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菁 甄真 米洁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金课”建设对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提出当前教学评价体系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并从三螺旋理论的角度,探索“金课”建设中“搭建螺旋架构、激发内生动力、强化数据驱动、实现螺旋上升”的评价体系优化机理,为完善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体系运行机制和促进“金课”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金课”;教学评价体系;优化;三螺旋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5-0017-04
新工科背景下,“金课”建设对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具有基础支撑作用[1]。“金课”的概念在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随即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新工科是率先建设“金课”的领域之一,科学的评价是“金课”建设的重要保障[3]。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和质量评价是打造“金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基石[4]。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课”建设,应当以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作为重要保障,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本文尝试从三螺旋理论的角度,探索“金课”教学评价体系优化机理,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运行机制,更好地促进新工科背景下的“金课”建设。
一、 新工科背景下“金课”建设教学评价实践困境及归因分析
新工科背景下,面对“金课”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以及工科人才培养的新定位,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普遍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目标导向和“金课”的“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评价体现不充分,教学评价结果对课程质量持续改进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一)目标导向不充分:评价设计受限于传统思维
当前,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建设一流课程,须遵循立足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支撑培养目标制订毕业要求、支撑毕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并实施课程建设的基本逻辑[5]。因此,教学评价体系中要突出对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课程建设改革与教学情况的诊断,但在实践中并未完全落实。究其原因,当前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多为各主体对教师课堂讲授或某教学环节的表现做出价值判断,例如听课评价、教学文档质量评价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随机性和片面性。
(二)“金课”建设“两性一度”体现不充分:评价要素呈散点状态
有研究发现,现有的教学评价存在指标缺乏针对性、计算过程缺乏科学性等现象,使得教学评价体系有一定的滞后性、局限性,对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引导作用有限,不利于高校打造“金课”[6]。李孟军等人认为,“金课”不是一次性的静态成果,而是一种需要持续改进的动态要求。这其中涉及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工作维度。课程建设能否达到 “金课”标准,取决于课程各工作维度及其绩效能否稳定支撑并持续提升“两性一度”[7]。实践中,教学评价通常涉及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课程考核等教学要素,但各要素评价相对孤立,缺乏协同联动效应,难以支撑“金课”建设“两性一度”的评价要求。
(三)评价结果的有效反馈和持续改进效果有限:评价数据有效支撑不足
有学者认为,评价结果的有效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直接关系评价功能的发挥[8],合理的工程教育评价体系须提供数据支撑,才能够确保OBE理念的有效实施,使评价认证成为有源之水、持续改进有据可依[9]。与此同时,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教育评价向主体多元化、工具智能化、方式多样化与功能实效化的方向发展[10]。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学评价结果反馈不够及时,教师难以实时了解自身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再者,教学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和学生能力提高也有限。此外,对教学评价结果持续性的跟踪不足,未能体现评价结果指导教师改进课程教学的作用。各评价主体和管理者的数字化理念有待加强、数据获取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各类评价数据流动性和共享性有待增强。
二、三螺旋理论与新工科背景下“金课”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的契合性分析
(一)三螺旋理论内涵
对三螺旋理论内涵的解读可以从其概念、特征及建构路径等方面进行。首先,“三螺旋”(Triple Helix)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三螺旋”模型被用于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分子学中复杂的转型过程[11]。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Henry Etzkowitz)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洛埃特·雷迭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博士共同创立了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Theory),旨在精确把握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产业与政府(即三螺旋理论中的三个主体)之间的新型协作关系,优化知识创新与技术转化的场域结构[12]。在我国,广大学者也积极开展了三螺旋理论及其实践应用研究。其次,三螺旋理论中的各主体具有相对独立、相互促进的特征,通过各主体相关要素的交换和互补,产生协同联动的关系,做出动态调整、优化,从而呈现出整体的螺旋上升態势。最后,三螺旋理论的构建要科学、清晰地设定各主体的角色和功能,使其在实践进程中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在协同机制的构建方面注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促进形成螺旋上升的合作互动网络[13]。
(二)三螺旋理论与新工科背景下“金课”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在契合
三螺旋理论中的各主体“相对独立、相互促进”,较好地实现了组织功能的交叉与融合,推动了系统功能的整体优化,为新工科背景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评价理论范式和建构方法。第一,三螺旋理论为“金课”建设教学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评价范式。在“金课”建设教学评价体系中,面向产出是核心要求,要能够有效支撑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目标是核心内容,决定评价体系的有效度,具有牵引作用。在实践中,对教学相关构成要素(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课程考核等)的评价要围绕课程目标的达成而设计,并且各要素应当具有协同联动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对“金课”的“两性一度”做出评价。评价体系在运行中产生各类评价数据信息,可将数据资源视为评价体系运行的“血液”,产生于教学要素、作用于教学要素,在要素间流动,支撑整个评价体系的运行,由此形成了三螺旋理论中“课程目标牵引、教学要素联动、评价数据支撑”的三个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相当于三螺旋的三个主体。第二,三螺旋理论为“金课”建设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行的建构方法(如图1所示)。在“金课”建设教学评价体系中,三个核心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磨合,相互促进关系逐步稳固,良性循环效应逐渐显著,从而实现“金课”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
三、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的“金课”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创新探索
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践研究,做好“金课”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需以课程目标、教学要素和评价数据为核心组成部分,积极主动促进各组成部分交互作用、共同进化。同时,要充分认识时间积累和实践检验的重要性,通过长期坚持运行磨合,实现持续推动改进,努力形成指导理念不断巩固并优化、教学要素不断拓展并完善、数据类别和规模不断增加的“螺旋上升”式良性循环,从而实现评价体系的全流程再造,其架构如图2所示。
(一)聚焦课程目标,强化牵引作用
有学者认为,课程目标集中反映出教育者的使命与诉求,对课程内容、方法、技术导向、水平与质量有直接制约作用,对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14]。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课程考核的基础,设定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成果,在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1.强化课程目标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的支撑作用
培养目标是各阶段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从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的逻辑关系决定了不同院校课程建设的个性和人才培养的特色[15]。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人才培养工作应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始终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门课程的目标定位开展。学校在培养方案的制订环节,应基于课程建设的视角,系统性地梳理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设计课程目标,构建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目标达成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从人才培养的底层入手,发挥课程目标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2.强化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高校应明确课程目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课程考核等教学要素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的达成进行设计和实施。例如,在教学大纲的评价方面,要考虑是否有清晰的课程目标,是否有合理的、支撑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是否提及合理有效的、可检验课程目标的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在教学文档规范性评价方面,要体现出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效果与分析,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为核心,充分发挥课程目标在优化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教学改革与研究自觉性等方面的牵引作用。
(二)聚合多元教学要素,促进协同联动
“金课”要求在知识生成维度具有高阶性,在课程内容维度具有创新性,在课程考核维度具有挑战度。建设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需要的“好课”,应充分挖掘促进课程目标达成的多元教学要素,在充分发挥各要素自身作用的同时,还要促进它们之间的协同联动,使它们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磨合、定位。
1.充分发挥各教学要素的特有作用,形成强大合力
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强调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分析、质疑和创新的能力与意识;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将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在课程考核阶段,应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16]。
2.主动促进各教学要素间的交互作用,形成联动效应
一般而言,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即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方法、态度及价值观念等,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化”处理,即用什么“教”,包括相应知识点素材的选取等,这样就形成了相应的教学內容。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并通过课程考核来检验教学成果,从而进行相应的改进。各教学要素间相互作用、协同联动才能更好地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三)加强多维数据流动,强化支撑效应
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评价数据的多维输出和多向流动,进一步强化数据对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支撑作用,有利于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和质量提升。以评价数据支撑引领课程教学发展,将数据资源视为教学评价体系运行的“血液”,产生于教学要素、作用于教学要素,在要素间流动,支撑整个评价体系的运行。
1.贯彻教育数字化理念,深入推进数字化手段融入课程教学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教育数字化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高等教育数字化也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让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在此大背景下,高校应把握高等教育数字化的有利契机,着眼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顺应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广泛宣传教育数字化理念,增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创新应用数字化手段的意识。理念先行,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态度以及行为意愿,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数字化的方式与手段,进而推动课程教学数字化发展。
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获取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融入教育,为推动教学评价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校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将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在建设智能化、个性化评价平台或系统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高校应借助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及各类数字资源建设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课程教学各环节、多维度、全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类管理,同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度挖掘,对照各级各类相关教学评价标准,查找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主动促进数据流动与共享,形成持续改进长效机制
数据的价值在于及时反馈和有效应用。高校应通过构建基于常态化数据分析的教学评价体系,收集相关课程教学环节产生的评价数据,建立数据监控机制,提取并分析相关内容,及时发现问题症结所在并反馈给教学单位、授课教师等主体,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为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设计、加强课程考核提供方向,进一步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基于此,逐步形成“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有效闭环,形成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保障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本文将三螺旋理论引入“金课”建设教学评价体系中,探索形成“搭建螺旋架构、激发内生动力、强化数据驱动、实现螺旋上升”的评价体系优化机理。对于学校而言,不断优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持续推动课程的整体建设,有助于识别真正的“金课”,同时对于已经入选的“金课”也可以进行跟踪评价,形成课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 参 考 文 献 ]
[1] 徐锋,范剑,许晨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材料力学金课建设路径与探索[J].力学与实践,2020,42(2):226-2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EB/OL].(2018-09-03)[2023-03-0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9/t20180903_347079.html.
[3]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4] 魏维,唐聃,方睿.试論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188-193.
[5] 施晓秋.新需求、新理念视域下一流课程建设思考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4):52-58.
[6] 陈翔,韩响玲,王洋,等.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5):43-48.
[7] 李孟军,杨克巍,赵青松,等.本科教育课程质量建设的新视角:“金课”的开放性要求及闭环运行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3):18-21.
[8] 关丹丹.深化教育考试评价改革 推进中国式考试现代化[J].中国考试,2023(1):15-20.
[9] 王保建,武通海,段玉岗,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5):149-152.
[10] 黄晶晶,刘宇佳.试析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原则、场域与方向[J].中国考试,2022(6):16-23.
[11] 傅田,赵柏森,许媚.“三螺旋”理论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模式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4):74-80.
[12] 王梅,陈琳.高校工程教育三螺旋系统中的主体“自反”: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9(9):47-50.
[13] 张秀萍,卢小君,黄晓颖.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5,35(3):28-30.
[14] 荀振芳,张男星.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学课程目标建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2):141-148.
[15] 王红雨,孙雨晴.课程视域下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贯通型人才培养?:基于天津大学工程类专业本-硕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313-321.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9-10-31)[2023-03-0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