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型 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2024-01-21 15:56王英郑煜潘冠廷赵明威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科研成果应用型

王英 郑煜 潘冠廷 赵明威

摘要:文章以“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导向不足、合作机制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健全、技术转化困难、缺乏行业对接等问题,通过“智能管道探测清洁机器人”项目、“机床主轴相变冷却技术”专利和“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项目的案例分析,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并提出可行的转化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

在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双高计划”的实施,高职院校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要求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产学研合作和地方产业升级,促进技术创新。因此,高职院校需寻求适应自身特点的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以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是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也是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桥梁。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具备显著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解决社会难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的不足之处

第一,科研导向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在科研方向上仍然过于偏向理论研究,不重视应用型科研成果的转化,导致科研成果与实际问题、产业需求之间脱节。高职院校应清楚地意识到,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产业需求,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探索的层面,懂得只有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应用,才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第二,合作机制不完善。目前,高职院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局限于表层,缺乏深入的合作内容和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导致合作的效果受限,无法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和资源。为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和产业界需要积极寻求深入合作的机会,并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此外,高职院校和产业界缺乏一个稳定可靠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制约了双方合作的规模和效果,所以建立一个稳定的合作平台对促进合作的深化和持久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评价体系不健全。高职院校在科研成果评价方面存在过于注重论文数量和学术论证的问题,不够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评价,导致一些应用型科研成果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推广,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际应用。

第四,技术转化困难。高职院校在技术转化方面面临技术转让、市场推广等挑战,缺乏专业化的技术转化团队和资源支持,需要加强技术转化能力的培养,提供充分的转化支持和资源保障。

第五,缺乏行业对接。高职院校与行业之间的对接不够紧密,应用型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需要加强与行业的交流和合作,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增强科研成果的市场适应性。

二、强化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的策略

(一)建立科研导向和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树立科研意识,将科研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设立科研项目、奖励制度和科研人员评价等方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认可,不仅要关注学术论文数量,还要注重实际应用和社会效益,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平台建设

高职院校应主动与企业、产业和社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长期稳固的合作机制,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或科技园区,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和转化服务,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政府、社区的合作,形成多方合力,推动科研成果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地方发展中的应用。

(三)加强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保护

高职院校应构建完善的技術转移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技术和产品,实现实际应用。如高职院校应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或技术转让平台,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提供专业的服务与支持,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申请和保护工作,确保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为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励高职院校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并设立专项资金,促进高职院校开展应用型科研和成果转化项目。政府还应提供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估和评价体系,促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智能管道探测清洁机器人”的技术市场化

“智能管道探测清洁机器人”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机械工程学院)教师自主研制的一种基于先进传感技术和自主导航控制技术的智能化管道清洁装备。该装备具有精准探测、智能清洁、自主导航、高安全性等技术特点和优势,是一种高效、可靠、安全、节能的设备,为管道维护提供了极大便利。

作为一种新型管道清洗设备,应用型科研成果“智能管道探测清洁机器人”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将该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并实现商业化,机械工程学院以教师为核心,组建了应用团队。2015年,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共同创立了一家创业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的方式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在产品研发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多次试验和实践,不断改进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在市场推广方面,公司人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合作,逐步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同时通过参与展览会、推广影片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由于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公司的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逐年扩大。截至2022年,公司已经实现盈利,并在该领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为应用型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二)“机床主轴相变冷却技术”的知识产权运营

“机床主轴相变冷却技术”是一种应用型科研成果,其在提高机床主轴温度稳定性、降低热变形、延长工具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该技术利用物质相变的热吸收作用,有效冷却机床主轴,降低主轴表面温度,进而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相比传统的冷却方式,“机床主轴相变冷却技术”不仅能提供更稳定的冷却效果,避免了因冷却液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工件加工质量不稳定问题,还能有效降低主轴表面温度,提高机床加工效率。

应用型科研成果“机床主轴相变冷却技术”的专利转化过程展示了一种知识产权运营模式。该技术是由机械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开发,并经过长期的实验验证和优化,最终获得了专利授权。机械工程学院与某机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双方签署了技术转移合同,并共同组建了技术转移团队,以推动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在合作过程中,机械工程学院负责技术的研发,并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和支持等服务。企业方面则提供了生产和销售的市场渠道,同时承担了技术应用的风险和成本。通过这种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应用型科研成果“机床主轴相变冷却技术”才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是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团队在产学研平台上开展研究的成果,经过实验验证和工业应用而形成。该技术运用传感器对数控机床进行即时监测和数据收集,通过数据分析构建数控机床热误差模型,并在控制系统中实时补偿误差,以确保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应用型科研成果“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具有高精度性、实时性、灵活性、经济性等主要技术特点和优势,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首先,对问题的技术需求进行分析。校企合作的机床企业发现,在使用数控机床时,经常会受到机床热变形的影响,导致加工精度下降,影响产品质量。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团队通过校企合作时的交流,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

其次,基于企业的技术需求,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改造和定制化服务,设计出适合企业使用的“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方案,包括补偿模型的建立、补偿算法的设计等。产学研平台的技术人员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技术实现,即将热误差补偿技术应用到数控机床中,实现对机床热误差的实时监测和补偿控制,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在应用过程中,机械工程学院与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优化技术参数和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的效果,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和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通过总结和反馈“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过程,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团队不断优化技术,增强技术的稳固性和可信性,为企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结论与展望

笔者以“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在科研导向、合作机制、评价体系、市场推广和行业对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同时,通过分析“智能管道探测清洁机器人”项目、“机床主轴相变冷却技术”专利和“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项目的实际案例,探讨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采纳合适的转化方式,促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小明.关于提高职业教育科研现实针对性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2).

[2]商琦.职业院校专利转化现状与效能提升:基于江苏“双高计划”院校数据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 (6).

[3]王扬南.全面提升职教科研服务高质量发展整体贡献力:基于《2019中国职业教育科研发展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2).

[4]周详,李璐,刘植萌,等.职业教育研究生态分析:基于2020年全国高校职业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12).

[5]杨彦如.融合创新:加强科研管理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

[6]佛朝晖,李金国,杨洪元.协同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9(7).

基金项目: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23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陕西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JS202322;陕西省职业教育技术学会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双高计划建设的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模式研究與实践”,项目编号:2023SZX019。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复合型移动机器人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科研成果应用型
科研成果转化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