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立文 黎万斌
摘要:“三全育人”是现阶段国家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是现阶段高等教育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总方针。文章以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的“三链融合”育人模式为例,分析“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育人模式的立论基础、内在逻辑和具体措施,以期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培养工作提供建议。
关键词:三全育人;三链融合;心理教育
一、树立“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意义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基本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系统性地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首先,“三全育人”理念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创造性发展,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从根本上说明了“三全育人”的目标是为人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回答了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其次,“三全育人”理念提供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回答了“怎么样培养人”这一问题,全员育人代表着要激发多方参与、全社会育人的“大能量”;全过程育人代表着要系统性地推进育人工作;全方位育人代表着要统合德育工作和改革优化等全局工作,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最后,党中央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全育人”理念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完全遵循了顶层设计的原则,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培育工作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做到联通主体合力、贯通全程育人链条、融通全方位育人空间,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尊重教育规律,引导高校学生认同中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
具体而言,全员育人反映了高校要整合多主体资源,促进多主体良性互动,形成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全过程育人反映了要塑造贯穿学生求学生涯的教育链条,生成具有后效性和可持续性的,能够从学校延伸到终身的教育脉络;全方位育人反映了要打造全领域覆盖的教育氛围,形成点点互通、相互连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育人工作格局。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创新高校学生培养工作模式的内在逻輯
(一)政策逻辑
从培养目标上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使命,应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捍卫意识形态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社会逻辑
从培养需求上来看,我国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地均需要一批政治素养强,民族知识丰富,能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应用型人才。高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创新学生培养工作模式,能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创新高校学生培养工作模式的有效路径
笔者以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培养工作。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作为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和心理育人“三链融合”的高校学生培养工作模式,如表1所示。
(一)全员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文化育人工作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全盘塑造文化育人的浓郁氛围,是铸牢育人体系之魂的关键之要。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方面出发,以师生共创方式营造互助共进、广大精微、守正创新、责任担当的学院文化,积极开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系列创新。
1.构建全员参与文化育人新常态
在制度端,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以领导联系班级制度、领导联系重点关心关怀学生制度为切入点,通过多种形式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中华传统文化情怀。在活动端,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以抓好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为发力点,坚持文化育人,坚定文化自信,聚焦文化认同,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2.探索全方位文化育人新形式
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以育人工程为突破点,构建了由红色经典与时政评论阅读工程、博雅通识阅读工程、专业精要阅读工程、高雅文艺作品赏析工程、文明礼仪与职业技能培养工程和身心健康与劳动素养培育工程六大工程组成的“六位一体”文化工程体系,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育人的内容可选性与形式丰富性,为营造全方位文化育人氛围提供内容支撑。
3.把握全过程文化育人重点和难点
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核心作用,激发育人活力,形成育人合力,破解育人难题:如在红色文化方面,组织师生到成都战役纪念馆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切实感受红色基因的热情和脉动;在传统文化方面,开展民族特色节日庆祝活动,切身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和不竭动力,从而将文化育人融入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高校要充分发挥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的沁润作用,以文化作为高校学生培养工作的“认知法宝”,坚定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认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特色文化相互认同、互相融合,达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共鸣,为高校学生培养工作营造厚重的文化氛围。
(二)全过程强化课程育人体系
课程育人工作是高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的重要保证,通盘打造课程育人的模块体系,是锻造育人体系之体的关键。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方面着手,以“塑品牌、新形态、成体系、显特色”的整体思路,积极打造优质课程体系。
1.全员塑造全校通识课程育人品牌
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先后获评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师范类专业基础课领域,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率先在国家民委和四川省高校落地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形成了具有院校特色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源库。
2.全过程打造专业特色课程育人形态
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着力打造模块化专业课程矩阵。应用心理学专业将原有的32门专业选修课整合为心理学研究素养、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三大模块;学前教育专业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专业选修课聚焦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使得课程设置条理更清晰,育人目标更明确。
3.全方位构造专业实践课程育人体系
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以卓越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定位为立足点,不断完善各类见习课程、实习课程和实践课程,构筑了“实践为先,要素齐全,特色鲜明”的校、医、企跨行业全方位专业实践课程育人体系,其中的心理健康服务实践课程获批四川省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
高校要充分发挥课程在育人过程中起到的载体作用,以课程作为高校学生培养工作的承载支点,将课程体系与政策要求、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相结合,实现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精准有效地调整课程体系,为高校学生培养工作提供坚实的载体支撑。
(三)全方位丰富心理育人内涵
心理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系统化拓展心理育人的内涵形式,是夯实育人体系之基的关键。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方面着手,不断赋予心理育人新意蕴。
1.整合师生团队,丰富全员育人形式
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大力倡导“自助—互助—他助”育人理念,以自助为支撑,以互助为平台,以他助为辅道,为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营造全员参与氛围,打造全员育人新形式。
2.拓展育人平台,延展全过程育人载体
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以心理情景剧及微电影大赛、大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竞赛、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三项特色鲜明的学科竞赛为平台载体,从教师和学生两端发力,将竞赛和课堂相结合,建立课堂不止于竞赛、竞赛反馈课堂的价值共创模式。其中,学院选送的心理情景剧剧目获得全国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选送的微电影作品获首届全国高校心理微电影优秀作品展“百佳心理微电影奖”;学生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
3.打造育人品牌,塑造全方位育人格局
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以树立育人品牌和育人典型为着力点,培育了一批心理育人的先行者和带头人,孵化了一批心理育人项目,形成了以先行者和带头人创获项目,育人项目反哺而来的双轮驱动模式。2020年和2021年,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连续获批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育人精品项目资助。2022年,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蓉融”工作室获四川省高校思政教育名辅导员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荣获国家民委三全育人模范称号。
高校要充分发挥心理在育人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心理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工作全过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轮驱动、互为一体的格局,为高校学生培养工作提供强大的心理路径支撑。
参考文獻:
[1]陈苏文.“三全育人”视域下第二课堂育人的创新路径[J].学周刊,2023(16).
[2]程志杰,黄泰博.民族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5).
[3]冯广辉.“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5).
[4]黄宇.三全育人视角下实践育人教学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系为例[J].现代教育论坛,2019(6).
[5]李克建.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6]李水兰.“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 五”规划基地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C16E055。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