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秀
(漳平第三中学,福建 漳平 36440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 强调“教—学—评” 一体化设计。[1]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2][3]英语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其在义务教育初级阶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传承世界经典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作用不仅是传播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更应以文化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完成其道德与情感教育的使命。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开展学科德育实践,将德育教育与“教—学—评”一体化有机融合,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以评育人,[4]充分发挥“教—学—评” 在德育实践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达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目的。
课标指出,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可见,课标进一步强调了英语学习对于学生形成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倡导 “教—学—评”一体化,把教学评相互整合,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习的评价融为一体,彻底打破课堂评价凌驾于教学之上的局面,将评价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成为课堂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 的整体育人观念,[5]善于把学科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进行融会贯通,使英语课具有很强的德育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课标对“教—学—评” 一体化作了详细的解释:“教” 主要体现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载体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决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学” 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决定育人效果;“评” 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1]“教—学—评” 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利于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逐步渗透。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评” 活动中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以教学评为依托,有效落实德育。基于“教—学—评” 一体化的德育路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环节: (1) 学习理解中梳理德育元素;(2) 应用实践中内化德育元素;(3) 创新活动评价中践行德育元素。即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基于语篇理解、感知语言、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对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明确文本中所蕴涵的正确价值观;在应用实践活动中,学生深度分析文本、内化新知识、表达态度立场,逐步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在创新活动评价中,学生适时进行思辨性评价,从而践行正确的道德观。(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德育路径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则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立德树人内涵,而且还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其内涵,发展其内涵,学生的学习体验与评价同步进行。这就要求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动态的评价中实施有效的措施,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6]
教材既是教学的主要文本,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德育教学内容,理清德育教育主线,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授课时,可以让学生围绕即将授课的内容提出话题或问题,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背景知识和授课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对所要授课的内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然后带着目的去学。如讲授仁爱版九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2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Section C 时,笔者先让学生朗读教材内容,然后让部分学生简要介绍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事迹,再让学生讨论“钱学森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各种活动,在阅读中培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活动中学习了科学家的钻研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道德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仁爱版九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2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Section C 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 学生能在不同的阅读活动中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挖掘德育元素;(2) 学生能找出科学家钱学森的优秀品质;(3) 学生能运用优秀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了达成教学效果,笔者设计了小组讨论、主题辩论、情景再现等活动步骤和“钱学森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一名优秀班长须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等评价目标,让学生积极融入学科德育实践中,既学习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又讨论了爱国励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话题;既丰富了德育内涵,又达到了寓德育教育于语言学习之中的目的。
1.挖掘德育元素,提升道德素养
德育视角下,学生在感知语言、理解文本、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明确其蕴含的正确价值观,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元素。在上述课例中,学生看标题(Qian Xuesen——The Father of China’ s Missiles) 并猜测本文的中 心: Qian Xuesen——a famous scientist who makes contributions to China’ s missiles (钱学森是对中国导弹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科学家)。在评价呈现中,获取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人人需要奉献精神)。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本体裁、时间线索,再以短文填空的形式进行复述。教师适时做出评价,不断地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能体现钱学森优秀品质的句子(如图2)。学生给出的答案很多,他们认同科学家钱学森爱国和无私奉献精神;也有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针对学生表达出的不同价值取向,教师应给予学生进一步引导(如Everyone ought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our motherland.),让学生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而明确文本承载的正确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
图2 描述人物优秀品质的语句
2.内化德育元素,形成良好品质
德育视角下,要求学生在剖析文本的同时体验文本所蕴含的德育价值,逐步内化并认同正确的价值观。教学文本输出尽可能贴近生活,以便学生开展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领学生小组讨论: What can we learn from all great scientists? 各组学生积极分享交流,如Group1: devoted,capable;Group2: hard working,positive ;Group 3: creative,kind,careful;Group4:selfless;Group 5: responsible;Group 6: patriotic…小组长负责评判小组成员能否传递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内化其中的德育元素,积极探寻与文本中正确的价值观的共鸣。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出正确评价,强化学生的价值观: Well done! I appreciate your answers.Every student should be patriotic,we should love our motherland.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践行德育元素,实现知行合一
德育视角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评” 各环节中应积极创设各种新情境,让学生在新情境下践行已认同的价值观。讲授完“Unit 5 Topic 2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Section C” 这一课题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写作题: 假如你叫李华,你们班要选拔新班长,你想向班主任王老师推荐自己。请根据表格内容,写一封80词左右的推荐信。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写作材料如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研讨李华的优秀品质。在小组展示和互评环节,师生重点评价各小组是否使用好品质,文章是否行云如水,对于传达正确的价值观给予表扬。教师最后总结: 作为学生,我们应当有积极的学习观;努力学习实现梦想;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学生既整合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了新问题,又在践行中提高了评价能力、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表1 推荐信写作材料
Dear Miss Wang,
I’ m writing to recommend myself as our new monitor…
I hope you can consider my recommendation.
Yours sincerely,
Li Hua
通过表1 可以看出,学生积极践行着本节课一直渗透的德育元素,如奉献精神、责任担当、勤劳等,将已经内化的德育元素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基于“教—学—评” 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教学,应将德育有效地融入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挖掘、内化、践行文本中蕴含的道德理念和正确价值观,[6]全面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