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博物馆 研学活动中的运用

2024-01-06 02:26何青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美术

【摘 要】项目式研学将美术课堂教学与校外博物馆资源融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认知到感悟,从校内到校外,从书本到实景,实现项目式研学的不断升华,以多样化的研学成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构建完整的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美术;博物馆研学;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6-0073-03

【作者简介】何青,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邺城路初级中学(南京,210019)教师,高级教师。

项目式学习就是学生对开放性问题进行研究,并运用所具备的知识来提出原创的解决方案。项目通常会顾及学生的自由选择,并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打下基础。博物馆研学既是增强文化自信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举措,也是拓宽美术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方式。笔者结合课题研究,以教材为基础,以南京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为项目式研学主题,开展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引的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探索学校、课堂与博物馆资源融合的渠道,开阔初中美术教学的视野。

一、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的设定——突出素养导向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在研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在活动中的导向与渗透,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不同主题的博物馆资源,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笔者结合教材设定项目式研学的具体任务,将教材和地方博物馆资源充分融合,同时凸显项目式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优势。

苏少版美术教材(下同)七年级下册第5课《仕女·簪花》,通过经典作品《簪花仕女图》的赏析,综合探究了唐代仕女的服饰。笔者结合本课内容,挖掘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非遗项目——南京绒花,设计了南京绒花主题的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学生在赏析经典名作的基础上,走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探究南京绒花的历史,与南京绒花非遗传承人交流,触摸精美的南京绒花制品,感受南京绒花独特的美。在后续的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中,学生尝试制作绒花,感受南京绒花工艺。在初中美术教材中,类似的课例还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找到博物馆资源与教材内容的融合点,让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更能体现地域特色,更加凸显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南京本地博物馆资源的特点,笔者列举了以下融合点。(见表1)

二、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的实施——拓宽探究路径

教师在设计项目式研学活动时,要将艺术实践作为学生研学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在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中,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结构化学习,增加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化的学习时间,要用有限的课“内”时间,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更大的自主研学内容融合。因此,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需要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美术课程的课“内”时间,进行目标、流程的梳理以及学生探究过程的引导,拓宽研学的思路,让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博物馆资源,成为激发兴趣、发展个性、深入探究的有效路径。

以八年级下册第5课《园林·探幽》为例,本课内容丰富、知识面广,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传统造园的思想进行创意实践,通过审美表现深化对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文化理解。教师首先将教材及图文资料作为项目式研学的基础,形成初步的认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富有盛誉的“金陵第一园”瞻园作为项目式研学活动资源,设计了“园林空间之美”主题项目式研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游览瞻园,探究中国古典园林漏窗的空间之美。煦园、愚园等园林成为本课学习和拓展的重要资源。

本主题的项目式研学活动主要通过“欣赏—探究—发现—实践”逐层深入,引导学生从多视角深入探究。在经过前期资料积累和研学单制定,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走进南京瞻园,感受园林空间的意境之美。有了一定的情境感受和探究积累之后,学生在课“内”以绘画、演讲、讨论等形式,探究园林漏窗的造型含义、空间意境之美,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漏窗的立体空间的创作,学生从不同视角感悟园林的空间美、意境美、人文美。

三、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的评价——突出审美感受

在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的过程中,评价形式既包括了教师评价,更有关注学生研学小组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展示评价和社会评价等。评价内容是多角度的,不仅有针对研学活动的评价,也有小组合作能力的评价以及其他探究能力的评价。评价要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始终将审美感受和审美素养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就感。

结合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复的魔力》,笔者针对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剪纸项目式研学活动,设计了以下几种形式的评价。

1.重视表现性评价

在研学过程中,笔者针对每个环节制定表现性评价标准,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础,以表现性语言评价学生参与研学活动的成效,观察每一名学生审美感受活动的轨迹,记录其参与审美活动的态度、状态、成效等行为。审美感受是量化表现性评价的聚焦点,学生能够通过一个个的探究活动,逐步升华审美感受,让每一名学生都在项目式研学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在南京剪纸项目式研学活动中,主要探究了南京剪纸的特点、工具与材料、基本技法等内容。通过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实地研学、创意剪纸设计、剪纸作品展示汇报等流程,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笔者设计了项目式研学活动过程性的表现性评价表。评价表分别针对活动过程、学习探究、成果展示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设计,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要求,并分别从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三个方面以A、B、C、D等级的形式进行评价,全面评估和推进探究过程。

2.关注项目展示评价

在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中,成果展示是研学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研学成效的重要评价指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的展示评价形式,不仅可以展示项目式研学活动的成效,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增强自信。每周的美术课堂为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的展示评价提供了机遇,集中展示和专题展示的结合、课堂展示与课外展示的结合、综合展示与个别展示的结合,不仅仅丰富了展示评价的多样性,还不断激发了学生展示自我和参与研学的积极性。无论是南京剪纸个人作品展,还是中国瓷器、南京云锦文创作品展等,都成为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的亮点。

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剪纸项目式研学活动中,参加汇报表演的小组拿出各自的阶段性作品,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最终形成了一个结合舞蹈、现场制作、作品展示、汇报讲解为一体的综合展示节目,小组内的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了南京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感受了地方传统文化魅力。

通过博物馆项目式研学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审美素养,让学生在有形的博物馆藏品和无形的认识与理解基础上,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普教立项一般课题“基于地方博物馆资源初中美术项目研学的案例研究”(D/2021/02/557)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初中美术
“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式教学法在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LC项目式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浅谈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