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才让
摘 要:农村寄宿制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农村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力度不仅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更是促进农村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文章针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德育的有效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德育方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学校建设,优化农村教育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两类学校,妥善处理好学生就近上学与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关系,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利用教育资源,進一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在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的过程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是重要的内容。但目前来看,农村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小学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
一是对德育管理缺乏重视。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一些农村寄宿制小学将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师的奖惩、晋升挂钩,部分教师过分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还有一些学校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未能找准落脚点,导致德育成效不佳 [1]。
二是未能有效整合资源。在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挖掘教材、学校德育资源,家庭、社会资源也不可忽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一些农村寄宿制小学未能联动多元主体,形成“家庭—学校”互动管理机制,与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不足,德育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三是德育管理制度不适应本校情况。德育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与本校的实际相匹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部分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尝试构建德育管理体系时,简单“依葫芦画瓢”,照搬城市小学的模式,没有充分考虑本校的现实情况,导致得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增加师生压力。还有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呈现机械化状态,相关人员片面按照标准行事。比如,一些学校制订了积分制度,本意是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展现道德之美,但由于缺乏教育引领和内涵解读,学生为了给自己所在的班级加分,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这反而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涵养。
四是德育活动时间少。引导小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有效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有效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身心发展。但部分学校在时间规划方面不够科学,未能预留充足的德育时间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五是师资力量不足。这制约着学校德育课程、活动的开展。由于人才紧缺,农村寄宿制小学中的教师大多身兼数职,难以精准细致地针对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寻找解决对策,在个人专业能力、德育素养提升方面也有所欠缺,因此德育工作很难高效地展开。
(二)家长方面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校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学习成绩,只关注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对德育缺乏重视,未能协助校方做好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存在错误的思想认识。这不利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深入落实,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德育管理的意义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涉及的学生数量较多,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培养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素。培养学生要从德育课程的实施入手,农村小学有计划、有规则、有目标地落实德育管理工作,结合本校实际完善德育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农村寄宿制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并通过密切家校联系,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缺位,让农村寄宿制学校真正成为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三、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方法
(一)转变和创新德育管理工作理念
学校德育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小学要认识到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学校要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指导文化实践和德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3]。以人为本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德育管理工作要从师生实际入手,实现个性化管理。同时,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引导本校的教育管理人员积极接受和采用先进的德育理念,学习先进德育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和专业能力。
(二)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不仅要重视德育课程的顺利开展,还要注意德育实施的方法途径,构建多样化、人文化、校本化的德育模式。
品德教学活动应是多种形式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可以结合时令佳节,组织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设置专题舞台,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可以利用学校校刊、板报等资源,引领学生主动前进、勤奋求学;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举办专题班会、周会、每月总结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认识并总结自己在某个阶段中的付出、获得和不足,从而真正完善自我[2]。德育实践活动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品德素质。
(三)畅通沟通渠道,促成家校合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学校应重视与家庭的合作配合,寻找适宜的家校沟通方式。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家访,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时间,与家长沟通交流,传递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状态[4]。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现状之后,教师可以制订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目标,选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同时,家长的加入有助于减轻学校的管理负担。
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借助现代化新兴技术,完善信息接受渠道,通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促进家校的高效沟通,使家庭和学校能够统一目标,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成长问题,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5]。
(四)立足生活实际,提炼德育素材
生活是农村寄宿制小学德育的源头。把农村的青山绿水和纯朴的邻里关系等融入校本德育教学活动,把源于农村生活的乡土人文内容引入课堂,能够创建反映新农村日常生活的道德场景,给广大农村学子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提炼贴近实际生活的乡土材料,不一定要严格地按照课程知识顺序进行,但必须体现真情实感,富有伦理道德和乡土精神,以反映学生道德理想与情感发展的内在一致性要求[6]。
农村小学要做好总体规划、具体组织和全程督导。学校应与相关培训单位、社区文化站等形成长期协作关系,为乡土人文课程化研究提供足够的人才保证和条件保障。教师是乡村文化教育和传播的重要推手,而学生是德育学习和实践的主体。学校要通过开发构建乡土德育课程,引导师生传播优秀乡土文化,涵养道德素养。
(五)建构全方位教育評价体系
农村寄宿制小学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多样化拓展教育评价手段。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各模块的精准研究,在细枝末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一一对应的操作安排,保证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个性定制的方式能够在考核过程中避免学生出现抄袭问题,提升实践考核的准确性,从而达到课程考核的公平化、准确化、实用化目标[7]。同时,学校要联动多元主体,使学生、家长、教育部门参与德育评价过程,提升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此外,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重视寻求相关部门的力量,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和教育设备,以更高质量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吸纳优秀教育人才,提高德育管理实效。这是德育评价优化开展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农村寄宿制小学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小学教育中的互动性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掌握自己感兴趣的、对自身发展有益的信息,实现自我教育,进一步完善自身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后利用新媒体有针对性地协助他们攻克阻碍,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另外,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培育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甄别信息的意识,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谋求新的发展,自觉抵御不良信息。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引导学生科学看待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充实生活,拓宽视野,避免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8]。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寄宿制小学要正视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加强自身建设,明确德育管理目标,改善德育管理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管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提升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落实德育工作,对于推动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陈丹琳.寄宿制高中学生德育量化积分管理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2022.
沈尧.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J].幸福家庭,2020(11):68.
李伟宏.动漫环境影响下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27-28.
谢爱兴.农村寄宿小学学生德育的现状及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7):69,71.
陈杰.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家庭生活指南,2018(12):216.
何明康.浅谈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方法和途径[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北京: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6:504-505.
王强.农村寄宿制小学德育途径探索[J].考试周刊,2018(94):33.
康健.浅谈教师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