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福江
摘 要: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由生物教师先根据生物教材讲授知识,学生了解生物知识后完成作业、做实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通过合作教学、因材施教的方式来重新正视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知识结构、实验能力、理解能力与思维逻辑方面的差异。文章对分组合作和因材施教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等进行描述,并且指出开展高中生物小组合作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提出高中实施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和主要路径,希望能够为高中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参考。
关键词:分组合作;因材施教;生物教学
学生因为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较高,能够较为快速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的生物知识,而部分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难以理解和记忆掌握知识,而是依赖死记硬背。由此可见,学生在高中生物知识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划分,可以将学生进行分层和分组。面向不同学习层次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展开差异化教学,从而有效推广高中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针对相应的小组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来组织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促进高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分组合作以及因材施教的重要价值
(一)转换教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分组合作、因材施教的方式能够推动教学主体的转换,使得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的“师本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层次差异和个体差异,更加关注每个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表
现[1]。因此,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突出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向“学教”模式的转变。
(二)转变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分组合作、因材施教的模式能够有效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常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通过划分学习小组,因材施教的方式,能够推动生物教师在常规教学中一些惯性行为和观念的突破和改变,引发教师的教学反思,使得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比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劣之处,不断地改进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探索出更加适合的生物教学路径。
(三)承认学生差异,提升教学质量
分组合作、因材施教的模式能够从学生差异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从学生进入学校开始接受学校系统性教育之日起,学生间的差异就一直存在,小组合作教学能够使教师在客观上承认学生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感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实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不枉学校学习之旅。
二、开展高中生物小组合作教学的要点
(一)尊重学生差异
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贯彻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做的是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差异、理解差异、善待差异。学校需要通过理论培训、各学科教学比武、教学公开课评比等方式,通过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因材施教来充分感受和认识到差异化教学的重要价值[2]。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和教学评价上都保持差异性,将具有同样特征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根据学生不同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赋予不同层次学生以不同风格的学习体验。
(二)维护学习“小圈子”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和学生间存在着一定的“抱团”现象,在学习中也会因为学生间的关系亲疏形成学习“小圈子”。这是因为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学生之间相处模式不同,因此会有关系的亲疏。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充分认识这种现象,并且科学合理地利用学习“小圈子”来开展分组合作、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在差异化教学理念的领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小圈子”来划分学习层次,构建引领合作学习小组。并且赋予学习小组以更多意义,让学生给合作小组起名字、想学习口号,从而加固学习“小圈子”,使得学生对合作学习小组更有归属感。
(三)赋予学生极大自主性
高中生物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应当要赋予学生极大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和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确定相应的生物学习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来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优生和差生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再通过小组内交流和小组间交流来分享学习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真正地将生物课堂还给学生。
(四)善用数字化技术
高中生物教师还需要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师开展分组合作、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以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推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从“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最大限度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3]。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高中教室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设备,可以使用电子答题器、教学白板等技术设备,通过数字赋能当堂将学生的合作探究内容展示出来,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
(五)布置差异化作业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同样属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布置差异化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来布置课后作业,根据不同学习合作小组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分别布置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强度的作业,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能够得到针对性提升。并且布置差異化的作业也能够充分地避免学生间相互抄袭的情况,保证各个学生都能够协调发展。
三、高中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策略
(一)构建灵活的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分组模式
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构建灵活的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分组模式,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展开精细化的学情分析[4]。首先,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生物学习成绩、生物知识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等学习能力的高低来将学生进行A、B、C等级的划分,将具有同样和相似学习特征与学习能力的学生划分为同一个等级,根据金字塔结构进行排列,形成A等级学生少,B等级和C等级学生相对均匀分布的结构。而后,按照1:2:2或者是2:2:3等结构,分别从A、B、C层次的学生中抽出相应数量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其次,还需要保证学习合作小组的灵活性,因此,需要定期调整A、B、C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来将有所成长和有退步的学生进行调整,重新进行小组划分,保持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
(二)构建“线上+线下”的合作型生物翻转课堂
在信息化时代,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和途径,推动互联网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融合,构建“线上+线下”的合作型生物翻转课堂[5]。例如:在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开始前先自行完成线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了解这一章节所学的主要知识。并且生物教师还可以在相应的社交平台,向不同的小组发布不同的讨论话题,根据这一章节可以发布“微生物是什么”“培养基有什么作用”等讨论话题,以供小组内和小组间展开充分自由的线上和线下讨论。而后,生物教师以学生回答相应问题的正确率来进行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对学生认识较为薄弱的地方进行加强,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课后在相应平台上上传微课视频,以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提升生物学习的自主性和生物教学的效率。
(三)定期开展小组专题知识探究和演示教学活动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小组专题知识探究和演示的教学活动,以小组为自主探究和演示单位,通过组内分工协作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和展示汇报工作,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2的《DNA的结构》这一章节教学时,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自主学习,搜集一些质量较高的微课视频以及实验视频,将其发送给小组负责人。由小组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学习相应视频,并且从中获得核心知识。小组成员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和文献,来总结出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方法,并且在生物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自主地构建DNA双螺旋结构。而后,学习合作小组展开充分探究和检查,将学习步骤、计划以及学习所获得的成果整理出来,制作成幻灯片。最后,选择一位成员来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成果,在汇报时按照汇报的三个要点来展开阐述:第一,明确DNA的定义及其代表应用领域;第二,阐述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的步骤、方法和结构;第三,进行反思,总结获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四)组织小组合作模拟专业生物科研实验活动
高中生物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模拟专业生物科研实验活动,按照生物科研实验的标准来约束学生,将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模拟成科研团队,进行角色分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使命感,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科学规范来操作实验。例如:在开展高中生物必修2中《染色体变异》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以以“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为实验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科研团队的实验方式来组织开展实验教学:第一,需要进行组内职能划分,将学生划分为负责人、记录者、主要操作者等;第二,学习和熟悉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掌握后才能够开始实验;第三,根据实验室安全原则,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检查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溶液等,包括洋葱、卡诺氏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盐酸、酒精溶液等;第四,根据“根尖培养→低温诱导→材料固定→装片制作→观察记录”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员随时记录实验数据的变化,小组负责人统筹各项工作,并且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其他成员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合作完成生物实验,使得学生的科研实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五)开展基于合作学习的生物知识课堂辩论活动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合作学习的生物知识课堂辩论活动。例如:在开展高中生物必修1中《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植物光合作用和人摄取食物本质上存在相同之处”为课堂辩论课题,而后将学生进行均衡分组,分成两个大组,一组为正方、一组为反方,并且保证两组的生物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结构相似,两组实力旗鼓相当。让学生提前查找资料、学习本课堂的相关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将各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整合起来,形成小组的“财富”。而后,展开课堂辩论,部分学生可能提出植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光合作用,人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二者存在着相同之处。部分学生可能认为植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叶绿素,但是从人体组织结构来看,人没有叶绿素,与植物组织结构完全不同,因此二者没有相同之处。各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生物教师应当要帮助学生强化各自正确合理的观点,并且在辩论结束后明确指出相应小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六)创新完善小组合作教学基础上的考核评价机制
创新小组合作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起“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个人的表现和小组整体的表现进行考核与评价,对于生物课堂上表现良好的个人和小组进行表扬,以起到良好的鞭策作用,并且利用小组评价来有效弥补个人评价的片面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全面贯彻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水平,转变传统的以生物教师为主体的生物教学课堂,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参与到生物课堂中来,获取生物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并且掌握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因此,实施分组合作、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實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前,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合适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适合开展差异化和层次化教学的若干个小组,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构建“线上+线下”的合作型生物翻转课堂,并且定期开展小组专题知识探究和演示教学活动。而后,还应当创新小组合作化生物教学活动,组织小组合作模拟专业生物科研实验活动和课堂辩论活动。最后,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以提升教学信息反馈质量,推动高中生物小组合作教学体系的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罗余红.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2):97-99.
[2]谢彦杰,王卉,潘汝浩.基于小组合作的“生物化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12(3):47-51.
[3]郑灼英.试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路径[J].高考,2022(26):126-129.
[4]罗林.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2(26):72-74.
[5]吴巧玲.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探索[J].高考,2023(4):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