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提升心育实效

2024-01-02 03:03秦春王建玉
电脑迷 2023年19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家校共育

秦春 王建玉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探究”{课题编号:GS[2022]GHB049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仅仅依赖学校单一的教育模式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文章旨在探究家校协同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家校共育模式来提高心育实效。

【关键词】 家校协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至关重要的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校则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在这两个环境中,家庭和学校的协同合作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孩子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挑战,包括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问题。因此,需要深入探讨如何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提升心育实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家校共育模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以学生为中心,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家校共育模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它促使教育界、家庭和社会更加积极地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通过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了更有益的教育环境。首先,家校共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意味着教育将更加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力。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和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通过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优势,教育者和家长可以更好地制订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学生充分激发潜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以处理可能面临的挑战。其次,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意味着将教育视为一个全面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这种教育模式鼓励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社交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合作,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家校共育模式还促使家庭和学校之间更紧密地合作和沟通。这种合作有助于共同制订学生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确保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两個重要领域都能够得到支持。通过协同工作,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共同发现学生的潜力和问题,并更好地协调资源,以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避免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与学校脱节的问题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共育模式的应用价值不仅在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在于其能够有效地避免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与学校脱节的问题。首先,这一模式鼓励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家庭访问、电子通信等方式,学校与家庭可以保持密切联系,分享学生的进展和问题,制订共同的教育目标。这种互动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挑战,避免了信息的不对称和沟通的脱节。其次,家校共育模式强调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持和指导。通过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助于避免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脱节。家长的参与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衔接,还可以为学校提供宝贵的反馈,帮助改进教育计划和政策。另外,家校共育模式强调教育者和家长的共同培训和资源分享,这有助于建立更多的共识和理解,使双方更容易合作。通过共同的培训和资源分享,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学习更多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以及如何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发展。这种知识的共享有助于减少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理念分歧,使协作更为顺畅。

(三)培养学生乐观健康的心态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学会应对挑战、建立积极的情感状态以及培养健康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家校共育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这一模式鼓励学校和家庭共同传授积极的心态和情感管理技巧。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接收的信息和价值观会深刻影响他们的心态。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致的积极信息和情感支持。教师和家长可以一起教导学生如何应对挫折、面对困难,以及保持乐观的态度。这种协同有助于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树立积极的信念,使他们更具抵抗力,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其次,家校共育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促进学生的情感智力和社交技能,这对于培养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学生通过与同龄人和成年人互动,学会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让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分享情感经历,从而增强他们的情感智力和社交技能,培养积极的情感状态。另外,这一模式有助于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那些可能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识别这些问题,制订干预计划,提供专业辅导或心理健康支持。

二、家校共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一)正确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正确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一关系既复杂又密切,了解其本质可以为家庭和学校提供明智的对策,以确保小学生能够在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中成长。首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被视为互补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着不同但互相补充的角色。学校提供了学术知识和社交技能的教育,而家庭则提供了情感支持、价值观和道德的传承。理解这种互补性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协调他们的教育方法,以确保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家校共育模式鼓励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需要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教育者应主动与家长联系,分享学生的学业进展和行为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样,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与教育者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通过双方的合作和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挑战,协调教育方法,从而确保家庭和学校协同教育的一致性。

(二)父母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重视智力和道德教育

在家校共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中,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重视智力和道德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父母需要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正确的教育观念应该强调教育的综合性,包括智力、情感、社交、道德等多个方面。父母应认识到,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与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同样重要。这意味着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智慧、社交技能,以及道德判断力。他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传授积极的价值观,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关心、责任感和同情心。其次,父母需要重视道德教育。小学生时期是塑造道德观念的关键时期。父母应教导孩子诚实、宽容、尊重他人等道德原则。他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孩子,让他们理解对别人的善意和善良行为的重要性。父母还应鼓励孩子参与义工活动和社会服务,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最后,父母需要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但不要过度追求成绩。虽然学习成绩重要,但不应以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父母应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但也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学习节奏和能力。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而不仅仅是结果。父母可以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持良好心态。

(三)建立联合活动机制

首先,联合活动机制可以促进家校更紧密的合作。通过共同规划和实施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家长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合作不仅扩展了学生在校外的学习机会,还加强了教育者和家长之间的互信和互动。例如学校和家庭可以合作组织参观学校、参与社区服务项目,或者举办座谈会和研讨会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还有助于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其次,联合活动机制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学生分别从家庭和学校获得不同的经验和教育资源。通过联合活动,学生可以融合这两种经验,获得更全面的教育。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家庭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文化节或学术比赛,促进他们在学校活动中的積极参与。这种整合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各方面的技能和素质。

最后,联合活动机制有助于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包括对情感、社交、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早发现和处理。通过联合活动,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更容易识别学生的需求,共同提供支持和指导。

(四)建立家校共育机制

建立家校共育机制是一项关键的对策,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这一机制的建立强调了教育界、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与协同,有利于为小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培养出更健康、自信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心态。首先,家校共育机制建立了一个明确的合作框架。这一框架明确规定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方式和目标。通过明确定义各方的角色和责任,确保了合作的顺畅进行。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制订教育计划,评估学生的进展,制订干预措施,并确保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协调。这一框架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有助于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其次,家校共育机制促进了信息的共享与传递。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学校和家庭可以分享学生的学业情况、行为表现、心理健康状态等重要信息。这种信息共享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挑战,及早识别可能出现的问题。信息的及时传递还使家庭和学校能够协同制订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外,家校共育机制强调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专业心理健康支持、教育培训、社区资源等。这有助于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使小学生能够获得最适合他们的帮助。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共同研究最佳实践,分享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五)拓展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

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建立紧密的家校关系,确保学生得到全面的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并处理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教育者和家长都应该拥有倾听和表达的机会。学校应该定期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如通过家长会议、家访等进行沟通,以便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家庭的期望。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倾听家长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教育计划和政策。这种双向的沟通有助于建立互信,确保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更加顺畅。其次,沟通渠道应该多元化。不同家庭和学生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因此应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如面对面会议、电话、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这有助于满足家庭和学校之间不同的沟通需求,使更多的家长能够参与和了解学生的教育。同时,多元化的沟通方式也有助于应对不同的情况。另外,家校之间的沟通应该强调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健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家校协同提升心育实效,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文章讨论了家庭和学校如何共同合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有助于识别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有助于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通过家校协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 周茹,邹雨含. 家校共育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71-73.

[2] 靳洁蓉. 家校合作理念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甘肃教育研究, 2023(09):17-20.

[3] 刘继荣. 家校共育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 当代教研论丛,2023,9(01):59-62.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家校共育
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