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中的童话创编“三法”*

2024-01-07 00:00:00徐小宸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习作,童话创编是

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针对学生想象力丰富但情节设计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创编;学生创造人物、编写情节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后,可以让学生依托创设的情境创编;为了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基于自己的观察创编。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童话单元;童话创编

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呈现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其通俗生动的语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独特的修辞手法,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从三年级开始

学习习作,童话创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针对小学中年段学生的童话创编,我们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究,总结出了童话创编的几种方法。

一、顺着课文的情节创编

在童话创编的过程中,情节的构思至关重要。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想象力丰富,但在情节的设计上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提升学生情节构思的能力,

教学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与预测单元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后,

我带领他们顺着课文的情节进行了续写、改写等创编。

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后,有学生想象,在小蜘蛛之后,还会有迁徙中受伤的燕子、想要躲避老鹰的小兔等小动物来向老屋求助,老屋一一答应,最终没有倒下;也有学生想象,在帮助了许多小动物之后,老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最终倒下了,小动物们为了纪念它,用它的砖块重新建了一座新房子……在确定了情节的基本走向后,我引导学生模仿原文的语言、结构,继续写下去。

续写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因为缺乏常识而出现不合理的情节。例如,有学生不知道刺猬需要冬眠,创编了以下情节:“一只小刺猬在寒冷的冬天为了躲避猎人的追捕,来到了老屋,老屋收留了它,小刺猬白天去雪地里寻找食物,晚上回到老屋休息,给老屋讲外面的新鲜事。”我及时提示学生要符合科学常识,贴近生活实际。在师生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创编的故事情节变得更加合理。

在学习《小狗学叫》时,我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角色。学生将这只不会叫的小狗变成了一位微笑面对生活中的挫折、随遇而安的乐观少年,情节虽然出现了反转,但符合童话的逻辑。因此,对于这类情况,我并没有过度干涉,只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走向是否符合人物的形象,故事的内核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

在顺着课文情节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只扮演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始终是创编故事的主体。他们在进行了小组讨论、反馈交流后,最终编写出了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

二、依托创设的情境创编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创造人物、构思情节的能力已得到显著提升

。不过,如果不能限定一个大致的背景,学生的创编就会相对空泛,缺乏说服力。因此,我决定,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

童话创编。由于学生的写作基础参差不齐,在活动前进行分组,能够大大提高活动的效率。

我曾在班级中组织过一场线上童话接龙的活动,先创设了一个井然有序的森林王国的

情境:

森林王国里的动物们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有一天早晨,母鸡太太醒来,伸了个懒腰,正想和邻居小鸟妹妹打招呼,可从她嘴里发出来的却不是往常“咯咯哒”的叫声,而是洪亮的“喔喔喔”。这声音像一阵号子,惊醒了仍在睡梦中的动物们,他们奇怪地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变得十分反常。猴子没了尾巴,鱼儿长了脚,鸟儿不会飞……

接着,我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人,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安排在首尾两个位置,相对薄弱的学生安排在中间,每组安排一位组长,负责跟进接龙的各个环节,确保全员参与。学生对这样充满新意的活动感到好奇,都愿意尝试。

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后,我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联系生活进行创编。每位学生接龙完毕后,我及时进行批注或点评,对故事中充满新意的地方加以肯定,对不符合逻辑

、违背常理的情节提出修改意见,确保故事接龙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对于写作基础好的学生,我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写作时,要增加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适当运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对于写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鼓励他们联系阅读和生活经验,根据前文的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推测人物的命运,再用简洁的语言,生成故事情节。

学生最终呈现的作品也令人欣喜——

小蜗牛以闪电般的速度嗖嗖地爬到了树顶,来到小鸟妹妹的门前。小鸟妹妹却不会飞翔了,扑扇着翅膀差点从树上掉下来。鱼儿们不在水中游了,摆动着鱼鳍飞到了天上。猫头鹰在白天睁开了双眼,不想休息。小老鼠们也从洞里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猫咪原本眯成细缝的眼睛,现在睁得圆溜溜的,像棒棒糖一样。但它看见了老鼠却一点胃口也没有,反而是对青草产生了兴趣。小蚂蚁变得和猩猩一般大,那列队的阵仗像士兵一样。小动物们都变得惶恐不安……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老虎大王,他还是和从前一样。此时,他非常焦急,

反复思量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是动物王国的国王,我应该对大家负责,我一定要帮大家找回原来的本领和能力。于是,他让跑得飞快的蜗牛发出了通知,召集全体森林公民一起开会……在童话接龙的过程中,学生不约而同地塑造了一群勇敢、团结的小动物。在危难面前,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同仇敌忾,在老虎大王的带领下战胜邪恶的势力,最终,森林王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故事完结后,学生还意犹未尽,用绘画的方式展示了对故事情节的设想。在这样的创编活动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那些平时对作文有畏惧感的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获得了成就感与满足感,对写作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三、基于自己的观察创编

小学中年级童话创编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启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表达力。以自然界中的生物为观察对象开展童话创编,契合他们的心理特点。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创编童话的习作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结合湿地研学活动,将湿地里的草木鱼虫拟人化,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和人的性格。为了让学生想象出生动的故事,我引导学生先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再将自己代入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动植物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将一只误入教室的臭虫塑造成一位旅行家。臭虫在人类的学校里经历了一番探险,回到湿地后,成了“见过大世面”的“大人物”,向小动物们讲述着校园里的趣事——回到湿地后,这只名叫茂茂的臭虫把在小学探险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还在树林里举办了演讲。“小学里有许多教室,教室里坐着可爱的小朋友,老师在给他们讲课。小朋友们有的在认真听讲,做笔记,有的眼睛一直望着窗外。我沿着窗台小心地爬,忽然被一个眼尖的男孩子发现了,他兴奋地大喊:‘臭虫!’女孩子们都尖叫起来,整个教室乱作一团,还有小朋友拿起书本朝我扔过来。还好我跑得快,要不就回不来啦!”小动物们听到这里,都倒吸一口凉气。“不过,小学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教学楼后面的小菜园,住着蚯蚓伯伯的亲戚,湿地研究院里,挂着许多昆虫的照片,我最喜欢的还是操场上的大草坪,在里面打滚,别提多自在啦!”……

在创造人物的过程中,我任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在构思情节的过程中,我指引学生根据人物的身份、生活的环境,联系自己的观察所得与生活经验,思考情节的走向,使得故事的人物更加丰满,故事的情节更加真实。

童话创编是习作教学的一种形式,它从课堂内走向生活中,丰富的形式和多元化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但童话创编不能脱离习作教学的本质,在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自然生长的同时,教师也需要适时点拨、引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归纳与总结。总之,在童话创编这条路上,教师需要多观察、勤思考,以促进学生自然、茁壮地生长。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19:36:10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8:29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