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当代“非遗”展览的策展机制探索

2024-02-20 23:39魏瑜薇张毅
艺术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展览文旅融合非遗

魏瑜薇 张毅

摘要: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逐渐与旅游市场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非遗”展览由传统农耕时期的原生态阶段发展至民国时期的艺术展示阶段,如今已经进入“见人、见物、见精神”的活态化展示阶段,但其整体仍处于活态化发展的前期探索时期,存在相关政策和体系不健全、文化内涵不够深入、展陈方式缺少创新性与互动性、缺乏市场互动与国际合作等问题,难以满足以“非遗”形成文化内驱力进而构成国际文化策略的策展需求。结果:文章以当前“非遗”策展状况与当代策展需求间的不平衡为出发点,提出在展览前,展览主题与形式的框架制定要基于学术自主性,充分考虑经济、政治与科技的跨学科有效协同;在策展中,展览的造景设计要具有创意性,注重跨学科间的赋能,并合理规划展览行动路线,可以定期举办讲座与论坛以促进文化交流;展览后,要重视媒体叙事与新闻传播的力量,运用网络衍生的方式带动后续增值,并召开研讨会、发行出版物,以整理和归纳“非遗”展览内容。结论:通过探究“非遗”展览的策展机制,以期实现“非遗”展览助力文化旅游发展和振兴中华文化的伟大目标。

关键词:“非遗”展览;文旅融合;策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J528;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1-0-03

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兴起带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市场之间的融合,使得“非遗”展览展示成为文旅融合视域下传承“非遗”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国内学者更多是从宏观角度探讨文旅融合视域下“非遗”的活化方法[1],或聚焦“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运用[2],较少有学者深入探究“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空间下“非遗”展览的策展机制。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实地考察法追溯“非遗”展览历史,洞悉“非遗”策展现状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进而探究当代“非遗”展览的策展机制,以期为当代“非遗”策展提供新思路。

1 文旅融合与“非遗”策展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与历史文化价值。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建立有利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机制和社会环境[3]。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强调拓展“非遗”实践方式、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丰富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等多方面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这使其与旅游开发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展览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特别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策划,其不仅为“非遗”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空间,还能提高人们对“非遗”的认知度,有助于丰富遗产地或旅游地的品牌知名度和价值,深化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

2 “非遗”策展的发展现状

2.1 当前“非遗”策展状况与当代“非遗”策展需求

“当前”作为一个时间概念来讲,指某事物在特定时刻所呈现的状态,当其作用于“非遗”展览时,则直观表现为“非遗”展览的发展现状。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将“非遗”保护纳入公共文化的事业体系。依托《公约》中的概念和国内学者对“非遗”的深入阐释,行业逐渐明确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策展原则,我国由此进入“非遗”展览活态化展示阶段[4]。同时,展示对象从“物”转变为“过程”,展示功能在祭祀、观赏、贸易的基础上增添了教育、宣传和文化保护等。从空间类型上,当前“非遗”展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博物馆,其中包括综合博物馆中的“非遗”展厅,地方特色民俗馆或“非遗”馆;二是文化中心,包含旅游文化工坊或“非遗”保护实验区等;三是线上虚拟技术展,包含智慧博物馆、虚拟技术展等。“非遗”展览的展陈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类:一是情景再现,指按照比例以微缩模型的方式还原“非遗”生活场景、以蜡像泥塑的方式再塑传承人物形象和“非遗”作品的直接呈现等;二是过程陈列,指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的陈列,以此来展现“非遗”的故事性或历史脉络;三是多媒体辅助,包含纪录片制作、过程动画和微缩影像等;四是互动体验,常采用游戏互动或传承人现场展示的方式,或者通过数字信息等技术,来调动观众的嗅觉、视觉、味觉、听觉等多感官体验。

“當代”则是指事物伴随世界的发展而持续运作的过程,包含了对事物未来走势的思考。若把“非遗”策展放入当代语境,则是指“非遗”展览要不断以当代需求为导向,这要求策展的过程必须有当代思考,与当代的社会、科技、工艺、经济等相关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非遗”展览的角色和概念出现了非常大的交叉和外延,当代“非遗”展览的需求也不再仅是对物品的展示或者美的表达,而是要通过“非遗”展览使“非遗”成为现阶段强有力的文化内驱力以及国际新形势下国家“以文会友”的官方文化策略。

2.2 当前“非遗”策展的发展痛点

当前“非遗”策展状况与当代“非遗”策展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非遗”展览的作品与内容多是基于展览的战略规划和其藏品,沟通方式也多为对公众、参与者和同行的输出。在当代语境下,全新的策展需求要求“非遗”展览不能再拘泥于对“非遗”作品展示和单一的历史研究,而是要使其成为策展人(作者、导演)、展品和观众三位一体的互动、思考和探索场域。当前“非遗”策展状况还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新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内“非遗”展览普遍处于前期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政策与行之有效的展览机制;二是“非遗”展览的文化内涵不够深入,传统观念上对“非遗”的关注一直聚焦于其物质价值、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而“非遗”的设计创作价值、人文价值、情感价值等未得到重视,使得当前“非遗”展览多是表面符号的呈现,观者往往感叹其精美,但难以做到“以物窥世”,难以感受到精美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三是大部分“非遗”展览仍是以情景再现和过程陈列的方式为主,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四是“非遗”产品缺乏与市场的互动,由于“非遗”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以脱离了环境后,其呈现出价格高昂或者与当下生活脱轨的问题,导致观者参与“非遗”展览时往往处于走马观花的状态,难以与生活场景产生进一步联系;五是缺乏国际合作,当代“非遗”展览的需求内核是树立文化自信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3 当代“非遗”策展的机制探索

基于“非遗”策展现状与“非遗”策展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本文尝试分别从展览策划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结合学科交叉的视角,探索文旅融合视域下当代“非遗”策展的发展机制。

3.1 展览前——研究主题和展览形式的框架

3.1.1 专业领域之内——构建学术自主性

“非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殊符号,其中涉及复杂且多元的内容,映射着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世俗的人文变化。在我国,对“非遗”的保护是具有政府主导属性的公共文化事业,其根本目的之一是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因此,策展者首先应回归学术研究的自主性,同时具备卓越的研究能力,致力于研究“非遗”的丰富内涵,深入挖掘“非遗”的历史渊源,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具有历史性、创新性、趣味性、思考性和国际性的策展主题。

3.1.2 跨学科之间——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多位一体

在科技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跨学科的交叉与互动变得极其重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艺术带来新的可能性,它不仅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媒介,还能为展品建立数字资源储存库,并能提供新的展示平台。例如,CGTN打造的《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数字特展,运用数字交互技术展现了宋代绘画的巅峰之作,使观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宋代的物阜民丰与人群百态。鉴于此,“非遗”展览也可以为其实体展示空间构建相关的数字平台,其内容可以是“非遗”物品的制作过程、作品的文化解读或者作品的售卖信息,以此实现实体空间与数字空间的有效协同。

策划“非遗”展览时,还应考虑如何与社会实现有效的连接,即受众群体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点使其在青少年的游戏交互与艺术学习领域蕴藏巨大的潜力,如“非遗”中梦幻的神话故事形象可以成为中国式科幻体验的媒介,丰富的民间生产生活可以成为传统生活体验的媒介,质朴的传统价值观则可以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媒介。同时,应考虑年轻群体的文化消费习惯。例如当下的互动直播和短视频社交等虚拟活动方式,再如特种兵旅游、文创周边收集热潮等,充分利用这些方式与“非遗”展览相结合,从而产生网红效应,能够有效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3.1.3 跨区域之间——国际与本土的交流共生

当代语境下的“非遗”展览有树立文化自信和构建国际文化策略的需求,其展览主题与形式将经历从本土走向国际的过程。在文旅融合视域下,不仅要考虑如何构建本土区域间的差异性以形成当地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还要思考如何通过这种差异来形成国际吸引力,并以此打造国际名片,让“非遗”走出国门。

3.2 展览中——展览的造景设计

3.2.1 创意与跨学科赋能

展览设计已经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跨学科项目,涵盖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运用平面、空间、动态、虚拟等多种创意手段来实现展示效果。对于“非遗”展览,不应仅局限于策展中对展示范围的机械限制,而应该在展示“非遗”原始状态的同时,积极开展“非遗”元素的现代化创新实践。例如,可以运用虚拟技术、视频录像、程序、动画等辅助手段,设计可触摸、可操作的道具,实现与观众的互动。

3.2.2 合理规划展览行动路线

传统博物馆与当代“非遗”展览在策展方法与管理、展陈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前者展现的是基于历史脉络的物品,而后者则更注重展示人的创造过程。

因此,“非遗”策展不是对展品和项目的简单分类和堆砌,而是需要对展陈空间进行最优组合,使展览流线的设计合理且充满趣味性与故事性。

3.2.3 举办讲座与论坛

“非遗”展览的核心是让观者感受到精美工艺背后的强大文化内核,因此可以在展览过程中广邀传承人与行业专家开展讲座论坛与学术交流,为参展人员提供专业的“非遗”知识。

3.3 展览后——研討交流与信息传播

3.3.1 重视媒体叙事与新闻传播

媒体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各类媒体与展览、参观者或者传承人间的互动成为常态,这种互动性报道是当代人了解“非遗”展览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非遗”展览的策划应该考虑媒体对展览信息的有效传播,要关注媒体所呈现的报道是否真实地表达了对“非遗”及其传承人的欣赏、尊重和友善态度。同时,还需要审视媒体对“非遗”展览的诠释是否真实可信、客观积极。在确认媒体叙事的客观性之后,还需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媒体平台,通过音频、视频、动画、3D模型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新闻传播。

3.3.2 网络衍生

“非遗”信息从实体展览的传播发展为网络媒介的传播,实体展示空间与网络虚拟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关联和有效协同,这种协同不仅可以赋能展览前与展览中的主题构建与造景设计,还可以衍生为展后信息传播与回收的手段。首先,展览前采集和制作的纪录片、交互界面等数字资源不仅可以用于实体展厅,还可以在展览后进行流动展示等。其次,所构建的数字协同平台可以通过提供海量免费数字资源来吸引游客,还可以将其链接到商品售卖页面等后续增值服务中。

3.3.3 召开研讨会与发行出版物

除了策展的实践过程本身,研讨会与出版物,还有工作坊与讲座,都是“非遗”展览过程中重要的知识产出与传播载体。作为一个有效的知识讨论与分享平台,其可以汇聚“非遗”相关的重要专家与学者,以实现展览成果的总结与学术领域内信息的互通。除了学术研讨会外,还可以基于对话的主题编辑与发行相关出版物,对“非遗”展览中的交流、收获经验进行充分的传播普及。

4 结语

“非遗”展览使中华文化迸发新的生机,并发展成具有文化属性的新产业,有效带动了各地旅游业发展,也能助力今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然而,当前“非遗”展览面临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展陈形式创新不足、缺乏国际合作等问题。对此,本文分别从展览前期主题与框架的制定、展览中期造型景观的设计以及展览结束后研讨会的召开与出版物的发行三个方面,探究“非遗”展览的策展机制,以期为实现“非遗”展览助力文化旅游发展和振兴中华文化的伟大目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箭,曹雯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以江苏江阴的非遗传承为例[J].艺术科技,2016,29(10):13-14.

[2] 江伟,周敏.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主题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以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为例[J].艺术百家,2020,36(5):200-204.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EB/OL].中国政府网,(2021-08-12)[2023-02-12]. https:

//www.gov.cn/zhengce/2021-08/12/content_5630974.htm.

[4] 向兆伦.非遗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N].人民日报,2018-06-06(12).

作者简介:魏瑜薇(1999—),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文化。

张毅(1967—),男,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文化。

猜你喜欢
展览文旅融合非遗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