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探析

2024-01-24 11:19吴晓霞
高考·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吴晓霞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新一轮高中语文新课改中,如何使阅读教学变得有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高中语文趣味阅读教学做了全面探讨,以期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趣味阅读;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动式、机械化的阅读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谈不上思维和审美的升华。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使阅读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使阅读教学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趣味感和成就感,进而爱上阅读、主动阅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对趣味阅读教学进行更深入的探析。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趣味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密切联系。阅读是重要部分,不仅对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后续语文写作及运用都能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1]。只有依据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通过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有效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厚植优秀品质,实现语文素养质的飞跃和提高。

(一)趣味阅读是建构语言与获得知识的重要前提

新课程强调应该让学生多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与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的延续和深入,高中语文阅读教材选文种类更多样丰富,编排更系统有序,思想内涵更深刻厚重。而趣味阅读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主要途径,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促进高中学生语文阅读意识的形成,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阅读,进而从中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点[2]。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课内阅读样本,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在主动阅读过程中,通过积累美文好句,获得正确的语感,在文本分析鉴赏中探寻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趣味阅读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文本阅读获得语言知识和阅读经验,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拓展知识的广度。趣味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把阅读经验应用于生活情境中,在日常交流中提升语言能力和综合品质。

(二)趣味阅读是认识社會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高中语文阅读既不是脱离社会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是只奔着高考的“考试知识点训练”,而是在阅读过程中,怀着强烈好奇心和责任感,广泛阅读时政新闻、杂文小说等,通过文本获取社会信息,关注社会发展动态,探究历史发展规律,进而培养责任担当意识。跨媒介阅读可以摆脱文字束缚,打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可以和作者站在同一个视角直面历史事件,而文本能让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画面与文字的结合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作者借文章所传递的对当时社会的情感和思想。而群文阅读和研究性学习是以问导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不同时期作品进行对比、质疑和讨论,既达到逐渐完善学生语文思维的目的,也让学生对世态人情和社会发展规律有更深刻的认知。

(三)趣味阅读是提升素养与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趣味阅读教学,兴趣让学生以课本为基点,向课外阅读拓展延伸,主动接触阅读丰富多样的诗词歌赋和历史传记,在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拓宽了文化视野,自然生成民族自豪感。革命文学和时政新闻让学生将自己和国运兴衰、时代变换紧密相连,培养历史责任感。语文趣味阅读,不但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提升了文化自信和责任感,而且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探索能力,进而实现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更多可能性。

二、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动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主动性,认为阅读课枯燥又没用。这种错误的认知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重视评价方式导致的结果。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单一,以成绩结果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过程,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打击了学生阅读积极性。另外,单纯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容易误导学生只关注知识积累和答题技能提升,忽略人文修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陷入功利阅读的误区。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沉默状态,这样被动的功利的学习状态,会慢慢消耗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现如今,因为高考的升学压力,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完成,往往更注重对课本知识的传授,忽略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使阅读教学大部分时候都处于灌输式教育中。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不愿意认真听讲。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创新教育手段,方能构建高效阅读课堂。

(三)学生缺乏对文本语言的感知运用能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能够提高学生成绩的知识传授方面,这就造成学生很难发现实际生活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3]。阅读是一种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一种最直观的体验。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就需要完善阅读教学结构。但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高中生对文本语言的认识不足,这就使得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不能对所展示出的语言文本内容进行深入而生动的描述和表达,使得阅读不能迁移运用于生活情境中,与实践脱节。

三、高中语文趣味阅读教学策略

(一)多样化展示阅读材料,强化阅读鉴赏

在以往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只会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文章编排顺序,组织学生完成精读课文、分析主旨等学习任务。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都比较单一,这就造成了阅读教学的单调,很难让学生沉浸在阅读氛围中,使得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4]。只依靠教材机械式的阅读教学,只会将学生紧紧地束缚在教材之中,成为听话的“书橱”。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会让学生对阅读逐渐失去兴趣,既难以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提升,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基于此,教师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材料的展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中进行语文阅读。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现阅读教材呢?“文学作品是声音与意义、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综合了听觉、视觉、触觉、味觉、运动觉、心理觉乃至智力的各种因素。[5]”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耳、眼、手、口的力量,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全身心投入,领略作品的魅力。以《秦腔》这篇文章为例,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有关课文的秦腔名段视频进行课堂引入,借用秦腔戏曲充分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接着播放陕西方言版的《秦腔》朗读音频,创设一个有情感氛围和地域特征的阅读情境,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比阅读《秦腔》与《秦腔的苦味》的异同点,最后邀请学生表演地方戏剧经典名段,让学生分别为两个剧种写推介词。语文阅读教学应通过视听读演练多角度地演示文本,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阅读在趣味化的教学氛围中展开,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二)多层次设置有效问题,引导积极互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沉默的倾听者。而这种缺乏互动的课堂,既无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也很难让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不应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而应是师生的双向互动,是生生的合作交流。有趣的阅读教学需要重视课堂对话,在各个教学环节设置不同层次的有效问题任务,以问导学,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对话交流中,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更深层次理解,激励学生尝试多角度解读文章内容。

就以《雷雨》为例,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时,教师可以从一开始就设计一个问题,例如:“这部话剧题目为‘雷雨有何意义?”借此激发学生主动去通读整篇文章,让他们对整篇文章进行全面理解与思考。此外,在讲解分析文本时,请学生分角色分小组进行阅读,感受人物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出全文的主要思想。也可以以小组提问对答的方式,交流解决各自阅读时遇到的困惑,分享阅读带来的启发感悟。因此积极活跃的课堂对话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积极思考,在质疑展示中增强自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还使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阅读教学的方向,从而使阅读教学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反馈。

(三)多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增强体验感受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影像、音乐渲染、现场还原、穿越时空等手段,创设形象生动的历史情境或生活情境,让學生在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知理解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授《陈情表》时,笔者先设置电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的穿越时空环节,带领学生走进西晋初建的历史情境。再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饰演李密和晋武帝,演绎君臣相见时的情景,以对话和表演呈现历史人物心理活动。接着让李密扮演者领读,全班齐读《陈情表》,让学生代入李密的角色立场体会陈情时的情感。穿越古今与角色代入,为学生设置真实的历史情境和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广阔、真实、具体的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验李密在陈情婉拒中蕴含的真切情感。

(四)以生为本,进行个性化解读

“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阅读,而教师讲解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应对技巧。[6]”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并适当放手,让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和兴趣选择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自行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提前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课内课外结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在课前为学生预留一个月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拟写阅读任务单,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外时间通读《红楼梦》,同时利用阅读课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并掌握阅读和鉴赏的技能。其次,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读写结合开展个性化文本解读。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人物、情节、诗词、语言、主题等话题中自选一个课题,共同查找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形成主题鲜明的研究论文。最后,在课堂教学时,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代表借助课件与视频向同学展示研究成果。以生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展现自我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尝试多角度个性化解读文章内容,促进其阅读学习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创新评价方式,促进整体发展

教学与评价是彼此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客观的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真实反馈,有利于教学的持续向上发展。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要针对不同的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评考的一致性。教有所得,考有所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考试或实践中得以应用,并取得正向反馈,就会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其次,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现阶段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有悖于教育的初衷。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过程性评价,例如在小组合作探究时表现出的语言组织能力、组织交流能力、批判创新能力等。只有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实、客观的整体性评价,才能唤起学生阅读学习的自驱力,指引学生找到方法来进行主动的阅读学习,进而自觉提升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关注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摒除以往阅读教学的弊端,营造趣味性的阅读教学情境,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创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有效的、积极的、自主的阅读学习,从而逐步实现知识能力的综合与内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强,林子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作文,2022(48):40-41.

[2]郭素娟,张旭.基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以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专题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2021(29):60-63.

[3]王红燕.巧用媒体设境,点亮阅读兴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华夏教师,2018(31):2-3.

[4]李生渊.新课程环境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8(1):38-39.

[5]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