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雄
【摘要】本文在深入分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要旨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落实该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实践路径:提炼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创设单元学习情境,系统设计学习任务;实施过程性评价,科学设计评价量表。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要旨;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力。如何准确理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旨,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指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义教新课标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1]这一表述明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落实到教学层面上,其教学要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前提。根据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科学故事、智慧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文本的阅读,通过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学习方式,在猜想、验证、推理中把握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并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加以运用。
其次,提升思辨性读写能力。思辨能力是提升理性思维的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内核。在阅读中,学生通过梳理观点、推测分析等探究性活动,区分事实、观点、材料及其内在的逻辑;以正确的价值观念,识别作者的立场、观点及情感、好恶;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提高思辨能力。
最后,培养质疑和反思的习惯。质疑和反思能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是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求真知的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和反思的习惯,能帮助学生客观、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事物,随时反思、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培养理性精神。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践路径
明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课标要求及教学要旨,如何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呢?本文以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探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践路径。
1. 提炼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1)围绕“思辨”,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虽然风格不同、文体各异,但都展示了智者的奇思妙策,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理想载体。《自相矛盾》是古代寓言故事,需要学生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是古代智慧故事,需要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学习打破常规思路的创新思维;《跳水》是国外的小说,读者可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感受船长急中生智、处变不惊的智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都提出了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及理清人物思维过程的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从结果出发,通过概括、分析等思维方式,推想人物的思维过程,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交流平台”对“如何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进行了提炼总结,提出推测人物思维过程及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方法:先分析情况,再选择办法。单元习作要求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构思一次“神奇的探险之旅”。“合理的想象”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合乎故事发展的逻辑。学生在创编故事时要将人物、场景、装备、险情等建立起联系,体现故事构思的理性思维,将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写具体,创编出有思维含量的探险故事。
基于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可以提炼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破解思维的密码,感受智慧的力量。以“复盘思维讲述故事,发展思维创编故事”构建单元学习任务:通过讲述故事还原思维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合理想象,运用思维方法创编故事。
(2)聚焦主题任务,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从学情来看,五年级学生对于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已有过多次训练。因此,此次讲故事的能力提升点是发展思维能力,讲述故事时需要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还原人物的思维过程,并用具有一定逻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单元学习主题为统领,聚焦学习任务,综合学情分析,可以确定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
·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思维火花。
·能借助思维導图理清故事的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梳理人物的思维活动,借助图示讲故事。
·能借助图示复盘人物的思维过程,学习“先分析情况,再选择办法”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在生活中运用科学思维的能力。
·创编思维故事,运用“分析情况—选择办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将探险故事中的险境及找到脱险方法的过程写具体。
以上单元学习目标聚焦思维能力的提升,带领学生经历“感受思维—梳理思维—学习思维方法—运用思维”的进阶发展过程。梳理思维,复盘人物的思维路径,以及深入理解文本是重点学习目标,贯穿单元学习全过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编探险故事,既是学习重点,又是学习难点。
2. 创设单元学习情境,系统设计学习任务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要整合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联结学生生活,创设学习情境,系统设计学习活动。
(1)创设单元学习情境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能统领整个单元,设置较长周期的学习情境;二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三是要设置有一定挑战性的复杂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践探究,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围绕“破解思维的密码,感受智慧的力量”这个学习主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单元习作要求,可以创设如下单元学习情境:学校将举行“最佳探险故事”征文评选展示活动,本单元我们将跟随故事中的人物破解思维的密码,构思探险故事,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在单元学习情境的统领下,单篇课文教学也可结合课文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如《自相矛盾》一课,可以创设如下情境:看完这个故事,大家觉得楚人的行为非常可笑。楚人究竟错在哪里?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呢?让我们组成“楚人帮帮团”,一起帮助他找到原因,解决问题。这种与生活高度关联的真实情境,能让学生感受知识的意义与价值,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系列学习任务
整合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和资源工具,本单元可设置三个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并对学习活动进行整体设计。
任务一:讲好智慧故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1:阅读智慧故事。要求学生自主识字,阅读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在把握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活动2:分享智慧故事。搜集更多古今中外的智慧故事,并进行拓展阅读,举办“智慧故事分享会”,感受智慧的力量。
任务二:破解思维密码。根据不同的故事,设计三个训练思维的实践活动。活动1:成立“楚人帮帮团”。围绕“其人弗能应也”这个问题,设计“楚人错在哪里”“楚人为什么错”“帮帮身边的‘楚人”系列学习活动。活动2:打开“思维的暗箱”,围绕“孙膑为什么能反败为胜”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孙膑思维的密码。设计“假如你是孙膑,该如何说服田忌”“赛场解说员”“学做小军师”三个学习活动。活动3:召开新闻发布会。假如你是船长,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开枪命令孩子跳水”,你该怎么回答?
任务三:创编探险故事。阅读了古今中外的智慧故事,破解了思维密码,学生还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探险故事。活动1:险情“连环套”。请学生自己选择“人物”“场景”“装备”等构思2~3处险情,完成故事创作。活动2:故事“品鉴家”。与同桌交换阅读,从读者的角度推敲历险情节是否合理,提出修改意见。活动3:作品“展示台”。展示修改后的习作,评选“最佳探险故事”,并推荐到学校“优秀作品展示长廊”展出。
任务驱动下的系列学习活动,形成一个彼此关联、进阶发展的活动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合作探究。同时将单元学习材料进行优化、重组,使学习主题更聚焦,探究更有效。
在教学中,教师可提供适宜的教学支架。例如,在“楚人帮帮团”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发现楚人思维的漏洞,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如“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有怎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这与楚人之前说的哪句话相矛盾?借助表1 引导学生梳理体现楚人思维过程的关键词句,思考“不管出现哪种结果,都与楚人之前说的话相矛盾”的含义。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时成立,楚人的简单思维,导致其顾此失彼;明白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看待世界,形成严谨的思维。又如,在“打开‘思维的暗箱”活动中,可以结合课后习题列举的对阵方法及相应的结果,通过观察分析、推测比较、选择判断等思维活动,体验孙膑的推演过程。通过图示比较和实际演练,还原孙膑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发现孙膑排兵布阵的创新之处。
3. 实施过程性评价,科学设计评价量表
义教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2]。
(1)评有方向,构建单元评价体系
义教新课标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突出评价的科学性与整体性。实施任务群教学时,要立足单元整体,依据单元学习目标,为每个学习任务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明确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构建单元评价体系(见表2),使“教—学—评”融为一体。
(2)评有标准,科学设计评价量表
在单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单元整体目标和子任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動,研制相应的评价量表,以评促学,促进目标的有效达成。例如,在完成活动“打开‘思维的暗箱”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如果你是孙膑,请用上思维的三把“钥匙”,借助对阵图说清楚你的思维过程,让田忌相信他能够获胜。教师可借助评价量表(见表3),提出与目标一致的评价内容,引导学生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说清楚孙膑的思考过程。
单元教学过程中,整体构建单元评价体系,科学设计评价工具,引导学生对照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自主学习,并依据评价标准对同伴的学习做出客观评价,提出合理建议;教师也能依据评价标准适时点评,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断优化调整教学方式。以评促教、以评促学,通过过程性评价,推进真实情境中任务的实施和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有效落实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9,48.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JK19AJC00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