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
摘要:近几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2020年我国教育部提出鼓励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高校智能支持作用和科研能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进而随着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对学生综合素质所提出要求也日渐升高。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因此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创新创业的实践入手,以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以“创新创业比赛平台”“校企合作联盟”及“大学生孵化基地”三个载体为依托,打造本校创新创业团队,践行本校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针对高职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路径探索提出建议,借此推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长期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践导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引言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发展和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索符合本校发展目标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对各高校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高职院校是非常必要的。各高職院校及高职本科技术大学在探索实践开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实践模式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要坚持以实践导向为基础,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定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界定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指学生通过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自发组建团队,开展具有原创意识和开拓性质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服务社会创造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学生具有创新渴望和精神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二是创业,这需要以学生创新为基础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当前尤其疫情之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环境下,大众创业已经涉及社会中各行各业,为国民的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提供了全新的思维和价值观。
(二)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可以有效的解决高职学院毕业生低学历、就业难的根本问题,也能够让高职学生通过自我的技能和社会价值得到大众的认可,更好的诠释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育教学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创新和创业是相辅相成,创业是创新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创新为创业提供全新的思维,构建创业思维体系,不断通过创业修正创新思维的实践性,通过创新思维不断给予创业新的鼓励,帮助实现优质创业的必要途径。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构建院校平台,基于学生创新机会,允许学生建设相关专业创新团队并给予相关的经济和学院政策扶持。职业院校教师需要负责帮助学生孵化项目,带领学生从创新到创业,真正发挥高校的智力支持服务作用。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不足
(一)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双创能力思想意识的培养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高质量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在毕业后,通过院校招聘或者校企合作企业直接进入企业原有空缺的技术岗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工种单一陈旧,收入水平不高,学生工作积极性也不足,这就是没有发挥职业院校的教育特色,没有调动起学生创新创业的时间能力。企业也反馈学生在岗位就业后没有青年学生的朝气和院校创新能力,产品和技能都没有得到新的提高,这就是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的原因。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这方面的培养和认知,这也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学生的双创意识不足,主要还是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不重视,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没有构建符合本校专业特色发展的学生双创教育体系,进而没有具体的教学课程和项目[1]。当然还有很多学生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获得片面的案例,片面的认为失败是创业,尤其是职业学校学生的自主创业案例多半是失败告终,没有得到正面的、全面的鼓励和讲解,不愿意面对失败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自主创业和创新的意识就会更加淡薄。
(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职业院校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并未形成专业的创新创意课程体系,该课程的学科教学以及实践课程存在严重缺失,无法完成体系化的教育培训。当今我国绝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中已经加入了创新创业课程,表面上来,该课程的教育体系已经趋近于完善,但该课程的落实效果不佳。有研究数据表明,当前在职业院校中,接近2/3的学生并不了解校方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也并没有参加过该课程的培训。
(三)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很多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及专业教学能力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双创培训,对双创课程的理论和教学方式方法上不够了解,所以很难根据学生的学情,设置符合学生成长的创新创业课程。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仍然是“偏理论轻实践”,没有通过身边具体的实践项目进行展开讲解,更没有为学生设定相关实践项目的具体教学活动,严重影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能力本身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只有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学生才能够在不断试错的过程当中获取知识。
三、实践导向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实践路径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在 2019 年7月,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会”,2019-2022 年期间,学院不仅为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励志讲座,同时邀请校企合作企业专家和全国知名高校创新创业团队专家“现身说法”,以此拓宽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2021年成立了市级“众创空间”,2019 年我校创新创业团队获得全国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得甘肃省金奖,2020年-2022年组建校园创新创业团队参加甘肃省第七届、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得5个银奖、4个铜奖,2022年参加“学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2021获得甘肃省最受中学信赖高职院校荣誉称号,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创新创业教学中的成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好评。学院也将在未来努力提高职业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为突破点,开设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的双创课程,让更多专业技能强的教师参与学生双创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教学质量,充分满足教改需求,学院对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途径予以探索,详细如下。
(一)鼓励学生创业,创建实践工作室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创业,为学生组建挖掘创新项目的创意工作室,聘请专家或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挖掘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优质创业项目联合当地政府进行合理孵化。
(二)建设多元化实践基地平台
校方根据学生组建团队和专业,引入优秀企业合作,共建团队共同孵化项目,让学生项目服务社会。例如2021年我校通国校赛、省赛选拔出了校园项目团队“智能稻草人团队”,联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武威福兴泰农业合作社、武威气象局和武威聚众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一支以物联网+互联网服务河西当地的农业科技发展团队,团队在一年之内研发了针对国内现有温室大棚监测控制系统存在的监测环境变量单一、实时性差、成本高等问题,集互联网+大数据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一体,依托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和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环境数据采集、传输,采用ARM嵌入式系统对采集到的环境参数进行精准计算和处理,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分析、預警、决策、调控,研究出了基于多数据融合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团队在短短一年中采用技术+产品+服务高度融合的模式,向农户提出产品和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单位智力支持作用,为农户提供增值服务,从而针对不同农作物生长特点,提供符合农作物生长需求的精准大棚环境管理方案。同时还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组建农业专家资源库,在手机APP平台和Web端操作界面嵌入农业作物种植技术资源库及专家库,对农户进行科学种植的在线指导和新员工培训,帮助农户科学种植,真正做到科技兴农,解放当地农业生产力,大幅降低人工生产劳动强度,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
(三)贯彻全方位、高质量的教育方针
将学校、企业以及政府三者结合,三方面共同努力,贯彻全方位、高质量的创业能力教育方针,建立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个人能力。学生在创新精神的指导下优化创业计划,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教育体系,调动起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调整校内的资源配比,引入校外社会资源,开展校内、外合作,完善创业实践路径。
(四)以学生主体及市场需求出发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围绕学情及学生需求开展。同时教师也必须要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导向,坚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学院在2021年、2022年组织教师参加SYB创业导师,并考取证书,在校内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教师授课,每周8课时,在创新创业课程中,涵盖了当前市场经济走向,融入创业相关法律和市场营销知识让双创课程在校内有序开展。
(五)引入“互联网+”及信息技术
在新的社会经济体系下,“互联网+”技术也已经渐渐走入了大众视野。可以结合新媒体技术,实现高科技技术手段下的创新创业教学。通过新媒体和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让学生紧跟时代节奏,在新时代背景下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优化学生服务社会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并及时反映出学生的实践成果。学校不断鼓励学生自主开展互联网创业,以互联网电商或者互联网物流等课题为主,促使学生自主规划项目内容、创业方案及创业计划,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新媒体运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团队管理和运作能力[2]。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失败,逐渐掌握创业风险,总结规避风险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而培养学生不断拓新、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品格。
为加强我校学生创业的实践性,学院利用“互联网 +专业”推进学院院级双创平台建设,将多元主体融合,创设高标准高质量的院级双创空间实践孵化基地。学校可以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国家级或省级科研项目或与多元主体合作进行前期项目推荐,组建师生团队,在实践中转化创新创业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业实践,如“互联网 + 电商”“互联网 + 物流”等,促使学生独立规划项目内容,积极进行策略和方案筹划,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自身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决策能力[3]。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潮流趋势,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选择。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们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在当今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环境下,需要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牢固掌握了专业技工技能的前提下,不断拓展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不断发展为创业能力,在学历短板的劣势下,通过技能的创新,不断增强自我创业实践能力,可以在就业难的现实环境中获得一份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尊重。同时通过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执行力、抗风险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打造一个适合高职院校学生需求的培养模式来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各院校应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重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成立创新创业工业园、工作室,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开拓全新的人生道路,以此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实力、创业能力,为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系:1. 2021 年度兰州市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实践导向下职业院校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ZD-141);2.2021 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灌区水资源的远程精准化智能监测项目》(项目编号:2021B-610);3.2021 年度兰州市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2-ZD-142);4.兰州现代职业学院院级课题《“技能甘肃”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LX[2022]JG22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千文.新经济形势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措施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1,(20):41-43.
[2]高瑞金,孙妍妍.“互联网+”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20):35-37.
[3]刘燕.构建“课程-师资-孵化-比赛”四位一体模式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内江科技,2021,(07):8-11.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