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技能学困生”转化策略
——基于“并脚跳短绳”教学的个案研究

2023-12-18 06:42吴丽群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短绳结对子学练

吴丽群

(莆田市涵江区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 351111)

体育技能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体育技术及知识的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体育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1]然而,并不是每位“技能学困生” (以下简称“学困生”) 都能顺利转化。笔者通过走访、电话调查莆田市城镇19 所在校生超过2500 人的大班化学校的体育教师发现: 城镇大班化学校中高年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受关注度不够、活动量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体育学习能力存在两极分化,害怕体育学习、逐渐被边缘化的“学困生” 占所调查学校四至六年级学生总数的0.31%。为此,笔者通过长期实践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3]这一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避免学生边缘化,成功引导、转化“学困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本文以“并脚跳短绳” 学习的个案研究为例,探讨该类学生的转化策略。

一、生生互助,诱发积极参与

在四年级体育教学中,跳短绳是体质健康的测试项目。笔者所在的莆田涵江区,学生自幼儿园阶段已接触跳短绳这一运动项目,学龄前幼儿进入小学前已有约50%掌握跳短绳的基本技术动作。此外,在水平一阶段,笔者学校已安排专门的并脚基础跳法的学习课,且连续体测了三年,加之四年级学生协调性较前有较大进步,因此笔者认为只需一节课的课内技能改进、督促以及课外的结对帮扶,“学困生” 们便可快速提高该技能。

【实施策略】 异质互补结对子

异质互补结对子是指组建优等生与“学困生”一对一结对子,利用差异弥补差异,明确以优等生帮扶“学困生” 提高技能水平为任务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合作学习小组,以达到互助合作、转化“学困生” 的目标。

【观察记录】 (见表1)

表1 五位“学困生” 学习任务观察分析记录表

笔者在第二课时检验时发现,上节课的五位“学困生” 中,有四位原本每分钟跳20-30 次,第二节课测试均达每分钟55-70 次,他们的技能水平已大幅提高。由以上案例可见,在对学生进行“辅差”时,如遇技能相对简单的学练内容,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行帮扶结对子,创设宽松愉悦的学练氛围,加上同伴的支援,能诱发学困生积极参与,省时省事又不影响其他学生学练,帮扶效果显著。

【结论】 异质互补结对子为“学困生” 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及责任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目的。虽然该策略简单实效,但仅适用于某些“学困生”,对个别“学困生” 的转化缺乏针对性,无法践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 》“面向全体学生” 的理念,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师帮扶,引发深度学习

(一) 摒弃偏见,心理疏导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中一位“学困生”小宇(化名) 在结对帮扶中,刚开始很努力,最终却收效甚微。为此,笔者将两“师徒” 叫到身边仔细询问,小宇沉默不语。其他同学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老师,是小宇他都不听小老师的话,老是拿着绳子站在那里不练习。” “老师,我告诉你,他很笨的!” “老师,小宇很懒!” “他不爱说话。” “他一上体育课就躲起来。” “老师,别人一说他,他就一言不发!” ……

原来“学困生” 要面对那么多的负面看法,此时疏导势在必行。于是,笔者当堂教育了全班学生:当别人遇上困难时,我们应该多鼓励并主动帮助他,而不能只看到他的缺点。很多学生认识到了错误,主动向小宇道歉。笔者课后还单独向小宇了解他的兴趣爱好,与其探讨如何克服困难,鼓励他做一个男子汉,并与之约定利用课余时间避开众人,对其进行单独辅导,设计针对性练习。果然,从此以后他的课堂学习态度开始变得端正、积极。

【实施策略】

1.立德树人第一位。偏见与歧视是造成学生学习阻力的重要因素。体育的育人功能内涵丰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如良好的体育道德、在体育活动中爱护和帮助同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教师应教育学生对“学困生” 不指责、不嘲笑,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做一个能够合作和善待他人的人。同时,应教育“学困生”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人交流,积极应对困难。

2.了解学情人为本。对学生进行精准的分层和帮扶,应提前了解学情,因此,笔者在接手新班级的第一课时,总是采用问卷调查(请学生分别写出自己最喜欢的项目、最拿手的项目、最害怕的项目、最不喜欢的项目等) 以及与前任教师对接的方式,提前设计分层练习。

3.分层教学不可少。受性别、兴趣爱好、需求、理解能力、技能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约束能力、体质等因素影响,相同年龄段同一性别的学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遇上类似小宇这样因为各项身体素质能力弱而逃避学习,或即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却总是收效甚微的特殊情况时,教师尤其应认真关注,在课堂教学加强课堂观察,在课后辅导中加强师生交流,因材施教,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受益。

4.互帮互助有前提。对技能学习特别差的学生,应慎用“结对子” 这一互帮互助的手段。在教师促成“结对子” 时,应考虑双方意愿,而非单方面指派所谓的“优秀生”,还需考虑各方面问题(如学困生的个性化特点、男女生性别的差异、学生之间是否熟悉、性格是否互补、相处是否融洽等)。不合适的“小老师”,不仅对“学困生” 没有帮助,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值得一提的是,极少部分“学困生”的技能学习水平与同龄人差异悬殊,若无合适的“小老师”,教师只有亲力亲为,找出其“困” 学的根源,再针对性地改进,方可不让其走弯路,最终促使其乐学、会学。

【观察记录】 (见表2)

表2 小宇学习失败任务观察分析记录表

“学困生” 除了协调性差、学习技能相对同龄学生耗时较多的共同点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此类学生心理较为敏感、脆弱,容易将他人对其的正常评价理解为嘲笑,易形成消极悲观的思维模式。

【结论】 以人为本,了解学情,应摒弃偏见,多措并举,对“学困生” 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和帮助往往可促使他们敞开心扉、改变学习态度,防止被边缘化。

(二) 因势利导,深度学习

在单独指导时,笔者发现小宇跳绳的技术动作如同初学跳绳的幼儿,一开始尝试甩绳是由体前向后反向甩动,且以肩为轴抡动大臂,甩绳与跳绳同步进行、没有时差,且以屈膝半蹲姿势跳绳。究其原因,除心理素质较差外,还因其协调性及大肌肉发展较同龄人滞后,以致运动能力弱,接受能力差,不喜欢体育运动。于是,在前两次辅导时,笔者并不要求他学习跳短绳,只是带他一起合作双人跳,当他体验到跳绳乐趣、不再害怕跳绳时,再对他的跳绳动作进行指导。

关于甩绳问题,笔者通过演练,对比两个动作对成绩的影响和效果差异,让小宇明白正确的甩绳方法为:上臂贴体侧,生肘自然弯曲外展,手腕发力甩绳。同时,辅以徒手空摇绳、单臂手腕甩对折绳练习、腋下夹物品摇绳练习来纠正错误动作。至于上下肢摇绳和跳绳没时差的不协调问题,则采用徒手模仿摇绳时口呼“甩、跳、甩、跳”,单臂摇绳、绳触地同时跳跃喊“跳”,[5]上肢甩绳后单脚向前跨步行走过绳等由慢到快的练习方式。在改进技术动作之后,小宇体验到了成功,获得了学习的动力,随后再布置其课后巩固练习。

【实施策略】 强化技能体验成功

在“学困生” 敞开心扉解决了心理问题后,教师适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技能指导是关键。教师应深度剖析学生技能学习存在的问题,降低难度,激发学练兴趣,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观察记录】 (见表3)

表3 小宇学习任务观察分析记录表

【结论】 抓住运动技能的本质教学,是体育永恒的话题。学生需通过技能学习增强体质,并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个别“学困生” 往往因各种原因难以掌握动作技能。为此,只有了解其动作发展水平,降低对其技能学习的要求,选择适合其能力水平的针对性练习进行教学,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校联动,强化全面育人

正当笔者在下一节课信心满满地期待他“化蛹成蝶” 时,却意外地发现小宇不仅技能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在征得他的同意下,要求他在家练习时与教师视频。原来问题出在家长对孩子的学练过度关注: 孩子一边练习,家长在一边喋喋不休地指责、批评,整个学练过程充满紧张压抑的气氛,从而导致了孩子的练习状态不如人意。为此,笔者及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 孩子学练跳绳技能时一般无需家长陪护,后者只需留给孩子自主练习的时间及空间即可;如确需陪护,家长应不对其做任何技术性指导,在交流时以激励为主;每节课后,笔者会及时与家长反馈,今天孩子学了什么,回家要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在课余指导时,笔者对小宇的技能学练依然执行最低要求,只要其努力地学练,动作再生硬也不会指责,只鼓励他“很好” “就是这样” “继续坚持”“你进步了” 等。待他掌握了第一个要求(甩绳走跨过绳),予以充分肯定并增强其自信后,再做作一步要求(逐渐加快走跨绳),直至掌握甩绳及跳绳的时差之后,再要求其由慢到快地完整练习(并脚跳过短绳)。至于小宇跳绳时常出现的非刻意条件反射性做出由前往后的甩绳动作(该动作常见于初次尝试跳短绳的幼儿身上,原因为上肢及躯干大肌肉发展顺序的问题),症结为其大肌肉发展较同龄人滞后且协调性差。为此,笔者在他每次基本的技能学练后,增加了上肢、躯干后背部大肌肉的针对性训练(如立卧撑、俯卧撑、推小车等)。

经过两星期的课内外学练,家校联动,技能、体能、心理多措并举的强化学练,小宇的跳绳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开始敢于主动向同学展示学习的成果。在受到同学及家长的肯定后,小宇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学习跳短绳的热情不断高涨。他现在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跳绳技能,并饶有兴趣地学起了花样跳绳,体测时还跳出了一分钟147 次的好成绩。

总之,面对极少数体育学习能力特别差的“学困生”,教师需加强课堂观察,关注其技能体能,呵护其脆弱的心理。此外,应加强家校联动,深度剖析孩子厌学的诱因,找到“学困生” 的“困” 之所在,帮助其树立信心并予以攻克。

猜你喜欢
短绳结对子学练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温暖的传递
活用短绳 激发课堂
“小抄”变形记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指导青年教师教好课、带好班的做法与体会
教学有招:探讨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实效 妙用短绳 有效增强学生下肢力量
教学有招:探讨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实效 妙用短绳发展上肢力量
教学有招:探讨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实效拓展短绳功能 发展柔韧素质
青年教师的培养,从“结对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