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经典吟诵在农村小学传承的有效途径研究
课题类别:德州市教育教学研究一般课题
课题编号:DZ2020yb016
学生在启蒙阶段接触经典吟诵,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可以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家庭阅读氛围较差,对于经典文化接触较少。结合学生实际,课题组因地制宜开展经典吟诵传承的研究,引导师生及学生家长以经典为友,弘扬传统文化,推进“ 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的建设。
创设经典文化环境,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了图书角、班级墙报、校园广播等的建设。学校着力打造“文化走廊”,让一面面墙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宣传栏、走廊、班级文化墙等处按主题进行布置,让学生感受经典,潜移默化地受到经典的熏陶。
融合分級阅读,推进经典吟诵。课题组采用融合分级的形式推进经典吟诵。有学科间的融合,将经典吟诵与语文、音乐、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进行融合;有不同年级间的融合,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把吟诵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在学习资料的使用上,既有统一的校本教材,又有分年级的不同教材;在学习安排上,既有分年级、分社团的教学,又有统一学习。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长。
将经典吟诵融入校本课程体系。经典吟诵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吟诵教学资源匮乏,适合小学生吟诵的教材并不多。我们跟随专家进行了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和本校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母语如歌》。教材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经典文本,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编排。通过开设社团和教师课堂教学两种方式,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教学,师生共享吟诵经典之美。
开展亲子阅读,共建家校吟诵共同体。本课题研究重点从提升家长吟诵素质入手,邀请家庭教育专家进校讲座,分享阅读的意义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关注家庭教育,开设家长学堂,建立书香家庭评选机制。鼓励家长加入家庭阅读俱乐部,让优秀的亲子阅读家庭作为榜样引领,进行汇报展示,带动更多的家庭去阅读。亲子吟诵课堂培训以现场授课与线上直播的形式同步进行,可为不能到现场学习的家长提供方便。课后,教师通过培训交流群展示大家的学习效果,与学员交流讨论,为大家答疑解惑。
搭建多种平台,夯实吟诵成果。从学校、班级和学生层面分别设置目标要求,并提供活动平台,保证活动有效落实。如每学期举行读书小明星评选活动,每学期组织开展“ 相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等。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和资源,促进经典吟诵的有效落实。
采用多元评价,建立长效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如收集家长和学生的日常亲子吟诵作业、日常吟诵打卡,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又注重终结性评价,总结优点与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如评价亲子吟诵培训学习成果时,可以采用笔试加面试的方式。
课题组立足学生及学校实际,因地制宜,从家庭阅读小环境到学校阅读大环境,创设多种途径,让学生浸润在经典文化中,享受经典吟诵之美。
(山东省德州市天衢新区赵宅中心小学 方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