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和发展难的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起步较晚,美术类“非遗”进校园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方法:文章首先分析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种类,得到校园传承“非遗”有规模可观、发展稳定、方式灵活等独特优势,提出美术类“非遗”校园传承具有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重要意义。结果: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存在学生认知理解程度不高、课程设计和开发不够完善、资源和资金的限制等诸多问题。应采用有效策略,促进美术类“非遗”进校园有效施教。结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联系学生生活、营造文化氛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科融合深层次开发“非遗”课程,形成校园“非遗”特色教育环境。同时,教学传承中要贯彻“守正创新”的理念,既要尊重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又要重视启发学生的创新实践,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教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3-0-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保护和传承灿烂文化是青少年身负的重大使命,未来他们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接班人。“非遗”进校园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厘清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范畴是研究的前提条件。
1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根据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1.2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
本文所界定的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与美术学科有直接联系的,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能展现民族文化精髓的民间美术及传统手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主要包括绘画、染织绣、剪刻艺术、塑作艺术、雕镌艺术、编织、扎糊、传统玩具等。
江苏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许多同美术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江苏的国家级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苏州的苏绣、木版年画,扬州的剪纸、玉雕,常州的梳篦、金坛刻纸,南京的云锦织造技艺、秦淮灯彩,无锡的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南通的蓝印花布与风筝制作技艺,徐州的丰县糖人贡与邳州纸塑狮子头等[1]。
2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校园传承的独特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发掘并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是重中之重。校园既是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又是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沃土。应将校园活泼的气息与丰富多彩的美术类非物質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积极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非遗”课堂、“非遗”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利用学校的板报、展示区域、微信公众号等阵地,展示优秀的民族传统美术和地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对传统传承方式的创新和突破,具体优势有以下几点。
2.1 规模更大
学校在培养传承人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学校是青少年集中学习的主阵地,美术类“非遗”的校园传承可以让广大青少年接触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非遗”,并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担。
2.2 发展更稳定
近年来,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门协同倡导,中小学共同努力积极推进“非遗”校园传承。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普遍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有些学校还将美术类“非遗”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作为学校长期的特色项目进行开发[2]。校园传承相比传统传承,具有发展更稳定的优势。
2.3 方式更灵活
传统传承受限于前辈对后辈的言传身教,而校园传承是对传统传承的突破和创新。美术类“非遗”进校园,可以通过现代教育资源,以投影演示、网络微课、多媒体互动等更多样化、更灵活的形式教学,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非遗”传承校园文化活动,使“非遗”传承与时俱进。
3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校园传承的意义
3.1 是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刻不容缓。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遗”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础读本。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邀请项目传承人参与“非遗”教育培训,开展“非遗”社会实践和相关研学活动。
3.2 符合新时期学生的发展需要
中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勇于探索感兴趣的事物,“非遗”校园传承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2.1 增强民族认同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非遗”进校园能让青少年认识到“非遗”的重要价值,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3]。
3.2.2 提升审美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
江苏的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丰富,如剪纸、玉雕、刺绣等,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非遗”蕴含着人们对美的向往、追求、热爱,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尤其是对青少年具有审美教育意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青少年要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4]。
3.2.3 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未来的教育将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多彩的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无疑能充实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青少年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各种技艺,发现、欣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践中表达个人感受,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
3.3 满足新时期美术教学的需要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课程内容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各地须采取行动将优秀的美术类“非遗”作为课程内容纳入美术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各地教师可以结合江苏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资源,开设版画、剪纸、印染、陶艺等课程,使学生从小接受民族传统美术文化的熏陶。
3.4 有利于形成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
美术类“非遗”进校园,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校园文化;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当地“非遗”的自豪感,为学生營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及和谐的成长氛围;还可以与学校的德育工作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对学校形象的塑造和宣传起到积极作用。
4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校园传承目前面临的问题
4.1 学生认知理解程度不高
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有一定认知,但认知程度不高,不能清楚区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了解不多,比较熟悉的是剪纸、陶艺等类型,对其他类型知之甚少。他们对传统手工艺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是不懂得如何欣赏,不了解其重要文化价值。
4.2 课程设计和开发不够完善
新美术课程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设计应用领域增加了传统工艺的具体活动建议。以教材为例,在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术教材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内容仅占总课程比例的7.4%,内容之间缺乏深层次联系,单独的课程板块不够系统化。另外,部分学校开设的美术类“非遗”校本课程存在一定不足:课程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课程选择不合理,教师准备不足;上课时间难以保证,课程进度过慢或过快。
4.3 学校资源和资金有限
美术类“非遗”课程在材料上要求较多,以陶艺为例,需要陶泥、制陶工具、拉坯机、电窑炉等,需要投入大量专用经费,单靠教师和学生的力量显然不够。学校和地方只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才能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非遗”课程的开设还受到美术教师专业能力的限制,大多数教师只接触过手工艺基础知识,缺乏民间“非遗”传承人的指导和校际交流,并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
5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校园传承的策略
5.1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非遗”学习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如何让当代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并保持兴趣,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培养青少年学习美术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1.1 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
教师积极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外的走廊和教室内部空间张贴“非遗”课程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让学生提前感受课程氛围,并自发做好相关准备。教师还可以在课程即将结束前,设计“非遗”课程作品的展示活动,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励学生不断创新。
5.1.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体验性学习,包括触觉的体验、视觉的体验、动手实践的体验、情感审美的体验、思维想象的体验。例如,笔者在蓝印花布相关教学中,将一些蓝印花布的手工艺产品带到课堂,让学生观察、触摸、穿戴,很自然地就拉近了学生与蓝印花布的距离。随后播放制作蓝印花布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安排学生合作开展对蓝印花布的探究式学习。课程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替代的办法设计制作蓝印花布手提袋,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
5.1.3 联系生活激发和培养学生创作的激情
美术新课改重视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因此在非物质文化课程设计中应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学生学情和生活实践来设计课程,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和创造欲望。例如,在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之际,开设传统风筝相关“非遗”课程,借助学校运动会,评比飞得最高、最美的风筝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2 利用资源开发“非遗”校本课程
由于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足,因此“非遗”课程各单元缺乏深层次联系,同时单独的课程板块不够系统化。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取如下优化措施:组织开展各类实地考察活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举办校园讲座、观摩研讨会等,引导教师和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探究适合“非遗”传承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注重系统性和专业性。各地学校可以利用地区特色“非遗”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建设美术类“非遗”传承基地。
5.3 在创新实践中实现“非遗”传承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中小学生的学情,提出“守正创新”这一传承与发展理念[5]。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生活化的艺术”,在日常美术教学中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除开设“非遗”课程之外最行之有效的传承方法。例如,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设计的剪纸图案用丝网印刷印制到T恤衫、鞋帽上。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到新的载体上,不仅可以传承文化,而且可以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提升其价值。
6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道路漫长而坎坷,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终将获得丰硕的果实。因此,广大中小学校应负起责任,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刘畅.江苏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9.
[2] 邓美莲,赵兰.非遗入校园:面向未来的非遗传承之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7(24):1-2.
[3] 张栋栋.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2014(5):218.
[4] 颜慧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5.
作者简介:成丽园(1988—),女,江苏淮安人,硕士在读,中学美术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