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4-01-21 15:56陈先进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陈先进

摘要: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文章针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职业教育特征不明显、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提出政校行企构建“四共”运行机制,打造同生共长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共同规划,顶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共享“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协同育人;引入企业生产项目,校企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及其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五条实施路径。

关键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智能+”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促使制造业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对机械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扎实的多学科理论知识,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国家发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分别提出“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体系”“把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构建职业教育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纵向衔接贯通的立交桥,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高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与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外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内对技术创新型人才的规格、素质和数量要求不断提高,并开始探索和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了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衔接贯通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虽然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衔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其“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本质特征仍是一致的。

20世纪末,国内逐渐开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性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家构建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研究论文不断增多。各学者分别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概念、内涵、必要性、发展路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省市开始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主要培养模式包括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分段培养的“3+2”模式,中高职与普通本科一体化培养的“5+2”模式,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的“4+0”模式,普通本科院校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独立举办四年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与本科联合培养专升本学生。

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本科院校参与度低、类型定位不清晰、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过程职业教育属性不明显、师资队伍结构矛盾凸显、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实训基地缺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专本衔接不畅等,严重制约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供应。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产教融合深度不足、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不明显。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产教融合是产业和高等教育为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有效融合,包含三个层面: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企业与学校的融合、生产与教学的融合。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更是构建多层次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20年开始与本科联合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人才,围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并以产教融合为手段,构建“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享受”的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打造“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同生共长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制订“厚基础、宽知识、强技能、高素质、善创新、可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岗位群核心课程+X个职业技能课程”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共享 “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发数字化工艺设计与仿真等项目化課程及其教学资源,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和协同育人。

(一)政校行企构建“四共”运行机制,打造同生共长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产教所涉及的产业、企业、学校、学生等主体的发展需求和利益诉求,是产教能否有效融合的关键要素。针对专业与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问题,学院及专业立足产教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与西门子和大华等智能制造行业领军企业、当地政府、机械行业协会等合作,共同搭建浙江省智能制造装备产教融合联盟、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产教融合推进委员会等指导和管理组织,构建“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享受”的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政校行企共同投入人员、资金、技术等资源到实训基地、标准、课程、教材、师资队伍等建设中。校企合作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教材、项目等教学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等成果。政校行企多方打造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同生共长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动态调整。

(二)校企共同规划,顶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专业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浙江智造,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主要环节,接轨国际标准,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联合智能制造行业与领军企业。专业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深入调查研究智能制造产业的数字孪生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智能制造技术等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校企共同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形成与行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人才与普通本科人才最大的区别在于职业教育属性,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上突出职业教育属性,强化职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专业以智能制造产业及其岗位群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厚基础、宽知识、强技能、高素质、善创新、可发展”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结合智能制造产线装调等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机电一体化设备装调等技能大赛要求,联合共同构建“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岗位群核心课程+X个职业技能课程”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三)校企共建共享“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协同育人

“双师型”教师与企业导师是实现学生能力和素质成长的关键。“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强的企业项目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专业依托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双师型”教师实践基地,针对企业生产难题,引导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访问工程师等项目,并将企业的生产实际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全面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企业导师不仅要有企业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学院选聘企业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开展授课、讲座、技能培训等教学活动,提高其教学能力,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共享。

校企共同搭建育人实践平台,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制造业文化传承与教育基地等实践基地;校企共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学生培养双导师制,校企分别选派专业教师和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导师,将企业的文化和职业准则融入专业认知、体验实习、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开展实践指导,分阶段、分层次、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四)引入企业生产项目,校企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及其教学资源

在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选用的教材通常为普通本科教材,其内容偏向于知识和学科体系,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岗位实践能力,需要项目化的课程。因此,项目化的课程及其教学资源的开发非常重要。

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动能力为导向,融合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开发成教学项目,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企共同开发“双元”项目化课程,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双元”教材并配套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引入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理虚实一体化、多元化评价的新形态课堂。

(五)校企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学院培养的人才通常面向专业相关的多个岗位,各项能力的培养偏向于通用性和广泛性,与岗位的直接适配性较低。为了有效对接企业岗位需求,服务区域经济,专业围绕智能生产、数字安防、集成电路装备等区域内高端行业及企业的岗位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校企双主体、双场所、双导师、双文化、双制度共同开展学生学徒培养,在实际岗位中培养高端产业及企业切实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雪峰,陈晓明,许朝山.智能制造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

[2]张更庆,刘先义.智能制造趋势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困境与突破[J].成人教育,2021(4).

[3]董顯辉.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4]宗诚,聂伟.试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

[5]温伯颖,尹虹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调研:以江西省14所本科职业教育院校为例[J].职教论坛,2020(4).

[6]邹烈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局审视与突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5).

[7]杨倩.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2.

基金项目:浙江省2020年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协同育人视阈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学分制下机械类专业中自动化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探究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目标下的专升本课程体系构建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