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戏剧应用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创新思考及意义

2023-12-17 02:47:10曹扣刚
求知导刊 2023年28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小学音乐

曹扣刚

摘 要:创造性戏剧具有参与性、即兴性、创造性等特点,将其融入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有助于实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创造性戏剧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特点以及两者间的关联,总结了将创造性戏剧融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现状及意义,提出了将创造性戏剧应用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创造性戏剧;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创造性戏剧的互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的过程中活跃思维。近年来,创造性戏剧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已经在实践中凸显。新课改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将创造性戏剧和小學音乐欣赏课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发展小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一、创造性戏剧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概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指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性戏剧教学是指教师以相关文学故事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戏剧化的表达,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1]。创造性戏剧具有参与性、即兴性、创造性等特点。在创造性戏剧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扮演角色,其是一种即兴的、以过程为中心的、非演出的教学。学生在参与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可深入感受戏剧内容,了解戏剧组织过程,获得独特的感悟,同时获得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音乐欣赏教学具有独特的性质,其与唱歌教学、乐器教学不同,音乐欣赏教学要求欣赏者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官,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感悟音乐的深刻内涵。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将创造性戏剧融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形式,如角色扮演、情景设定、即兴表演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对音乐作品进行思考和探索。

此外,将创造性戏剧融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了小学音乐的教学要求,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相应规划(如表1)。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情景表演,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2]。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需要具有创造性和体验性的教学作为支撑。而创造性戏剧的创造性、互动性、体验性恰好能满足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需求。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充分应用创造性戏剧,有助于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具体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热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体验氛围,帮助学生直观地学习音乐创作技巧、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认知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思维。

二、创造性戏剧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一)理论认知有待提升

目前,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是一种主要的音乐教学理念,其强调“原本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感,要求教师从动作、舞蹈、语言、故事、戏剧等方面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3]。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认识不足,虽然应用了体态律动、声势律动等教学方式,但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感,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此外,部分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而是直接将相关概念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难以产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阻碍了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此外,部分教师缺乏对创造性戏剧的全面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单纯追求对创造性戏剧的运用,忽视了对音乐材料的把控,出现了“为戏剧而戏剧”的情况,导致创造性戏剧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教学引导有待优化

创造性戏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角色扮演,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和即兴创造,使创造性戏剧有效融入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常以固定的音乐形象或音乐剧本限制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导致学生对音乐材料的感悟和理解不够深刻。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对相关概念理解片面,不重视引导学生,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相关概念或理论的认识不全面,对相关知识掌握得不牢固,音乐鉴赏能力发展受阻。

三、将创造性戏剧应用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策略

(一)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创设生动、科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

若想将创造性戏剧有效融入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需要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为学生后续的即兴表演做好准备。首先,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音乐情境。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基于音乐材料,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利用手势、语言、表情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利用多媒体将情境具体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材料中的场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展示的内容应该具备开放性特点,能为学生表演相关音乐情节提供想象的空间。最后,布置相关场景。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为形象思维,在将创造性戏剧融入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时,无实物表演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让学生理解表演的目的。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场景的方式创设直观的情境,而后引导学生利用道具进行表演,使表演更生动。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动物园、马戏团、丛林等有趣的场景,引导学生利用相关道具进行表演,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参与者模拟材料中的某一角色的行为,或者利用道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角色的思想和行为诠释出来[5]。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中的角色扮演主要是为了体现音乐形象的相关特征,学生可基于原有音乐形象发挥想象力,开展创造性的表演。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通过角色扮演,能更好地体验和表达音乐。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音乐材料中的形象进行理解和欣赏,指导学生探索音乐形象的特征,总结不同音乐形象的共性和特性;其次,教师要对音乐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创设相应的表演背景,并结合分析结果引导学生模仿和表演,使学生深刻感知音乐形象;最后,为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相关角色的认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即兴对场景进行补充和延伸,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体态律动

音乐中的体态律动是指将身体作为乐器,以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中的相关要素,以动作的变化表达要素的切换。进行体态律动是学生直接感受音乐的节奏、音调、情感、形象等变化的方式,也是将创造性戏剧融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方式[6]。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需要应用体态律动来带领学生欣赏音乐节奏的变化,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适当的体态律动。例如:通过变换点头、踏步、前进、后退等动作表达节奏的律动;在表现音调时,通过抬手、踮脚、下蹲等方式感受音调的走向。此外,通过体态律动,教师还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音乐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不同的音乐形象设置不同的动作,同时跟随音乐的变化改变相应的动作,而学生可以根据动作的变化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舞动,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自编动作,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飞跃彩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感受音乐的旋律,通过改变身体的动作,如起伏、下蹲、起立等,表现音乐的律动性,使学生沉浸式地感受音乐的节奏;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的起伏进行律动,以双人合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感受音律的变化,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造

即兴创造是指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感悟,基于音乐节奏与音调的变化,结合已知的知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发地将音乐场景展示出来。在即兴表演中,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能更深刻地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即兴创造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音乐欣赏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7];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梳理所领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对自身、对社会等的认知能力。此外,组织学生进行即兴创造,有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要素和音乐的表现风格,以演唱、念白、舞蹈、戏剧等形式展示音乐元素,使学生先形成深刻的感悟,再进行即兴创造。

以《海上风暴》的教学为例,在授课前,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海洋情境,如播放轻音乐、对教室进行简单布置等,而后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理解音乐内涵和相关的音乐形象。而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即兴表演,如扮演随着音乐节奏律动的小螃蟹、金鱼、水母等音乐角色。伴随着《海上风暴》的旋律变化,场景发生变化,学生扮演的角色四处躲窜,可生动地展示海上风暴到来的场景。

结语

将创造性戏剧教学应用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不仅能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能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戏剧教学在音乐欣赏課中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刘诗文.创造性戏剧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以《那不勒斯舞曲》为例[J].中国音乐教育,2022(12):11-17.

白洁.创造性戏剧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途径[J].新课程导学,2021(22):36-38.

武滔.幼儿创造性戏剧表演游戏的组织策略[J].广西教育,2020(41):154-156.

张楠.儿童创造性戏剧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发与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6):185.

周嵘.创造性戏剧游戏与小学音乐活动的融合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2(3):13-16.

郁阳.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体验式”教学策略[J].教书育人,2023(7):59-61.

韩娜.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社会发展:跨越时空 经济基础论文集(一).廊坊: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3:2485-2491.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小学音乐
敢“问”路在何方
谈欣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7:23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9:18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9:58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