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拓展 双向衔接
——统编教材小初古诗文教学衔接策略

2023-12-18 06:42陈妍岚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初学段古诗文

陈妍岚

(福州三牧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3)

一、课标对小初语文古诗文的教学要求

2019 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统编版新教材。古诗文是中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改动最多的部分: 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古诗文,小学6 年共收录古诗文124 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版本增加55 篇。初中3 年共收录古诗文也是124 篇,占所有选篇的51.7%,和原有版本相比,数量也有提高。[1]古诗文出处涵盖从先秦到清代各个时代的优秀作品;体裁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说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2]古诗文学习时间前移,篇幅大幅度增加,教育部对古诗文学习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 对于不同学段的古诗文学习有不同的要求。第三学段(5~6 年级) 的要求为“背诵优秀诗文60 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7~9 年级)的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背诵优秀诗文80 篇(段) ”。

基于“新课标” 的要求,笔者设计了面向第三学段、第四学段七年级、小初语文教师的三份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学生、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各校对于“新课标” 要求的落实都比较到位。在五、六年级的古诗文教学中,朗读占主导地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 读诗题、读诗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练读;读字音、读通顺、读背景、读韵律,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在一遍一遍地朗读过程中,完成了作品内容和情感的体味和背诵等学习目标。

七年级的古诗文教学模式发生明显的变化。首先,升入初中,科目增加,学生分配到语文上的时间相应减少,但课堂容量明显增加,教师会将课堂的部分内容以预习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完成。这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次,课堂上不再局限于朗读、背诵等,教师更注重对文本深层次的解读,通过引导、启发、勾连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等独立鉴赏的能力。

二、小初古诗文教学问题分析

在第三学段,“新课标” 对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教学要求,但在实践上被很多教师忽视。因此,到了七年级甚至到了八九年级,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难以适应初中古诗文学习的模式。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两个学段间的教学出现了明显的脱节。两个学段间缺乏必需的教学交流,以“新课标” 为纲,各立阵营,各自为政。而这又要归根于小初交流机制的不完善。其实大多小初教师已认识到衔接的重要性,但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由于自身专业水平有限,无从入手;岗培、继续教育中对教师小初衔接方面的专业培训匮乏;校内或校际的相关集备、研讨活动也是少之又少。教师缺乏一个实际有效的培训、沟通平台。整体的小初教学衔接尚且不能保证,就更不用说细化到古诗文教学这个模块的衔接上了。

从学生角度考虑,在小学阶段,学生尚未打好古诗文鉴赏的基础。即使在过渡期意识到衔接的重要性,在强调日积月累的古诗文学习上,小升初短短的两个月暑假,学生很难补缺补漏。同时,小学的课堂内容少,课堂时间充裕,教师会将教学任务尽量在课堂完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高。而初中的知识点远超小学,课堂上教师主要传授的是方法,需要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如果七年级的学生未认识到这点并及时在学习方法上进行调整,也必然出现古诗文学习上的衔接问题。

三、小初古诗文教学衔接策略

小初古诗文教学衔接势在必行。“新课标” 也明确提出了“加强学段衔接” 的要求。要做好衔接,需要多方面主动配合,同心协力,要知己知彼,对标互渗,[3]做到“主动拓展,双向衔接”。

(一) 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奔赴、积极拓展

对于“双向” 的定义,不仅局限于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教学相长,教因学而益彰,学因教而精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奔赴,才能让学习活动事半功倍。

一些学生反馈的古诗文学习的困难主要是: 缺乏学习的兴趣;背诵困难;理解、鉴赏困难。另外,七年级学生古诗文学习最大的困扰和五六年级学生相似,都集中在理解、鉴赏上。这和小初教师在教学上脱节的现状密不可分。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主动出击。首先,第一要务是保护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第三学段的教师以情景剧、故事创作等形式开展教学,以沉浸式的课堂让学生感知古诗文的艺术美,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第四学段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特殊事件等与古诗文内容、情感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为学生构架一个古诗文学习的框架,让学生发现其更深层次的魅力,让曾经的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其次,三四学段的教师应主动做好教学衔接工作,以“新课标” 这一桥梁媒介,了解各自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制定上下互渗的有延续性的教学方案,缓解各学段间教学相互孤立的现状。[4]第三学段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古诗文鉴赏的技巧;第四学段的教师进一步明确诗歌鉴赏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生方面同样需要主动配合。首先,学生要克服自身古诗文学习的畏难情绪,积极参与。第三学段的学生应进行古诗文的积累,多朗读、多背诵;第四学段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多尝试接触不同题材、不同作者、不同时代的作品,主动扩大自己古诗文的涉猎面。其次,积极融入古诗文课堂。第三学段的学生多主动尝试运用鉴赏技巧来理解作品;第四学段的学生在教师构架的古诗文框架中,尝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工具,积极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搜集、比对、整合,让知识框架沟满壕平,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古诗文的知识积累以及鉴赏技巧。

(二) 第三、第四学段间具体的教学衔接策略

1.不同学段作者作品的衔接(如表1)

表1 五、六、七年级相同诗人、出处作品数量汇总[5]

孙绍振老师说: “最好把作品放在谱系中,在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分析,才有可能深入。”[6]以陆游为例,在五至七年级的课本中出现了他的三首诗,均表达了他渴望收复中原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教师可以陆游生平为大背景,从第三学段开始布棋,让学生在对陆游的人生轨迹的了解中对标相应的诗歌,学习由人物生平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五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时,尝试让学生搜集和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体味情感;继而以七年级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课外拓展,让学生尝试运用学过的陆游的两首诗进行关联。七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回顾《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相关内容,再次关联相关的诗歌背景,触发学生对陆诗风格、情感的回顾,进一步在思想、情感上理解诗人。虽然两个学段间的教学点有所交叉,但从第三学段到第四学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是逐步成熟的,学生对不同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的了解也是逐步深入的,对作品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也逐步提升。[7]

在教学上,第三学段教师适当向上拓展,第四学段教师适当向下衔接,学段间有了具体的衔接点。通过共同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古诗文鉴赏的方法,有效避免了学生由小学到初中一直存在的古诗文理解、鉴赏困难的问题。

2.古诗文主题的融通

诗歌有不同的主题,以咏物抒怀主题为例,教材汇总如表2。

表2 五、六、七年级相同主题诗词汇总

咏物抒怀诗的重心不在写物,而是通过物将思想感情和人格精神委婉地写进去。常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第三学段的教师不会对写作手法进行过多的拓展,但可以稍微向上衔接,让学生有初步的概念。比如,六年级的《浪淘沙》,诗人赞颂万里黄沙一往无前的顽强精神,从而表达自己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可借此诗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借黄沙的气势来表达壮志豪情的托物言志的手法。同时可以在课外拓展部分联系到七年级的《望岳》,再次感悟诗人借泰山的高大来表达自己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托物言志的手法。接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整理,找找第三、第四学段还有哪些诗用到了同样的手法,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为第四学段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尝试“群文阅读” 的形式进行衔接。以一篇课内的文言文为主,根据内容、写法、思维等相似角度,有目的地开发组合而成一组文言文。(如表3)

表3 五、六、七年级群文阅读分类举隅

寓言类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学习通过虚构的故事感悟深刻的人生道理的方法;思辨类的文章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人物类的文章可以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的技巧。教师将三四学段的文章进行重新归类,突破了两个学段之间的知识壁垒,实现了“对标互渗”[3]“主动拓展,双向衔接” 的要求,促进小初古诗文教学的融会贯通。

小初古诗文教学衔接的角度还有很多,比如相同意象、典故、语法知识的衔接等。教师还能搭建出很多的知识框架,比如作者作品、文言词汇、背景知识、文体知识等框架。这些均可架构三四学段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螺旋上升,帮助学生逐步过渡到更高层次的学习中。这些都需要小初教师主动拓展,合力共助,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平台,实现双向衔接。

四、结语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每个学段的古诗文教学,甚至每一节的古诗文课都不是独立的,它们都是古诗文教学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古诗文教学中,时刻保有全局观,着眼于小初教材中整个古诗文教学系统,带领学生共同搭梯织网,厚积薄发,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举一反三,这样就能在语文知识系统内部逐步形成教学链,使各个学段的古诗文教学在“新课标” 总教学纲领的统领下,以最佳的构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猜你喜欢
小初学段古诗文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我看到一只小黄狗(外一篇)
我看到一只小黄狗(外一篇)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小初的火车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