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习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2024-01-25 09:41张明娟
高考·中 2023年10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数学

张明娟

摘 要: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情境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其学习兴趣。问题学习作为情境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学科中应用广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情境教学类型出发,探究问题学习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中的意义以及理论构建方法,并提出提高问题学习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中应用水平的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学习;高中数学;情境教学

近年来,情境教学模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校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方式。对于高中数学而言,由于涉及内容较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还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对学生要求较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仅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数学学习需求,故需要积极融入问题学习方式。将问题与情境教学模式有机联系,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情境教学的类型

(一)实验情境

实验情境是指以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和操作进一步探究知识,引发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因此,在开展实验情境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作用,注重引导和启发,以提问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遇到难题时,引导学生通过表面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几何课程时,尽量以动手绘制的方式,多画几何图形,以比较、对比的方式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代数学习中,则可以以字母替代的方式,将实践融入数学思维中,在获取直观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趣味情境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且本身学习难度较大,尤其是高中数学,学生极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因此,作为高中教师,营造轻松、愉快的数学课堂氛围尤为必要。为实现上述目标,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数学情境教学的方式,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教授函数单调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语文知识,运用成语形容函数单调性以及非单调函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證课堂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椭圆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准备普通、没有弹性的绳子。给出相应的提示,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椭圆形,再由学生评价该名同学所画出的椭圆形是否标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又比如:在学习不等式≥和≥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情境:某游乐场在儿童节展开促销活动,分别进行了两次降价。方案一:第一次打折销售,第二次打折销售;方案二:第一次打折销售,第二次打折销售;方案三:两次都打()/2折。那么,三种方案究竟哪一种降价最多,能够买到最便宜的票价?以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趣味性的情境,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中进行学习。当学生完成计算后,向学生进行再次提问,在计算中是如何思考的?在思考中有哪些误区?在课堂中提出与其他学生共同交流学习心得,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学习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中的意义

问题学习是指情境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的结合体,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创设知识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索欲。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构建符合自身学习习惯的知识体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问题学习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数学情境当作学生进行探究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于为学生创设基本的知识、认知相关的问题背景。使得学生能够被情境所吸引,在情境中观察、探究和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加深数学理解,该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单项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1]。

三、问题学习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中的理论构建

(一)理论基础

构建主义认为,数学作为自主、能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在尊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上,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差异点,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创设对学生有利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到自主合作学习中,达到知识构建的目的。数学化思想来源于现实,也应用于现实。是指从具体情境问题到抽象数学概念的过程,将其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最大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是从发现到创造的过程,从教师创设的各类情境中进行仔细观察和概括,并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为数学学习提供支持。

(二)相因性教学

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来说,主要是围绕各类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展开学习,数学问题往往存在于具体的情境中。所以,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才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世界中,运用已学习的知识从情境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形成相应的问题意识,构建具体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合作交流、相互启发的方式从不同的方面探究和解决问题,推动数学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问题学习中,数学情境教学是以问题开始、问题结束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充分展现情境教学模式的问题性、情境性以及探究性等特点[2]。

四、提高问题学习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中应用水平的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

当前,在现代化教育发展背景下,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对高中数学教学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由于高中数学难度较大且知识更为抽象,如果以简单的板书讲解无法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因此,在问题学习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模型等视觉媒介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全面、深层次展示教学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习效率。对于高中数学来说,抽象图形、动态图形较多,普通的媒体在辅助教学中往往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此时,多媒体的优势则能够充分展现出来,多媒体所展现的图形不仅生动、多样,而且能够放大细节、实现虚拟和现实的结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象,保障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引入具体问题,该种方式能够对函数图像实现直接操作。例如:为引入新课题,数学教师可以引入如下问题,由学生判断事件是否能够发生。1.电线通电发热。2.向上抛石块,石块落地。3.常温下金属熔化。4.投掷硬币两次全部为正面。并根据问题分析上述事件必然发生的可能性;不可能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概率。并由问题导出课程具体内容即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以及随机事件。向学生提问如何确定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学生思考完毕后,给每一位学生发一枚硬币,一共丢30次,分别记录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完成实验后,教师再次提问:如果丢500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又是多少?1000次的概率是多少?最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无论丢多少次,正面朝上的概率都接近0.5。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除此之外,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通过生活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生活化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习动力。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知识的有效利用。因此,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课件时,需要将生活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使得数学课堂情境更加生动。该种方式能够从探索欲的角度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利用数学教学的实际案例,使得数学概念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理解和记忆,为后续的知识巩固奠定良好的基础。生活化情境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有趣的实例进行演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优化时间分配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尤为宝贵的。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又非常大,因此,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制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和课程安排如果仅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较少的情况下,情境教学将无法顺利展开,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合理分配和优化时间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应针对简单、基础性知识尽量缩短授课时间,而将重点、难点知识在课堂中反复、着重讲解,融入问题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了解学习的重点,进而达到课堂时间优化、分配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确保问题学习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3]。

(三)引导合作学习

问题学习在情境教学中的优势体现能够创设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最终构建成学习共同体。该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的独立探究情境,明确学习具体目标,规划学习方向。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究实效性。合作学习在推动学生合作探究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以交流和沟通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只有在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下,才能确保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为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奠定基础。加强合作学习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数学的枯燥性使其极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缺乏趣味性、吸引力的教学方法,缺乏吸引力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的能力逐渐丧失。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方式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挖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课堂交流、课堂分享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难题,再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受到以往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进度、知识内容消化吸收方面具有一定的差距。基础条件好的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较快,但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根据学习的内容在小组内部展开交流和分析,由小组成员总结小组学习成果。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明确说一说小组讨论的重点内容以及都通过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而又有哪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总而言之,合作、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够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4]。

(四)展示研究成果

高中阶段的学生理解力与数学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高中数学的难度更高,在学习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单纯依靠黑板讲解的方式,无法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中数学知识对学生空间想象力、数学运算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此时如果不引入情境教学模式,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而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到数学学习中,则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学习能够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在数学学习上,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应用情境化教学能够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融入问题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及时梳理和消化课堂中的难点和重点,强化学生知识点衔接。与此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意识。

学生在主动探究和学习中,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保证问题能够得到顺利解决,教师应提高学生在提炼、筛选方面的重视程度。采用数字化的语言以及符号化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予以规范和总结。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对问题的探究结果展开分析和评价,并予以深刻反思。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评价中发现彼此的长处,挖掘学生自身的最大潜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优化问题层次的方式,以结构化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采用再创造的方式纠正学习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该问题的解题思路以及解题的切入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解题步骤和探究过程,在反思和认识中精准把握数学内涵,加强深层次的理解,厘清思路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为后续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学习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是将问题带入课堂中,在调动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切身体验数学知识对自身的影响,提升探究和创新实践水平。因此,在高中阶段,作为数学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的转变,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的方式,将问题学习融入日常的情境教学中,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融入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升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叶忠.从课本“探究”栏目看探究情境的创设和使用:以“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2023(3):22-24.

[2]权思季,赵保卓.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J].理科爱好者,2023(1):103-105.

[3]陈晓霞.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及教学方法研究[J].学周刊,2023(3):58-60.

[4]杨世海.多样情境引入,打造趣味课堂: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J].凯里学院学报,2022,40(3):114-118.

[5]吴中才.高中数学教学情境与问题刍议:以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为例[J].数学教学,2022(2):18-21.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高中数学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