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

2023-11-27 03:24伏云珍
国际公关 2023年20期
关键词:培育方法新时代大学生

伏云珍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方法,并探讨其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的结合,本研究发现,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需要关注个体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塑造、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积极社会心态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方法;个体发展;社会进步

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群体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其心理健康和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社会心态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持有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的心理状态。培育大学生群体的积极社会心态既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对社会的进步产生着积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方法,并分析其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1]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现实环境

(一)国际环境

1.国际环境的多样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接触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信息。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和了解。这种多样性的国际环境为大学生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提供了机会和挑战。

2.文化交流的机会

大学生可以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与外国学生互动和学习。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包容和开放的心态。

3.社交媒体的影响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大学生能够与全世界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然而,社交媒体也带来了焦虑和比较心理的问题。大学生需要学会正确使用社交媒体,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依赖和攀比。

(二)国内环境

1.竞争压力的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壓力。高考、就业等问题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挑战。他们需要学会应对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2.社会变革的影响

社会的快速变革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需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培养自信和适应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3.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培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支持和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4.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缺乏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资源,导致大学生在应对心理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新时代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现实环境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国际环境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需要正确应对社交媒体的影响。国内环境的竞争压力、社会变革和家庭教育都对大学生心态培育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社会心态,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积极心态的培育意义

(一)满足大学生的社会需求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需要满足各种社会需求。培育积极心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实现自身发展。同时,积极心态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二)调适大学生的社会认知

大学生进入社会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培育积极心态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理解社会规则和价值观,正确对待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积极心态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

(三)调控大学生的社会情绪

大学生的社会情绪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控。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康的心理支持体系,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端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树立正面的榜样形象,引导大学生向优秀的社会角色学习。[3]

(五)引导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倾向

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倾向直接影响他们与社会的互动和融入程度。为了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社会实践教育,让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沉迷网络和虚拟世界;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组织和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三、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有效策略

(一)提高培育主体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活动的认知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期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大学生群体存在着消极的社会心态,缺乏积极向上的意识和行动。因此,提高培育主体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活动的认知水平尤为重要。首先,培育主体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通过讲座、咨询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其次,培育主体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解决。通过亲身体验,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为社会一员的重要性和责任,激发他们的积极社会心态。再次,培育主体应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从而培养积极的社会心态。最后,培育主体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激励,通过多种方式给予大学生肯定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育主体还应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4]

(二)把握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精神诉求以增强培育内容的感染力

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社会心态,需要把握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精神诉求,以增强培育内容的感染力。新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社会发展迅猛,科技日新月异。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并把握时代的特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着独特的精神诉求。只有深刻认识时代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培养其积极社会心态。

1.强化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开展实习实训和校企合作项目,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组织社会实践和文化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2.鼓励创新创业和实现个人价值

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和平台;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和支持。为了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需要了解并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强培育内容的感染力:为了满足大学生对实践的渴望,学校可以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如社会实践、实习和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参与实践,大学生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社会心态。学校可以建立各种交流平台,如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和社团活动等。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大学生可以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拓宽自己的眼界,增进对社会的认知,培养积极的社会心态。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

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融是非常关键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德育教育,大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具备正确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融可以相互促进,实现更好的效果。德育教育可以为心理教育提供正确的道德價值观,使学生在进行心理调适时保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心理教育可以为德育教育提供情绪管理和抗压能力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践行正确的道德准则。[5]为了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融,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心理调适的技巧;组织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正确的社会行为和心理管理方法;设立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道德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成长。通过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相互融合,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四)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观照

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需要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观照和调整。

1.宏观环境观照

国家政策的引导是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让大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文化的浸润和教育的引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倡导勤奋努力、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价值观念,让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正面的熏陶和影响。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德育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心态。

2.微观环境观照

从微观环境来看,大学校园是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场所。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团、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师生关系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家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社会心态。

总的来说,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需要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政策的引导、文化的浸润、教育的引导以及校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积极社会心态的新时代大学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行

思政课程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而课程思政则是指将思政理论融入各门课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育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在各门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6]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积极社会心态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影响。首先,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其次,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最后,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提高社会的整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小雨.心理育人视角下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J].四川劳动保障,2023(04):40-41.

[2] 杨珍.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策略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41(09):127-129+148.

[3] 顾熹.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32):7-9.

[4] 董慧.新时代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5] 郑月霞.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21.

[6] 郭丹,郑永安.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0(01):19-21.

猜你喜欢
培育方法新时代大学生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逻辑与进路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
生命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战略 思维能力的培育
解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
“中国制造”新常态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践路径研究
浅谈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育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培养的实践
彰显历史学科特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