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精准思维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这一教改新路向,有助于回应新时代高职院校的生源之变,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协同性。当前部分思政教学尚存未体现学情差异性的虚教、知行分离的空教和协同合力不够的孤教等现象,亟待运用精准教学“需求引领、知行合一、协同育人”的理论逻辑破解。纾解这三大现实困境,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高职思政课精准教学为实践进路,即:遵循高职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通过精准设计对“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有效滋养;坚持“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精准运行,推动学生学思践悟理论;构建“思政+专业”的精准协同育人共同体,达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互化为境、固化为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精准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思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诸多方面广泛运用,已助推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等职业教育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将精准思维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新样态;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思维;是坚持“八个相统一”教学具体要求的新路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1]而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一、精准教学:新时代高职生源之变的现实回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扎实提高办学质量,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2],高职院校面向高中、中职毕业生和社会人员等不同群体,实行分类考试招生,因材施考、因材施教,科学选拔人才。高职院校学生多元化的生源之变、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时代之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之变,要求思政课教学须增强针对性、亲和力和协同性。
(一)高职教育的生源之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须增强针对性
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高职(专科)招生538.98万人(不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54.29万人),同口径比上年增加31.59万人,增长6.23%。高职院校生源之变主要是呈现了普高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多元化,这就使高职院校生源呈现了在职人员和非在职人员并存的新结构,这一生源结构变化呼唤匹配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亲和力强的教学[3]。因此,思政课教师应针对生源之变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即不仅要遵循和落实教育部对思政课统一部署,又要针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所教授的班级专业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多样化探索[4]。如同为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容,应注重不同生源在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差异[5],在明确社会建设要达成现代化强国中的和谐目标的统一性下,坚持构建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体系。对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应多讲和谐社会的构建;退役军人则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会更感兴趣;下岗失业人员则更关注在发展中实现民生福祉。
(二)高等教育的时代之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须增强亲和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已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6]。高职院校丰富的生源构成,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一线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了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9.6%,这一高等教育的时代之变,要求思政课教师顺应世界形势和国情新变化,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引导高职大学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首先是构建课堂话语体系,善于将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生动化,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现实感和认同感;其次积极回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设置发挥学生自身能动性的项目任务,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关切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接纳度和青睐感;最后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可感知、可体验、可运用的各种实践形式,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度和亲和感。如某高职院校聘用退役复学军人担任思政助讲,请退役军人分享他们入伍报国的励志故事,思政教师再用这些朋辈的鲜活案例激活理论魅力,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高职思政的供需之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须增强协同性
新时代高职院校多元的生源结构对思政教育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并呈现鲜明的供需特点。在需求端方面,生源更为多元,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层次不同,思想情况更为复杂;学生存在在职与非在职的区别,受社会影响程度不一。在供给端方面,当前思政课教学供给仍存在诸如部分学校的教学供给生态的营造不力;教学供给模式的简单趋同;教学供给方式的因循守旧;教学供给资源的难以共享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7]。高职思政的供需之变,要求思政课教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增强协同性。首先,学校在大思政的总体规划方面,要发挥协同的人力优势、思想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健全教学内容供给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供给,形成合力,优化教学环境供给;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对接授课班级的二级学院担任德育导师,参与二级学院课程思政的建设,与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小課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同向同行同频育人,努力画好学生思想成长的“育人同心圆”;最后,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授课班级专业学生的思想特质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协同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使思政理论真正地入脑入心入行。
二、困境破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的理论逻辑
精准思维引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具体阐述为高职思政课“需求引领、协同育人、知行合一”。精准教学,是指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需求为引领,精准对接学生专业特质及个性化差异进行学思践悟的教学设计,推动传统理论讲授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高度融合,协同校内外的人力、思想、技术和资源优势,实施系统性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推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互化为境、固化为文,从而破解部分思政教学尚存的“虚教、空教和孤教”的三大困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需求引领: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精准教学
学情是教学的逻辑起点,部分高职思政课仍存在着未体现学情差异性的“任务式”虚教现象:即未深入把握学情的个性化特点、未及时回应学生的现实究诘、未关切学生差异化职业发展需求,导致思政课供给偏差,应付教学任务地在不同的授课专业班级使用同一份授课教案及课件。马克思主义精髓要义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教学必须深入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精准研判他们的思想取向,确保教学问题精准、内容精当和过程精心。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应充分研究高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现状,尤其是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这一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把握与回应他们面临的精神孤独感、价值选择的困惑感以及精神世界的迷茫感[8]和职业发展需求,紧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凸显专业特质、重体验、问题链等精准教学设计;针对互联网原住民的生源特质采用专业个性素材和喜闻乐见的信息技术,具象理论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对接专业的项目作品,强化理论效果汇集青春正能量,使思政课堂充满激情、智慧与欢乐,从而有力破解思政课尚存的虚教困境。
(二)知行合一:推动学生学思践悟理论,精准施策
彰显实践的育人功能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合一,部分高职思政课存在着知行分离的“两张皮”空教导致这一教学目标未达成的现象:学懂弄通做实的有效载体不够,实践不足理论有余,凸显思政理论无法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痛点,导致学生知行脱节。思政课教师应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和专业特色等实际,依据不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搭建学懂、弄通、做实的有效载体,坚持“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原则,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理路,精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提高教学行为的信度和效度,助推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善于行动。同时,应推动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学习与理解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增强爱党爱国的自觉自信;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习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专业提升理论学以致用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审境、适境和造境,达成思政理论的入脑入心入行。
(三)协同育人:培育学生为全面发展之人,精准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凝聚合力的系统,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尚存协同合力不够的“单向度”孤教的现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壁垒森严,人员协同存己见、部门协同现分司、课程协同存界限、平台协同现交叉,导致育人环境欠和谐,各自为政[9]。高职院校应精准激活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构建“三三三”协同育人思政工作体系,形成同向同行同频的协同效应。坚持协同育人理念,筑牢知行合一的前沿阵地,祛除思政理论难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痛点。为此,一是搭建校内教学、校外实践、文化熏陶“三融合”的多维育人平台。激活课堂教学培育人的功能,构建师师、师生、生生的协作生态场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场;激活社会实践养成人的功能,筑起理论与实践的同心圆;激活校园文化陶冶人的功能,建起朋辈榜样、优秀校友和社会楷模思想交流的立交桥。二是创新宣传教育、示范引领、自我养成“三统一”的全面育人方式。激活宣传教育引导人的功能,融合传统宣传方式和现代传媒技术形成思想教育的舆论圈;激活示范引领带动人的功能,通過社会正能量代表、学校名师和学生模范典型示范,凝聚潜移默化的引力场;激活自我养成锻炼人的功能,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完善自我,主动践行理论,打造进德修能的健身馆。三是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育人网络,同向同行同频,全员全程全方位地协同育人。
三、现实应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的运行案例
高职思政课精准教学案例“‘五位一体绘就强国梦”是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参赛作品,由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赛团队完成,获得当年国赛高职公共基础组二等奖。作品针对部分高职“概论课”存在的未能体现专业差异性、学生知行不一和思政教学缺乏协同的三大教学困境,顺应信息时代舆情趋势,有效回应学情的现实要求,该团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生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有效融合,凝练了高职思政课“需求引领、知行合一、协同育人”精准教学模式。同时,团队紧扣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素养要求,运用学习强国APP、原创虚拟画展等信息技术,凸显“绘”特色的个性化教学,筑起了理论与实践的“同心圆”,实现了“‘五位一体绘就强国梦”教学的入脑入心入行,可推广至其他艺术类专业的思政课教学中。
(一)遵循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准设计
该国赛团队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教师课题调研、课前自测结果数据分析以及教师担任德育导师的工作经验,分析教学对象影视动画专业的学情。包括学生特点分析:思维活跃,是公共课上典型的低头族,信息素养较高,对单纯的理论灌输、说教式的教学不感兴趣;学习基础情况:中学教育以及社会宣传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容已有一些认知,但情感认同不高且主动践行不够;学习能力分析:艺术创作(如手绘、动漫制作)能力较强,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与运用能力较弱。根据学情分析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设置教学目标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如表1),且所有目标均可评测。教学内容选自全国统编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第九章和第十章。基于5个省市级课题调研数据分析,在内容构建中用好加法,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绘”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强国梦)与总体布局(“五位一体”)之间的桥梁,构建起总任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内容体系(如表2),着眼于让大学生成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职业人才。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每次课“析内容、明学情,定目标、讲策略,谈组织、说过程,强效果、深反思”的教案框架。
(二)坚持“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原则,精准运行
国赛团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依从“现实究诘(是什么)-理论言说(为什么)-策略审思(怎么样)”的逻辑理路,设置“学懂-弄通-做实”三阶段,“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两环节的教学过程(见图1)。力求艺术类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打造师生互尊、对话、和谐的生态课堂。采用问题链、案例分析、探究的教法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的学法,有效运用学习强国APP、原创虚拟画展、大数据、课程平台、云班课、直播等信息技术,化解传统教学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痛点。运用云班课获取教学动态数据,全过程有效监测,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及重点讲解,让理论课堂活起来,引导学生逐步认知、认同与内化“五位一体”理论和践行强国的使命担当。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传授”和“实践体悟”并行,既注重讲清楚基本理论,又注重根据学生艺术专业特点设计每一个专题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图2),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三)构建“思政+艺术”协同发展体系,精准育人
国赛团队通过搭建影视动画思政理论的有效载体,如教师原创虚拟画展、课程平台、红色革命3D立体书等,在课前学懂新理论、课中弄通重难点、课后进行实践,释放更多教与学的能量。团队与艺术学院、思政教学基地以及学校对口帮扶乡村多维协同,合力赋活文化基因,为艺术类大学生培根铸魂。依托广东省艺术设计协同育人平台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中心,搭建对接影视动画学生专业特质的动漫社、非遗广彩体验馆、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学校对口帮扶点等平台,开展党建主题动漫教学作品展、非遗活化动漫节、团中央“中国梦·井冈情”大学生主题实践精品活动、美丽乡村红色印记墙绘等社会实践(见图3)。这些活动让学生切身感知文艺需要扎根人民,来源人民,服务人民,逐步认知、认同、内化和践行文艺强国的使命担当。团队教师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为时代画像、立传和明德,也使学生养成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行为定势,固化为校园文化,以促进达成培育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强国文艺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洪妮.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9(13):144.
[4]杨宁,向驰.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8-71.
[5]沈荣.加强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EB/OL].(2020-06-30). https://cqwmsj.cbg.cn/show/939-101008.html.
[6]戚如强:教育是党之大计[N].中国教育报,2018-09-27(07).
[7]张宝君.“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反思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8):99-102.
[8]操菊华.精准思政理念下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图景及其引导[J].湖北社会科学,2021(6):138-143.
[9]李亚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9.
Precise Teaching: The New Direction of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GUAN Xiao-qing
Abstract: Based on precise think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teaching reform direction of prec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can help respond to the changes of student sources in the new era, and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ffinity, and syner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ch as virtual teaching that does not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situations, empty teaching that separates knowledge and action, and isolated teaching that lacks collaborative force. It is urgent to use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precise teaching that “needs guide, knowledge and action combine,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e”. To alleviate these thre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student-centered” and operate the practical approach of precis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is, it must follow the cognitive laws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effectively drips irrig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jointing and booting stage” through precise design; Adhere to the precise operation of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ing knowledge and action”,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learn, practice, and comprehend theories; Build a prec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omm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 professional”, then achieving the goal of “internalization in mind, externalization in practice, mutual transformation into environment and solidification into tex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recis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收稿日期:2023-05-17
*基金項目: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德育专项)“广东红色基因的课程传承和红色传人的培塑路径研究”(2021JKDY047);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维方式转化研究”(GD21CJY16);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3年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管小青,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思政教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