9):53.

[22] 冯飞.关于《我爱这土地》的课堂教学探讨[J].文理导航,2011(10):19.

作者简介:谢欣彤(1999—),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文本解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