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以“人民至上”所展现出的“温度”、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呈现出的“速度”和语言表达所反映出的党的领导“力度”,构建“非凡十年”主题课程,有利于向学生普及新时代党的实践和理论伟大成就。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联系实际,联系教材,双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整合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整体认知情境中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课程育人;非凡十年;主题课程;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6-0024-04
【作者简介】杨和平,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510800)北部分院副院长,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安徽省语文特级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新时代的实践和理论伟大成就,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远大图景和实现路径,为基础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认认真真读原文,准确领会、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也要挖掘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蕴含的课程资源,联系教材与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构建“非凡十年”课程,引导学生从伟大成就中汲取奋进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实践和理论伟大成就,以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的总结,有诸多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表达,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用于课程教学,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党领导全体人民团结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原因,并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1.构建“温度”主题课程,引导学生理解党的“人民至上”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177次提到“人民”,两次提到“人民至上”,并用一个完整段落阐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这些资源可以用于建构主题课程。一是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二是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三是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四是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课程建构角度看,我们可以多角度、多层次选取材料,形成认知语境,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带给人民的“温度”。一是摘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语料,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二是从新闻报道中选择生动形象的故事,用细节帮助学生“触摸温度”,形成感性认知。三是摘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数据,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知。四是用中外对比性事例或数据,帮助学生形成客观认知。这样的课程建构,将有利于学生理解源自中国共产党的“温度”,理解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而在伟大成就中汲取力量、增强信心。
2.构建“速度”主题课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彰显了中国速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是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二是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三是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这些“速度”无不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课程建构的角度看,一方面需要让学生从数据、现象、事实中感受到“中国速度”;另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在对比和理论分析中理解,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因此,我们用于构建课程的材料应包含事实性材料、对比性材料和论述性材料,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四个自信”,产生奋发有为的强大力量。
3.构建“力度”主题课程,引导学生理解党的坚强意志与伟大成就之间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有“力度”的报告,语言表达充满“力度”,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变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决心和坚定意志。
从课程育人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依据报告的语言特点,进行分类整合,建构认知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语言力度”,认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变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力度”。
一是整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大量的排比句,如词语排比“志气、骨气、底气”“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短语排比“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句子排比“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以及大量的段落排比等,引导学生在诵读排比中感受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文字表达传送出来如虹气势和力度。
二是整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170余个包含“不”“没”“无”等否定词的词语和句子,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等。我们可以整合这些句子,形成情境化课程,引导学生认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力度”,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发有为的底气、志气和魄力。
三是整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更”“牢牢”“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等修饰语,如“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等。我们可以整合这些语言,形成课程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呈现出的坚定意志和偉大精神。
四是整合報告中含有“力”“力度”的语句,构建认知情境,如“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等,引导学生直接感知“力度”,从而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强大魄力。构建以“力度”为主题的课程,不仅帮助学生读懂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力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了伟大成就背后的原因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从而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奋发有为的理想信念。
二、创新“三种文化”课程,帮助学生在整体情境中获得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我们实施课程育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指明了具体方向。
1.双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的卓越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契合。从课程育人角度看,我们可以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场景、新的内涵和新的形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理解中国共产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卓越智慧和使命担当。
一是古为今用,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应用情境。简而言之,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当下生产生活情境中,以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激活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或直接引用经典,或整合选用经典,或借鉴化用经典,用于创作自己的作品,应对当下新情况,解决当下新问题。
二是推陈出新,赋予传统经典新的思想内涵。我们要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拓展新的外延,研究新的阐发视角。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七上《杞人忧天》的练习设计是“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实际是在引导学生拓展“杞人忧天”这一成语的内涵,是课程的新阐释,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新认知,获得新智慧。
三是别开生面,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外在形式。例如,央视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以“和诗以歌”的形式将“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音乐”的面貌呈现。又如央视春晚的节目《只此青绿》通过舞蹈、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展现中国古典艺术之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舞蹈诗剧”的面貌呈现。在这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情境中,学生一方面深刻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特殊生命力,另一方面也理解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和时代价值。
2.整合革命文化课程,引导学生深刻认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政治、历史和语文学科教材中大量的革命文化课程资源,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以初中语文为例,革命文化题材作品在统编教材中有所呈现,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或序列进行整合,形成“革命文化”专题课程,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和初心使命。
一是以人物类型为标准进行课程整合。如将《沁园春·雪》《周总理,你在哪里》《回忆我的母亲》《梅岭三章》等文章整合成一组群文,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核心作用和人民情怀。
二是以时代背景为标准进行课程整合。例如,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陆定一的《老山界》、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文章组成群文,可以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三是以主题内容为标准进行课程整合。例如,将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和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三篇文章组成群文,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精益求精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3.整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本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好体现,报告中对“非凡十年”的概括和提炼,为学生呈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成就和独特魅力。与之相应,中小学教材中也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成就。
以统编语文教材为例,选文《太空一日》《“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和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倡导低碳生活”等,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呈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成就。我们要用好这些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以跨学科主题活动“倡导低碳生活”为依托,教师可以整合初中各学科课程资源,包括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文明与家园”“建设美丽中国”、地理课程中的“天气与气候”、化学课程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碳和碳的氧化物”、生物学课程中的“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等内容,加入新闻报道资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以此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绿色低碳发展”的原因背景和意义,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
梳理和挖掘党的二十大报告建构育人课程,作为实现“以课程育人”的一种探索,希望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育人方式建构上给大家一点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