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艾辰
摘要:新时代民族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是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要内容、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选择、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关键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和人生选择。因此,有效推进民族高校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应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深入学生的心与行、深入学生的理想与信念、融入学生的学与乐。
关键词:新时代;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这深刻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价值遵循,青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力军和主心骨[1]。高校作为培育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意识形态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
一、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中国共产党继续走向强大的需要,是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多民族的现实国情体现了民族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民族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必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表达和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使之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教育的过程中,民族高校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民族高校自诞生以来,就承担着为了国家的发展培养各族人才,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使命[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青年学生有着较大的价值引领作用,尤其是对青年的“五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新时代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必要内容。新时代有新变化、新要求,民族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党和国家发展目标为动力,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斗征程中展现当代民族高校的价值与担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民族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选择
一直以来,我们强调立德树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国家教育方针、意志和理念的集中展示,也是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选择,体现了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意义重大。民族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回答了新时代背景下民族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等一系列关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也说明了以下三点: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与当代民族高校培养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各族人才相统一,都是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质时代新人,更好的担当民族复兴重任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我国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路径,高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不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道德观,而且这种正确的观念反过来为青年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引。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贯穿民族高校的全过程,是民族高校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推动民族高校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民族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走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不断推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统一的价值指引,是应对当前国内风险挑战的力量支撑。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教育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民族高校的教育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以来,民族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在坚持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础上,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在民族高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面临着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团结教育为祖国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培养各民族人才是民族高校一项持续推进且不可或缺的工作。因为民族高校肩负着特殊的育人使命和民族团结教育责任,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是民族高校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新时代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关键问题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简要回答了这一问题。新时代民族高校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培养各族人才,以培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和个人选择为关键,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高校教育中的影响,极大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高校学生的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全体公民对其依赖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体现,青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青年的国家认同是国家凝聚力和整合力的体现,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应对国外各种认同冲击的需要[3]。民族高校的学生作为青年的一部分,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更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高校的学生在学校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他们在心中形成较深刻的国家认同感。民族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只是教育学生牢记价值观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因此首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中国将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国家的繁荣发展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发展,作为一名民族高校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深化国家认同,立志报效国家。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正如马恩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不管个人是否意识的到,但作为现实中确定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就有使命接受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而社会责任正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致,更应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使之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民族高校的学生不仅是普普通通的学生,更是民族发展的推动者和主力军,要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贡献者和维护者。社会责任的增强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学深、悟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学生的期望,习得并认同这些词语背后深层次的社会责任;以促进学生内化为重点,使学生深知自己肩上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高校学生的人生选择
民族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小我”与“大我”之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选择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选择是青年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必然选择。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时刻融入高校工作之中。敬业是爱国的重要条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要对自己的工作怀有一颗赤诚之心。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信和友善。以诚待人、以信服人,友好相处、善待一切是诚信友善极好的解释。民族高校学生因其自身的民族特殊性,更应该以诚信友善对待自身之外的事物,更好的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之间的交流,使中华民族更多彩,更有魅力。
三、新时代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有效推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新时代民族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更应该在细微处推进,使其影响更深远,成效更明显,就是不仅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心中和头脑中,更要渗入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学生的心与行
作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民族高校的学生不仅要知道我们应该建成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培养什么样的公民,更应该知道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在国家层面,富强犹如国之脊梁;民主犹如国之经脉;文明犹如国之大厦;和谐犹如国之气血,我们要建设的不仅是经济上富有、语言上民主、宣传中文明、表面上和谐的国家,更是精神上强大、真正的民主、行动中文明、真正上和谐的国家。在社会层面,自由犹如国之活力源泉;平等犹如国之稳如磐石;公正犹如国之权力天平;法治犹如国之保障坚盾,我们所追求的不仅是法律上的自由、条文中的平等、程序上的公正、条例中的法治,更是政治上的自由、生活中的平等、执行中的公正、现实中的法治。在个人层面,爱国是社会“细胞”与国家社会之间的情感维系;敬业是职场的灵魂;诚信是做人的底线;友善是社交的阳光,我们要成为的是一个有着满腔爱国热血的青年、有著充满干劲的职场人、有着诚挚可信品质的中国人、有着友爱善良光芒的接班人。这些是中国人当前及今后要努力的目标,是每一个中国人日常中耳熟能详的发展目标。民族高校的学生作为国家和时代的接续者应该以国家大任为己任,不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牢记于心,更应该外化于行,使之渗入学生的心和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的理想与信念
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学生来说,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国家建设中的整体目标,这一教育不仅使学生深刻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更能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为国奉献的信念。把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相结合,必要情况下牺牲个人以国家大局为重,坚定理想信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是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一直追求的目标,作为社会的“年轻细胞”,青年学生应该在学校的教育中牢记社会的追求,并把自己的理想融入社会的需求,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所有公民的价值追求,青年学生肩负着时代重任、国家重托、民族重担、社会众望、家庭重负,更应该以大局为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不负时代、国家、民族、社会、家庭的新一代。民族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任重道远,尤其是要融入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成为真正的时代新人。民族高校首先应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知天下事,立报国志的校园氛围,使学生的理想紧紧依靠在党和国家的发展与需求下,为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做出自己的努力;其次应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接班人;最后要大力弘扬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模范事迹,使学生更加坚定自己为党和国家奋斗的信念,以更好地培养出合格的时代新人。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学与乐
民族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时,不仅要使之渗入学生的心与行,深入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更要融入学生的学与乐。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师生积极互动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学生的专业课中,并以校内外有限积极条件,创办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民族高校在利用各种合理途径积极促进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利用多种价值观宣传平台,使学生在各类实践途径中感悟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因为各种实践活动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最后民族高校要面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创新的主要动力,提升思政课老师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引领者和示范者在理论素养以及现实表率方面的力度了解学生的关注和期盼,以互联网为载体回答学生对于实习、就业等比较关注的问题,并以人文情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适应学校和社会的过渡与衔接,把理论概念转化为现实发展中的追求。民族高校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氛围中,不仅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实际教学目标,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民族高校作为以培养各族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中肩负着更特殊的育人重任,继续培养民族复兴需要的有担当、有责任、有本领的时代新人是民族高校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因此,新时代加强民族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是时代所需、国家所需、民族所需。
参考文献:
[1].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 《人民日报》,2022-04-26(0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3]易刚.新时代提升中国青年国家认同的路径探析——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度[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0,6(05):74-80.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7.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