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莹
(福建教育学院语文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作为小学语文半壁江山的习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与学的内容。虽然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提到: “写作课很难教,写作教学内容编写也很难,几易其稿,也未能达到理想状态。”[1]但是,统编教材在习作要素的序列化编排、精读课阅读助推、习作例文范例引路以及多样的习作助学系统等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既有读写随机渗透,更有习作单元的完整结构。既精选了习作话题,又加强习作指导,解决“写什么” “怎么写” 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 总目标第6 条指出: “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2]第二学段的“表达与交流” 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2]从以上总目标以及学段目标要求看,非常重视想象力的培养与表达。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想象类的习作占了很大部分,依据单元要素、习作话题、习作能力要求梳理第二学段所有想象类习作,能较为清晰地看到不同学期的具体训练点(详见表1)。
表1 想象类习作的教材编排与能力要求梳理
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编排的梯度推进。
三年级上下册,以编童话为主,习作话题紧跟在童话阅读单元或想象阅读单元之后,借助阅读单元,依托单元要素,能较快实现仿写迁移。三年级的习作,均以具体形象的导图方式,提供想象的支架。[3]三上第三单元的《我来编童话》提供了角色、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三上第五单元的《奇妙的想象》稍微减少信息量,提供的只是若干便于想象的题目,由题目入手想开去;三下第八单元《这样想象真有趣》,弱化文字信息,提供几幅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动物图片。三年级习作支架呈现方式符合这个学段学生心理,形象、有趣、直观,便于找准可写点,激发乐写愿写的欲望。
三年级的想象,以动物或其他想象的人物为主角,“我” 暂时置身其外。到了四年级上册,要注重感受人物形象,“我” 成为想象故事中的主角。四上第二单元依据单元要素“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为避开常规化写人方式,思考家人和某种动物的相似之处,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于是有了《小小“动物园” 》这样有趣的话题,在“人” 与“动物” 之间进行了联想勾连。四上第四单元同样是继续感受人物形象,《我与______过一天》,结合读过的神话或童话故事,选择其中一位人物形象,与之过上奇妙的一天。从“我” 的视角出发,想象人与神、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妙场景。相比三年级的编童话,四年级习作由于“我”的介入,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四上这两个单元的习作,都注重写后的交流、评价与修改,开始关注读者意识,注重习作的交际功能。
虽然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未颁布,但现有的教材已具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理念。四下第二单元《我的奇思妙想》,要求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单元。如果说前面几个单元的习作偏重于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那么这个习作话题关注的是实用性的表达与交流。此话题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观察思考,鼓励探索创新,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求知创新与服务生活之间做了很好的融通。同时,此习作话题也为五上《二十年后的家乡》和六上《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做了很好的铺垫。因为要让小学生选取衣食住行、学校、地球等某个方面,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生活,需要对我国当下科技发展有一定的理解,显然中年级的小学生还是较难完成的,于是在四下安排了铺垫与过渡的单元,再随着年级知识与能力储备的提升,才能结合科技进步,畅想未来生活。
八册教材关于想象类习作有整体的规划,序列走向为: 感受想象的神奇编童话——趣味想象“我”的故事——奇思妙想说发明——畅想未来生活——插上科学的翅膀写科幻故事。在这稳步前进的过程中,也曾用心地适时稍作停歇,及时强化巩固。例如,四下第八单元的《故事新编》,习作要求为: 先找故事;设想结局;想象情节;写出真善美形象;配上插图;习作贴在墙报上分享。这些都是为了巩固前面几个单元的习作: 有选择读本,有创编故事情节,有感受人物形象,还有习作的分享,关注读者意识与交际功能等等。再如,六上第一单元的《变形记》,这是四上第二单元《小小“动物园” 》的升级版,在具体行文上,已不止步于“写清楚”,而是提升到“重点部分写详细”。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2]依照新课标理念要求,从思维序列推进和素养推进角度出发,对第二学段想象类习作做了整体重构设计的尝试。
根据三下想象单元主题所倡导的“大胆想象”,即角度多、新意广的想象过程以及三下第五单元“交流平台” 提示“想象能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让我们拥有奇异经历” 等助学系统对“想象” 的描述,提炼出大概念: 想象是基于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望,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多维角度创造新事物,获取新体验的思维过程。
依据新课标任务群要求并结合上述大概念的提取,设定想象类习作的大主题为: 神奇的想象之旅。
依据新课标总目标要求,设定想象类习作的大目标为: 乐于想象,大胆想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会修改习作。再从“想做什么” “能做成什么” 这两大维度设计整体推进的分级目标,力争落实学习可见的行为。(详见下面各个活动的目标)
依据第二学段想象类习作训练点,设计为三大任务来整合架构。
【任务一】 奇思妙想编童话
活动1: 角色、时间、地点的奇妙组合
目标: 能借助教材提示的词语,自由交叉组合,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符号修改习作。能给习作加题目。
活动2: 由题目想开去
目标: 能根据教材提供的题目(或另想其他题目),多角度大胆想象写故事。
能欣赏同伴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3: 如果动物变了样
目标: 能选择一种动物为主角,大胆反向想象它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有趣与奇异” 的童话故事。学习拟有趣的题目。
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任务二】 另辟蹊径说“人物”
活动1: 小小“动物园”
目标: 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学会给段落拟小标题。
能主动与同学、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句子,修改写得不像的地方,体验表达的快乐。
活动2: 我在神话(童话) 世界里的一天
目标: 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或童话人物,围绕“我和________过一天”,展开丰富、神奇的想象,创编故事。
相互欣赏点评,能根据同学意见修改习作,并誊写清楚。
活动3: 旧瓶新酒写故事
目标: 借助熟悉的故事,重组故事情节,创编新故事。能给习作配图,把习作贴在墙报上,评选最有意思的新故事。
【任务三】 灵光一闪说发明
在PLL电路中,由环路滤波器的传递函数F(s)呈低通特性可知,开环传递函数G(s)呈低通特性,闭环传递函数G(s)/[1+H·G(s)]也呈低通特性,所以由参考信号源、鉴相器和N分频器引入的相位噪声的传递函数均呈低通特性,而由VCO引入的相位噪声的传递函数呈高通特性。也就是说,PLL合成频率源环路的带内相位噪声由参考信号源、鉴相器和N分频器决定,而环路的带外相位噪声则是由VCO决定。由此可知,为使PLL合成频率源的相位噪声性能达到最优,环路带宽的恰当选取便显得至关重要。
目标: 从不同角度发挥想象,主要从样子、功能等角度写清楚要发明的事物。
学会从样子(大小、形状、颜色、材质等)、功能(多种功能) 等角度,反思是否写得有条理、清楚并进行修改。
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要根据前面拟定的分级目标,嵌入评价要求。
1.抓留白
探寻课文有意无意布置的“留白”,读出“空白” 中包含的“有”,习得言简意丰的笔法,品味藏而不露的简约美。
例如,四下26 课《巨人的花园》第14 段,写巨人拆除围墙后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以“尽情地玩耍” 这样极简的笔墨戛然而止。编者敏锐捕捉到了此处的“留白”,设计成“小练笔”,即“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这样的练笔有基于童话的想象,亦有真实生活的复盘,亦真亦幻,让学生的思绪无限释放。
除了文字的“留白”,还可以关注标点符号的无声提示。例如,三上《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以省略号的方式设置了开放式的结局,给了学生无限延展想象的空间。
2.抓反复
“三次式” 的重复是童话常用的结构方式。它不是简单的复沓叠加,而是为了突出事件、性格、心境等等。如同歌曲中的重复,于结构的稳定中又透着循环往复之美。例如,三上第12 课,童话《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每当老屋说: “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时总会有声音响起: “等等,老屋!” 同时要读懂重复中的细微变化。在创编童话时,模仿借鉴,解读表面的结构套路中蕴藏的独到的心思,学习反复中嵌入的矛盾与对比。
3.抓变化
以刻画人物为主的文章,人物形象往往不会是单一扁平的,“文似看山不喜平”,从反常处、矛盾处、对比处探秘人物性格,将会有惊喜的发现。除此之外,写出人物的“变化” 也是实现人物立体多维的有效手段。例如,四下26 课 《巨人的花园》,以“变化” 为抓手,围绕“感受花园情景的神奇变化”“探秘巨人态度的前后变化” “寻找巨人的变化原因”展开教学,抓住“变化”,就是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达到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效果。
统编教材用心配备了多样的助学类型,形成完整的助学体系。助学类型有课后的想象交流题、文前阅读提示与文后阅读链接、词句段运用、快乐读书吧、小练笔和选做题等。
尤其是“小练笔” 与“选做题”。从三上开始,每册教材安排2-3 次“小练笔”,共有19 次,涉及句式表达、段落结构、素材选择等等。其中有3 次是和想象类习作有关,其意图在于落实读写结合理念,以小切口、微练习助力实现“一课一得”,同时,养成随时练笔的好习惯。
“选做题” 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三上到六下8 册教材,安排了23 次,其中7 次是与想象类习作有关的。选做题花式繁多,有写写、读读、查查、说说、演演、抄抄、比比、找找等等,可谓“听、说、读、写、演、找、查” 全方位覆盖。多数“选做” 内容是为单元习作预热与服务的,可谓单元习作的一个“踏板”。
用好“小练笔” 与“选做题”,稳步走好由学到仿,由仿到创。
习作例文是根据每次习作训练重点而编制的模仿范本。使用时不能将其简单的等同阅读课文,从而弱化例文的价值。使用习作例文时要注意: 一是聚焦表达技巧进行针对性指导,避免机械套用;二是指导学生利用旁批、插图自读感悟,梳理例文思路;三是无需逐段详析详解,只需遴选有价值的部分重点解剖;四是两篇例文无需平均用力,根据训练的重点难点有所侧重;五是依据指导与训练的需要,或于写前指导、或于写中辅助、或于写后评析,精准把握例文呈现时机。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书都配置了专门的习作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一项核心习作能力进行编写。这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创新点之一。习作单元的设置,增加了教材中习作的权重,[4]意在努力改变教学中重阅读轻习作的局面,努力促进学习阅读与学习表达均衡发展。
单元习作时,要关注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几个板块训练点之间螺旋上升的结构。首先是精读课文的学习——学习表达方法,旨在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交流平台” 是对精读课文的勾连与拓展——梳理总结表达方法。“初试身手” ——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这是单元习作的前奏。前面所述的习作例文,则是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读读、想想、理理、练练、悟悟,充分发挥几个板块的衔接与聚合作用,助推单元习作完整成果的展示。
总之,在想象类习作教学中,要依据新课标学段要求以及教材编排特点,善用教材、巧用教材,引导学生在最纯真的年龄书写最纯真的美文,让学生的想象延长一点,再延长一点。只有学习得法,引导得当,才能我手写我心,达到“真、美、情、思” 快乐写作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