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古诗吟唱教学的研究

2024-02-18 14:16:27孙阳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

孙阳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如何在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音乐课堂中采取古诗吟唱教学方法,不仅能丰富音乐教学的方式,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领略古诗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文章阐述了音乐课堂中古诗吟唱教学的重要性及原则,并提出了古诗吟唱教学的对策,以期为初中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古诗吟唱;教学

对于教育体系来说,音乐教学和语文教学密不可分。音乐能够抒发感情、表现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而古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简洁的词语表达了深刻的内涵。因此,将古诗吟唱融入音乐教学中,能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了优化音乐课堂中的古诗吟唱教学模式,并提高教学质量,文章探讨了初中音乐古诗吟唱教学的方法。

1   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古诗吟唱教学的意义

1.1培养音乐素养,提升表现能力

古诗吟唱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和文学知识,而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古诗吟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1.2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音乐教学大多注重歌唱和器乐教学,学生兴趣不够浓厚。而引入古诗吟唱后,音乐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通過吟唱古诗,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同时,古诗吟唱能为音乐教学提供素材和灵感,促进音乐教学的创新

2   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吟唱的原则

2.1传唱结合,注重音乐美

古诗吟唱教学应以传唱结合为原则。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古诗的传承,而且要重视吟唱的技巧和表现力。教师应具备足够的音乐素养和专业知识,以便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的音乐美。教师还应该了解和掌握各种歌唱技巧,包括控制声音、把握节奏和表达情感,帮助学生表现古诗的音乐美。

2.2以文化传承为核心

古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古诗吟唱,应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教师应深入研究古诗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将其融入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古诗吟唱教学更具吸引力。

2.3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每位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因此,在古诗吟唱教学中,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方式和表现手法。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古诗予以解读和演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2.4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方式

音乐课堂中的古诗吟唱教学应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教授基本歌唱技巧和表现手法;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理解和演绎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3   初中音乐教学中古诗吟唱的策略

3.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一要理解古诗文化内涵。教师应深入研究古诗文化,理解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这样,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领略古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二要融合音乐与古诗。音乐与古诗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古诗的韵律、节奏和情感都可以通过音乐表达。所以,教师应将音乐与古诗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音乐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吟唱的兴趣和热情。

三要创新教学方式。传统古诗吟唱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运用多媒体、开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四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吟唱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审美教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古诗吟唱,感受音乐美、文学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2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3.2.1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是训练学生节奏感的前提,包括音程、节拍和韵律方面的知识。首先,音程是音乐中的基本元素,会影响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音程的概念,帮助他们掌握音程的分类和特点,以便在吟唱古诗时把握音符之间的距离感。其次,节拍是音乐中的时间单位,是节奏感的关键,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节拍的定义和类型,并引导他们通过听音乐打节拍,培养节拍感。最后,韵律是古诗吟唱的核心,也是节奏感的重要体现。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引导他们在吟唱时注意声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的变化,以表现古诗的韵律美。

3.2.2培养学生的节奏技巧

除了基础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感的培养技巧,包括强调弱化、渐进式强化和变化重复。首先,强调弱化是常用的节奏感训练技巧。在古诗吟唱过程中,有时为了突出某个字或者音,需要将其他字或者音弱化处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该技巧,帮助他们表现古诗的情感和意境。其次,渐进式强化是提高节奏感的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慢速开始,逐渐加快速度,使他们在渐进式强化中逐渐提高节奏感,最后,变化重复是训练节奏感的另一个技巧。有时需要将某个节奏或者旋律重复多次,但每次重复时均需要做出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变化重复中感受节奏的变化和统一,帮助他们掌握古诗吟唱的节奏感。

3.3引进多媒体教学

首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呈现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料,进而将枯燥的古诗吟唱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教授《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张月亮的图片,再播放一段悠扬的古琴音乐,让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感受诗的意境。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背景和内涵,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提升教学效果。例如,讲解歌曲难点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将重点和难点用图表、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范唱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韵味和情感。此外,多媒体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诗词作品,主动参与学习。

最后,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制作课件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播放音频或者视频时,教师要确保多媒体设备的稳定性和清晰度,避免因设备故障或者网络不稳定影响教学质量。三是要注重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古诗吟唱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涵和演唱技巧。二是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一方面 ,可以讲解音乐的历史、介绍音乐风格,让学生对音乐有所了解,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组织音乐活动,如歌唱比赛、音乐会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音乐学习兴趣。三是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古诗吟唱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可以让学生完成角色扮演任务,理解古诗中的人物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其次,可以排练唱歌,让学生通过唱歌表达古诗的内涵和情感,提升他们的歌唱表达能力;最后,组织演讲、朗诵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提升表达能力。

3.5优化教学评价模式

3.5.1关注多元评价内容

一是知识评价。对于古诗吟唱教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如音准、节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唱练习,以观察和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是理解和感受的评价。古诗吟唱教学不仅是学习音乐知识,而且是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了解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程度。

三是创造和实践的评价。音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古诗吟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歌词并参与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5.2采取多样评价方式

一是日常表现评价。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予以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教师通过对日常表现的评价,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二是期末综合评价。学期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古诗理解和感受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演唱、理论测试和创作等多种形式,以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除了教师评价外,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也是重要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评和互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音乐课堂中融入古诗吟唱,不仅能使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能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能力。通过传唱结合、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和多层次及多角度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古诗吟唱教学的质量,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表现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古诗吟唱教学,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古诗吟唱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海萍.结合音乐旋律,鉴赏古诗的音韵美[J].课外语文,2023(8):85-87.

[2]尹培.音乐语境下小学音乐古诗词类歌曲审美教育的思考[J].教育艺术,2023(7):43.

[3]陈薇.浅谈课后服务背景下深度融合的课程开发:以音乐媒体和语文古诗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3(18):23-24,27.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