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吉子 陶玉侠 王丹
摘 要:成人高等学校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未来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阵地,在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提升国民全面素养,助力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人高校学生资源有其独特性与优势,需要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理清思路,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经验和方法,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助力成人高校功能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终身学习;成人高校;学生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4-0054-04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了建设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成人教育在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提升全民素养,助力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人高校应积极探索成人教育规律,充分重视成人的特点和优势,加强成人高校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协同育人理念,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一、学生资源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学生资源的内涵
学生资源是指学生在课堂内外直接、间接提供的所有的个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学生的认知、经验、兴趣、心理等属于内部资源,学生人脉资源、职业资源、经费资源、科研资源、信息资源、场地资源等属于外部资源。学生资源具有生成性、动态性、待开发性,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源看,学生资源可以分为基础性资源、情感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基础性资源包含学生预习、经验、差异、现有知识结构等;情感性资源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心态、学习需要、动力、兴趣、信念、协作交流的意识、成绩和对挫折的感受﹑探索和创造精神等;生成性资源则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活动和可能形成的不同成果,如學生的认知阶段﹑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角度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认知上的差异、学习成果的不同[1]。
(二)学生资源的重要性
在知识爆炸、倡导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成人教育成为提升国民素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成人学生的资源优势相当明显,研究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对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作用和效果上,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建构知识主体。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应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培育学生的主体人格,而学习应该是学生经过自主性活动后对认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当部分西方的高校学生在持续创造知识而部分中国的高校学生在不断接受和占有知识时,就会出现“由于落后,所以学习;由于学习,所以落后”的恶性循环[2]。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人人动脑、人人参与的生动课堂,调动学生的手、嘴、眼、脑等多感官,自主探寻知识奥秘,由“老师教”的课堂转变为“我要学”“一起学”甚至是“一起教”的课堂。二是有效改善学习效果。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改变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通过学生资源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在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发展潜在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刻领悟知识内涵,提升驾驭知识的能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是有效促进学生实践。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人,而且是知行合一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过程既巩固学生实践经验,又能促进学生明晰学理过程,以理论指导和实践验证的良性循环推动学生理论和实践逐步进阶,从实践的角度看,这也是点燃学生实践热情,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成人高校学生资源的优势
(一)具有优质的“晶体”智力
成人具有巨大的潜力,而这些潜能的发挥有赖于晶体智力的发展[3]。晶体智力影响人的学习力、想象力、思维力。按照人的晶体智力发展规律,成人早期(18~35岁)、成人中期(35~50岁)阶段的晶体智力呈现持续增长、稳中有升的发展特点,涵盖了大部分成人学生年龄段。虽然成年人机械记忆能力下降、知觉速度减慢,但是却拥有知识经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优质的晶体智力,比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政策解读能力、清晰的问题解决思路等。
(二)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成人高校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经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生活经验,他们在精准落实岗位工作要求、用实际有效的实践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依据丰富的经验带领团队、熟练掌握工作流程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且拥有生动的实践案例和生活经历等。
(三)具有丰富的外部资源
成人高校的学生作为相对成熟的“社会人”,拥有丰富的外部资源,如人脉资源、职业资源、经费资源、科研资源、家庭资源、信息资源、场地资源、管理资源等,且具有底蕴丰厚、机制成熟、质量优良等特点,是成人高校各个专业可开发利用的隐性资源。在大力推进终身学习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倡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为学生的外部资源开发利用找到了明确的依据和支持。
(四)具有明确的专业目标
成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成年人群体,对个体和他人、社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对自我成长和事业发展有明确追求,据相关调查,成人继续教育的专业根据成人工作和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立,因此专业目标明确,成果预期清晰,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提升个人能力,更好地适应今后岗位要求或者再就业要求。
三、成人高校学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学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识不够
成人高校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研究。从知网的数据来看,“学生资源”的主题没能得到充分重视,研究较少,相关观点散落在人才培养研究、教育问题研究等方面,没有系统规范化梳理和研究。成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系相对缺乏,不了解学生的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文化水平、意识形态等特征,不能精准掌握可开发利用的学生资源。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高估成人学生学习能力和自主性,低估成人学生的求知欲,低估成人教育研究的价值,忽视个体差异资源的整合利用。
(二)学生的“晶体”智力开发不够
目前,成人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教育干预少,教学活动相对单一,在教学设计上没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知识主体特点,因此,学生的有效互动相对欠缺,作为优质资源的学生的学习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晶体智力没有被充分激发,认知发展中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过程未充分进行,经验未能在教学活动中接受充分核验,认知结构未得到及时更新。
(三)对学生的实践经验利用不够
学生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是在教学活动中最鲜活的案例,但是在成人高校的教学活动中没能挖掘和利用到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学生资源开发利用缺乏广度和深度,原因在于:首先,学生出勤率低,缺乏获得资源或者生成资源的客观环境;其次,开发不充分,抓取学生优势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其次,学生资源利用不充分。已经开发出来的资源没有得到持续、深度开发利用,未能达到理想水平。成人学生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较少,可借鉴的经验零散,不成体系。
(四)学生外部资源利用不充分
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交换性、隐私性、专享性、纪律性,因此资源共享受限。如进幼儿园参与观摩课活动,需要提前与园方沟通协调,由于安全、防控等管理要求,流程比较复杂严格,涉及责任归属甚至法律问题;某些研究项目,因存在保密性、盈利性等要求,不能共享等。外部资源的利用缺乏有效机制的推动和支持,缺乏持续性、系统性。
(五)对学生的目标激励不到位
成人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目标激励不到位。一是课程设计和实施偏重理论,缺乏实践指导方面的落实,降低了对学生职业指导价值。二是现有的评价机制相对单一或者存在走流程形式主义,学生奖学金、评优评先等比例相对低、间隔时间长,评价实施不规范,激励效果不理想,导致学生放弃期待,改以顺利通过考试为目标。三是目标难度低。对于学生来讲,目标难度相对较低,通过课程考核相对容易,没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四是师德教育和思政教育力度不夠大,学生缺乏对职业的敬畏和使命感、责任感。综上,学生的目标激励应加大改革力度,多渠道合力实现目标激励。
四、学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改进措施——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一)重视学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充分重视学生资源开发在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的重要性,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科学研究,研究学生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总结与探索规律以及途径,教科研带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做好调研工作,注意积累一手数据,科学设计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整合既往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周期特点、课程特色差异、授课方式变化等规律,形成系统的理论经验、流程框架,尝试建立模块化的资源库,方便交流和利用;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推广基于日常教学的行动研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使用调查分析工具等综合能力,促进教学相长。
(二)加强对学生“晶体”智力的开发
“晶体”智力是个人潜能发展、职业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支撑。据相关研究,“晶体”智力与文化素质教育有着同质性特点,教育对成人“晶体”智力的发展有显著影响。发展“晶体”智力主要通过优化教学来实现:一是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根据成人高校学生在年龄、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实施分层教学,搜索个人成长点;二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把教学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小任务,对症下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小任务;三是及时总结经验,积累高质量经验。“晶体”智力也是双刃剑,一方面是经验方法成熟,另一方面若一味强调经验,容易陷于僵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辨,验证已有经验,并及时更新。注意具体方法的选用。可以针对成人学生智力类型特点,巧用思维导图、情景记忆法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疏通知识脉络,掌握相关知识。
(三)增强学生实践经验的运用
1. 强化案例教学与研究。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对学生的研判水平、决策能力、选择能力、创新能力等都产生一定影响,增强学生知识主体意识,有效提高学生出勤率,兼顾教学活动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学生实践经验资源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和研究强化应用性。以学前教育为例,一是鉴别成功案例和问题案例、个性化案例和共性化案例。二是把系列案例转化为系列“好问题”,探究教育规律和解决途径,有效指导具有共性的其他实践。三是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提高案例反思的能力。如指导学生在游戏等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通过积极引导和游戏的方法,针对问题探索有效改进措施,不断反思总结幼儿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4]。四是积极探索“一例到底”和“旁征博引”的案例使用方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总之,在案例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帮助学生明晰知识的原理和逻辑,体会理论学习的意义,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创新理论的良好循环。
2. 重视成果生成与转化。从成人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考试设计等方面来看,观点表述、成果展示等比重高,较中小学具有高显著的成果性导向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搜集整理和加以利用。如可以在精选的基础上,增加分享、利用、改进等环节,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深度学习。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把自制玩具的原则、方法、内涵等教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融会贯通,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研究、创新、实践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精选优秀成果,积极动员和指导学生进行专利申请、论文发表、经验推广等成果转化工作。
(四)有效利用学生的外部资源
1. 建立共同体意识,变“壁垒”为共赢。大力开发课堂内外、校内外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广泛参与、深度融合、共享成果,打破优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壁垒,形成共赢局面。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充分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学生著作权、隐私权等各项权利。
2. 广开发、深挖掘,建立长效机制。 成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对幼儿教育比较陌生,现有资源又不够具有吸引力,影响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或者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可以调用学生社会资源,从观摩交流等活动中收集一手幼教案例运用到教学中,激活知识主体。随教学“新鲜度”骤增,学生更加渴望获得真知灼见。但是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图新鲜刺激,要尽量做到“节能减排”,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除了师生共用资源优化教育教学之外,需要建立长期的观察、探究机制,向深度发力,向广度辐射。这就需要提级统筹协调,顺畅资源开发各环节,完善效果评价机制,保证学生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和规范系统性,确保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五)提升对学生的目标激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目标激励,以期强化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律性。
首先要善用目标激励理论。以党和国家的指示完成目标任务要求,积极构建课程思政教育网络,帮助学生端正思想,跳出舒适圈,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增强自身职业责任感和多元学习、全面成长的主动性。其次,落实教改精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师一元主导转为多元主体共同培养[5];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具身化的学习生态课堂以及实践、评价一体化建设[6]。再次,调整目标质量。善用调研工具,指导学生科学管理目标质量及水平,以强化发展动机。最后,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效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成人高校学生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应根据教改深化的要求,重视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精准把脉,广开渠道,加强对学生“晶体”智力的开发和学生实践经验的利用,提升对学生的目标激励,有效利用学生的外部资源等,完成点对点突破,改善和丰富终身学习的环境,强化学生知识主体意识和功能,提升教育效果,助力成人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莹. 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模式研究:以《课程理论》为例[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14(05):117-120.
[2] 李忠. 标准化考试的实质及引发的教育问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2):5-10.
[3] 蓝俊晴,崔铭香. 论成人晶体智力的培养[J]. 当代继续教育,2017,35(05):27-32.
[4] 金吉子. 幼儿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与理论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23(04):136.
[5] 汤诗华,李兵. 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探析:基于双主体学习论的视角[J]. 廣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1(03):19-23.
[6] 季建萍. 成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范式探析: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J]. 中国成人教育,2022(06):32-34.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北京市成教学会重点课题“成人高校学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课题编号:CRZ2402);北京市成教学会重点课题“学习型城区建设与社区治理创新研究——以丰台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为例”(课题编号:CRZ2403);北京市成教学会一般课题“‘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以丰台职工大学家校社共育中心为例”(课题编号:CRY2402)。
作者简介:金吉子(1974—),女,学士,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学前教育;陶玉侠(1976—),女,博士,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审计;王丹(1987—),女,学士,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新闻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