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 程蕊 秦楠
【摘要】绘本资源对于促进幼儿逻辑思维、口语表达、阅读理解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简要阐述了绘本阅读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积极作用,并从多视角出发,探讨利用绘本资源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语言能力;策略
作者简介:杨露(1991—),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直中心幼儿园。
程蕊(1996—),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直中心幼儿园。
秦楠(1993—),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直中心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绘本阅读是幼儿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趣味十足的绘本故事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将语言培养目标融入绘本教学中,提供幼儿感兴趣的绘本资源,助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表达能力和倾听意识,充分发挥绘本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一、绘本阅读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积极作用
绘本阅读虽然以图像阅读为主,但同样具有语言性特点,完美契合幼儿的阅读心理,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1]。结合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及绘本教学价值,组织绘本阅读活动,能有效扩充幼儿的语言储备,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扩充幼儿语言储备,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绘本阅读材料以图像表达为主,文字叙述相对较少。然而,这并未削弱其语言方面的教学价值。实际上,绘本的这种特点,反而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说,大部分绘本的语言文字精炼且简单易懂,频繁地重复固定的句式。这种句式与3—6岁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完美契合,能够帮助幼儿快速掌握和体会某一词汇的含义或句式的使用情境。通过开展讲述画面、阅读绘本、构思情节等活动,幼儿能够准确使用词语和句子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综上所述,幼儿绘本阅读材料虽然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但其所具有的语言教学价值不容忽视。通过阅读绘本,幼儿可以扩充语言储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建立良好语言习惯
教师可通过讲述绘本故事的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建立良好的语言习惯。阅读绘本时,幼儿在提取画面信息、阅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将信息有效串联起来,能够使逻辑思维得到发展,获得全新的语言经验。久而久之,幼儿便能学会梳理事件中的因果关系,有序讲述事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发展想象和创造能力
幼儿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绘本画面色彩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为幼儿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绝妙的教育契机。通过阅读绘本文字,结合绘本插画,幼儿能在脑海中提炼画面信息、整合文字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也会随之发展。
二、利用绘本资源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复述故事内容,掌握句子结构
绘本以其文字少、图画多的特点,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限,认知水平不高,所储备的语言经验也不足,口语表达能力正处于发展期。中、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具有语序并列、语句简单的特点[2]。基于此,在利用绘本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時,教师可选择一些语言简单、趣味十足的绘本故事,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跟读故事内容;重点讲解关键句,使幼儿掌握句子结构,能够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复述出来。
以绘本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为例,故事中,小猪的大饼被偷偷咬了一口,以“圆圆的咬痕”为线索,小猪询问不同的动物朋友,发生了趣味十足的故事。“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这句话贯穿了整个故事。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基于故事内容向幼儿提问:“小猪顺着小路走呀走,他遇见了小兔子,他会对小兔子说些什么呢?”结合绘本内容,幼儿学会用“小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回答教师的问题,掌握句子的结构和使用情境。
再如,在中班幼儿的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可选择具有关联性的绘本,让中班幼儿分析绘本之间的关联,将已有学习经验迁移运用,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例如,阅读完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后,中班幼儿学会运用“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与“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吧?”这两个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基于此,教师为中班幼儿准备了另一本绘本《鼠小弟的又一件小背心》,并创设了阅读情境:“鼠小弟的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件新的小背心,鼠小弟将小背心借给了鼠小妹,猜一猜这次发生了什么故事?”随后,教师让幼儿自行阅读绘本,将“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与“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吧?”这两句话迁移到本次绘本阅读活动中,鼓励幼儿表达,以促进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问题引导,猜测故事情节
绘本画面精美,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反转的情节或画面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基于绘本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引导,让幼儿结合绘本插画猜测故事情节,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有效发挥绘本资源的作用[3]。
例如,绘本《森林面包店》故事情节有趣,其中包含田鼠、松鼠、刺猬等多个角色形象。在阅读活动开始前,教师可结合绘本封面向幼儿提问:“认真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猜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田鼠”“面包店”“森林”“跑步”“不开心”等关键词,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带领幼儿阅读完绘本后,教师还可提出总结性问题,如“绘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幼儿总结、概括绘本内容,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印象,发展幼儿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在后续阅读活动中,教师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故事时,都可引导幼儿认真、仔细、全面地观察插画内容,通过让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看图片讲故事,提高语言素养
虽然部分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幼儿已能独立完成阅读任务。但大部分幼儿由于思维发展不够成熟,尚不能完全理解故事情节及走向。对此,教师可挑选一些无字绘本资源,引导幼儿分析插画,提取信息,并鼓励幼儿“看图讲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联想和想象,促使幼儿完整、全面地理解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情节的印象[4]。
例如,绘本《大树摇一摇》画面简洁明了,充满童趣,故事性极强,全书只有一句话—“我要吃掉你!”其讲述了一只蓝色的小老鼠想要吃树上的果子,他摇一摇大树,树上掉下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小老鼠爬到树上,树下又出现了一只野猪……简洁的画风与趣味的故事情节,为幼儿预留了无限想象空间。
教师可鼓励幼儿根据绘本插画向同伴或教师讲述故事内容,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此外,《黄气球》《纸舟》《掉落的礼物》《会飞的帽子》《儿童的季节》《雪人》《不可思议的旅程》《苹果与蝴蝶》等无字绘本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让幼儿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经验,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
(四)结合年龄特点,科学选择绘本
绘本通常具有画面丰富、情节有趣等特点,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观察3—6岁幼儿可以发现,幼儿们虽然年龄差距不大,但各个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却存在差别。基于此,在运用绘本资源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时,教师应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个学段幼儿的学习特点,科学选择绘本资源,确保阅读难度符合幼儿的学情,确保各个层次的幼儿都能从中获得发展。
例如,在挑选小班幼儿的绘本资源时,教师要选择画面内容简单、易于幼儿理解的绘本,如《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我先!我先!》《谁的脚印?》等绘本画面元素少且情节简单,具有一定的教育寓意,适合小班幼儿阅读。
在挑选中班幼儿的绘本资源时,教师可选择语言文字更多、画面内容更为丰富的绘本。如《一园青菜成了精》《神奇雨伞店》《爷爷一定有办法》《牙婆婆》等。教师可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梳理故事情节的因果关系,发展中班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挑选大班幼儿的绘本资源时,教师可挑选故事情节更曲折复杂、画面内容更为丰富的绘本资源,如《如果嗅嗅丢了》《驴小弟变石头》等,或是以询问大班幼儿感兴趣的绘本的方式为其提供相应的绘本,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五)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绘本中奇思妙想的故事及充满想象力的画面,与幼儿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的特点相吻合。基于绘本的这一特点,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以游戏点燃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在玩乐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绘本故事《熊猫百货商店》中先后出现了小松鼠、大象伯伯、河马先生、兔子小姐等角色。教师可将四名幼儿分成一个小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演绎绘本故事。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理解词语含义。比如,在演绎“大象伯伯买皮带”这段情节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模仿大象伯伯“摇摇晃晃”“挺着大肚子”的步伐,说出角色台词“这个皮带怎么这么短?系不上我的裤子”。幼儿通过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演绎绘本故事,模仿角色对话,能够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提升语言能力[5]。
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阅读对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可科学挑选绘本资源,充分发挥绘本的价值和作用,立足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语言学习经验,提升综合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兰.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30):73-76.
[2]吴孝媛.绘本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4):230-232.
[3]张学礼.绘本教学中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策略[J].读写算,2022(16):43-45.
[4]楊玲清.基于绘本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实践策略[J].亚太教育,2021(24):161-163.
[5]马晓丽.绘润生活 语溢童年:绘本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3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